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花蕾或开放的花或花的一部分。目前,全国栽培的花类药用植物有20多种,常见的如金银花、月季花、玫瑰花、菊花、红花、蒲黄、番红花、玉兰、槐米等,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花类药用植物采收技术性强,对品质的要求严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按一定的生长发育期采收,如槐花应在花蕾期采收,金银花要在将开放时采收,菊花、红花、番红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二是要按一定的部位采收,如采全花朵的有金银花、洋金花,采收花序的有菊花,采收花冠的有红花,采收花柱的有番红花,采收花粉的有蒲黄等。
二、举例:金银花
(一)金银花即忍冬,别名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二宝花,为忍冬科忍冬属的多种植物。主要以花蕾或将开的花入药,含氯原酸、乙氯原酸、皂甙等。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广谱抗菌、抗病毒及抗真菌的作用,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等症。全国各地均有野生。主要栽培分布于山东平邑、费县,河南密县、登封等地。山东所产叫“东银花”,河南所产称“南银花”或“密银花”。东银花栽培品种分为墩花与秧花两大类,墩花类又分鸡爪花、鹅翎筒、大毛花三种,以鸡爪花的产量最高,易采摘,抗病抗旱。密银花栽培品种分为小白花与毛花两种,小白花含水分少,品质好。金银花喜阳忌荫蔽,抗旱耐涝,耐寒耐热,在冬季严寒地区,冬天形成落叶藤本,在长江、珠江流域,冬天形成常绿藤本。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金银花对土壤选择不严,各类土壤都可以栽培。金银花可以不占用耕地,可利用地边、荒坡等进行种植。一般不需要普遍翻地,只按行株距挖大窝施入基肥后以待种植。
2.繁殖方法 金银花可以用种子育苗移栽,茎扦插、压条、分株等诸种方法种植。 (1)扦插繁殖 可扦插育苗移栽或直接扦插。扦插时期一般在立春前新芽还未萌发前进行。选一至二年生枝条,剪成长30cm左右的扦条,每根有7~10节。按行距26~30cm开沟,深约23cm左右,将插条斜插于沟内,株距3~7cm,地上露出3~7cm,填土踩紧,浇水保湿。半月左右即生根发芽,翌年春季移栽。
(2)分株繁殖 于立春至雨水期间,从已生长几年的株丛中,挖取部分萌蘖或植株移栽。一年就会开花。
(3)种子育苗 10—11月果实成熟后,水中搓洗去果皮、果肉,趁鲜播种育苗。不能将种子干燥,干种子不能发芽。一般采用撒播,也可以条播,若气候暖或播种早,当年就可以出苗。苗期要勤除杂草,苗高16cm左右时,剪去顶端,促其早发分枝。
(4)移栽 出苗的当年或次年早春进行移栽。按行株距1.3~1.7m挖大窝,深、宽约30cm左右,施足底肥,每窝栽苗3~4株,填土踩紧,浇水定苗。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每年进行多次。在栽植成活后,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以后视情况,再进行2~3次。最后一次安排在秋末冬初霜冻之前进行,并培土以保护植株越冬。第二年起每年新叶尚未萌发时,中耕培土一次。进入开花龄后,宜安排在摘头批花后中耕。植株周围松土宜浅些,以免伤根。
(2)追肥 萌发新叶后,第一次重施肥料催苗,冬季再施一次越冬肥。以后每年结合中期松土进行追肥,肥料以堆肥、圈肥为好。
(3)植株修整 金银花生长发育快,枝叶繁茂,常因通风透光不良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开花减少。每年冬天或早春应进行一次修剪,一般修整成灌木状伞形,不用搭设支架。种植较少的多搭支架,让其缠绕生长。
4.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 忍冬病害很少,主要有褐斑病,7—8月发生。可用常规方法防治。 (2)虫害 主要有蚜虫、天牛、尺蠖等为害。
(三)采收加工
1.采收 金银花一般在移栽后第三年开花。花期4—8月,主要是5—6月,其次是7月。通常摘第一批花和第二批花。采收金银花必须掌握好时机,以花蕾由绿色转为白色,上部显著膨大,即将开放时适宜采收。宜选择晴天进行。
2.加工 采回的金银花,应及时进行暴晒,忌堆置。花未晒至八九层干时,切忌翻动,否则花会变黑。如连续阴雨天气,就要把花放入烘房中烘干,花不宜过多,温度掌握在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