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需求及法规制约面积
这样一个看上去前景无比诱人的行业,国内的发展现状怎样?目前,国内涉足工业大麻的企业,主要有种植和加工原料两个范畴。
A股上市公司眼下热衷的就是种植领域。比如,顺灏股份全资子公司收到工业大麻种植许可证,龙津药业收购标的主要业务为规模化种植工业大麻。
那么,工业大麻在国内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如何?长期研究工业大麻的云南省农科院教授杨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工业大麻在中国农作物分类中归为纤维作物,所以在统计部门的数据中,仅统计纤维用途种植部分,籽用和目前采集花叶提取大麻二酚种植的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再者,大多数地方将“纤维用途工业大麻”并入“麻类作物”做大类统计,没有公布具体每一种麻的面积数量,所以,全国种植的确切数据并不容易了解。
不过,大概数字可以估算出来。杨明指出,分品种来看,纤维用种植工业大麻,黑龙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近几年,其每年的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而云南在药用工业大麻方面有品种和种植条件的优势,种植面积也很大。“就我了解,云南每年不同用途的工业大麻种植面积大约10万亩,种植数量是根据加工企业的订单来确定。”
据杨明介绍,工业大麻已进入“订单农业”阶段,没有订单是不会随意种植。但就云南的土地条件来看,适合种植的土地面积很大,“不少于400万亩。”杨明说,“而且工业大麻的种植生产周期很短,4~6个月就完成,所以完全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汉麻集团董事长谭昕表示,云南的工业大麻花叶种植,每亩收入在1800~2100元。
种植的利润谈不上可观,而更大的问题是,市场需求还不够大,这也是加工领域企业面临的烦恼。
“法规没有去支持这个产业,大家就不敢做。像云南这几家企业也有产品,但出了云南,就面临法规的问题。云南市场很小,所以限制了这个产业,想去规模化发展也发展不起来。末端的产业链不解决,前端的规模化肯定起不来。”有企业人士表示。
而在加工制造端,据杨明介绍,在云南,工业大麻的加工生产包括麻皮纤维、麻籽食品、麻秆加工和花叶提取,这四大方向。
目前,纤维加工企业、麻秆加工企业已很少。麻籽食品方面发展不错,市场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而最为火热、也最被当前外界看重的,还是花叶加工提取,以大麻二酚为代表的产品。
相比种植领域,加工领域的附加值就高得多,但不同的提取水平,也会有不同的价格。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纯度95%以上的医用级CBD提取物,价格为4~14美元/克。
目前,国内工业大麻加工情况如何?杨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国内加工企业已投产的有5家,分别是汉康(云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汉木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拜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汉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五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汉康、汉素、五行主要是生产结晶体,其中汉康是最大的一家;拜欧和汉木森主要生产CBD油。”
“能够量产提纯的供应商非常少,加上原料端也未形成产业化规模,这就决定了其产品价格较高。从事CBD提取、加工和销售的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刘伟告诉记者。
国外的行业龙头则因此受益。“全产业链布局的国际大麻龙头企业Canopy Growth Corp、Tilray及Aphria等,2017年的毛利率在80%左右,2018年平均毛利率超过90%。”刘伟说。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作为行业龙头的Canopy GrowthCorp,2016~2018年的毛利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不过,由于行业发展初期抢占市场、销售费用较高,公司仍未盈利——2018财年的营业收入为7795万加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亏损5400万加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
相关知识
工业大麻是什么?工业大麻概念股受追捧
制药用的工业大麻 持续火热背后的困境怎么破
《工业大麻100问》【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工业大麻基因首次实现稳定编辑
工业大麻背后潜藏巨大商机
工业大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隆平高科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应用
安徽省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简介
植物照明产业研究:促进高效种植,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花卉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doc
网址: 国内工业大麻种植多用麻纺 医用育种及应用科研水平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50777.html
上一篇: 工业大麻全雌品种在滇成功研发 |
下一篇: 工业大麻概念 危险的资本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