首页 > 分享 > 定位精确到厘米级,佛山古树名木精细化定位管理独领风骚

定位精确到厘米级,佛山古树名木精细化定位管理独领风骚

开栏语

一株古树,就是一方故土、一段历史、一缕乡愁。古树名木历经百年风霜,依旧屹立如初。它们是自然资源中的瑰宝,是时间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佛山进一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一株株古树在细心养护下,逐渐成为各地耀眼迷人的风景线。即日起,佛山新闻网持续推出“佛山古树名木花名册”系列报道,展现佛山市一批古树名木苍虬蓊郁之美,讲述古树名木背后的绿色故事。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仅保存了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资源,更记录着大自然的历史变迁与人文故事。作为国家森林城市,佛山一向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既保护生态环境,也让人们记住乡愁。

从今年初开始,佛山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开展了对全市古树名木走访调查、数据更新、信息入库等工作,并运用GPS卫星定位测量仪器进行树木空间位置百分百精准定位,精确度达厘米级水平。截至目前,更新数据入库的古树名木已超3000株。

用测房子和测地图的仪器去测古树

叶珉吕是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测信院”)的高级工程师,也是今年古树名木测绘工作团队的成员之一。从年初开始,他与市测信院的十多名成员分批次、分区域地对全市现有古树名木进行现场调查、定位、拍照等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市绿委办实地对项目进行指导和质量把关。

“每一株古树,我们都是运用高精度卫星定位测量仪器,采用先进的GPS-RTK(实时动态差分)测量技术进行树木空间位置百分百精准定位。”据叶珉吕介绍,在一般情况下,进行树木调查定位,误差不超过米级范围即可,但市测信院则是将定位精确度达厘米级别。“我们是用测绘地图的方式测绘古树名木。”叶珉吕笑道。

此外,为更好地记录古树名木的周边环境以及生长情况,工作团队在测量每一株古树定位时都使用不低于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或手机、平板电脑对树木进行拍照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确保每株树木拍摄不少于3张照片,拍摄角度包括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挂牌等。

严谨调查有效保护古树名木

今年7月, 叶珉吕和团队成员根据古树名木数据库中记录的地址来到相应区域准备调查一株“铁海棠(麒麟花)”。然而,在到达目的地后,叶珉吕和团队成员却发现眼前的树木并不像其他古树那样高大粗壮,反而更像是大型的观赏盆栽。

“当我们去查看那株树的挂牌时才发现,原来它并非资料所写的铁海棠(麒麟花),而是‘金刚纂’。”叶珉吕说。

//

“金刚纂”属于大戟科大戟属,别名“麒麟花”“霸王鞭”等。

带着疑虑,叶珉吕与团队成员走访了当地居民,并进行资料搜集和数据分析,经过反复确认后,确定这株“金刚纂”正是需要调查定位的古树,挂牌显示的是树木的另一别名而已。

叶珉吕表示,有时候因为树种细分类型、别名众多,可能会出现部分描述信息不是很一致的情况,所以在调查的时候都会反复去确认清楚,确保信息准确,对古树名木起到有效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听到很多关于古树名木与当地人的故事,感觉这是一种文化的承载,或者是村民对乡愁情感的依托。”

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株株参天古树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时光沉淀后散发文化芬芳,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所有古树名木逐一建档,建立专属“身份证”,这项工作就像对古树做一次“人口普查”,用最先进的定位技术解决传统古树名木管理中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古树名木属性信息。

此外,这些数据还应用于市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一张图”平台构建古树名木管理板块,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古树名木动态管理保护、业务审批等工作,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珍贵自然资源保护,助力推动“双碳”目标任务稳步实现。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 佛山新闻网 联合策划

图片: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提供

编辑:蔡颖琪

审校:李达樟

你的和在看,我都很喜欢!:,。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定位精确到厘米级,佛山古树名木精细化定位管理独领风骚 | 佛山古树名木花名册②》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江苏共有古树名木2万余株,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正式启动
家具品牌定位管理——以宜家为例
智慧园林病虫害古树名木养护环境监测智能浇灌—维科号
武汉:为234株古树名木购买健康长寿险
花店的市场定位方案
第五章园艺产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细化各级核算的重点有哪些?
花店要怎么定位?花店该如何定位好?
古树名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花店的定位

网址: 定位精确到厘米级,佛山古树名木精细化定位管理独领风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371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植物,下
下一篇: 我国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