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学习插花技艺。(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罗炽娴通讯员/钟家友)学校建立育苗基地,为学生营造最好的自然课堂;学生把花苗带回家悉心培育,写下观察日记,并将种花习惯分享给家庭成员,成为“最美小花匠”……
立德树人、以花育人,育出“教育之美”。大沥镇教育局贯彻落实推进“花满校园”行动计划,指导镇内各校建设育苗基地,更以一场“最美小花匠”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和家庭开展种花、养花、赏花、护花的行动,营造浓厚的家校种花氛围,努力实现“花美、人美、城美、家庭美”的目标。
评选“最美小花匠”
“上学期散学典礼的时候,我和弟弟都领到了小花苗。回家后,我把花苗种上,每天悉心为它浇水,观察它的变化,看着它慢慢成长。”获评太平成远学校“最美小花匠”的五年级学生李卓妍开心地讲起自己与花的小故事。在这次相处中,她记住了叶子的形态、花骨朵绽放的时间,观察日记也写得比往常的小作文更加生动、鲜活。
评选“最美小花匠”,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太平成远学校德育处主任张敏虹认为,应该是真实二字。“种花活动的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品德。学生们种出的花不一定要漂亮,但是要体现自己的用心。”张敏虹介绍,该校在期末时把花苗当作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良好习惯的奖品,让他们带回家种下、观察、拍照、记录。
如同太平成远学校一样,大沥镇各中小学都在镇教育局的部署和指导下,发动广大师生和家长在校园和家庭里种植花种子、花苗,并以学生日记等方式跟进种养情况。随后,每个学校评选出“最美小花匠”和“最美家庭”,推动学生家庭参与种花的热情,以榜样力量推动“花满校园”建设。其中,“最美小花匠”的评选工作已经完成,“最美家庭”评选正在激烈进行中,将在7月份公布结果。
此举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种花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市民综合素质,让美丽之花在大沥镇中小学幼儿园和家庭中绽放。
推动育苗基地建设
除了通过评选活动达到以花育人的目的,大沥镇教育局多措并举,力图让爱花、种花、护花成为全镇中小学生乃至其家庭的“日常”。目前,“花满校园”校本课程已经进入研发阶段,围绕花与生活、生命、科学、艺术、品格几大主题,突出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道德情操。
如果说课程建设是以花育人的“软件”,那么积极推进中小学育苗基地建设,即是为各校营造种花氛围提供了“硬件”基地。自去年底起,大沥教育局指导各校因地制宜,利用生物园、种植园地和绿化区域开辟育苗基地(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增大基地面积),做好基地的环境布置和宣传。
走进大沥河东小学,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往常由工人种植并维护的花圃、绿地,插着一个个精致的小牌,上面记录的是种植者——家委会成员、学校老师或学生。他们作为学校的一分子,亲手维护学校的绿化美化,也享受着校园的美丽风光,提高了“主人翁”意识。
在学校边缘有一块区域,是今年1月份揭牌的河东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花满校园科普种植基地。河东小学德育处主任黎丽芬介绍,该基地分为三部分,包括爱国主义宣传栏、露天听课的教育区、师生家长都可实践的种植区。基地的建成,是学校、社区、教育局多方联动积极推进的结果,学生将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乡情教育,营造爱花、爱生活、爱自然的人文氛围。
相关知识
创特色教育品牌 育苗乡灿烂之花
“以花育人”绘出“教育之美”——华校二年级花园角文化展示
【育人故事】王东苑:用心灌溉,育出灿烂之花
园艺疗法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以“心间‘绿’动,园艺育心”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训练营为例
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 岳阳探索“养花育人”新模式
十年花朝 “百花教育”育得百花齐放
立家校协同之美 育阳光追梦之才——上海市七色花小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校级家委会活动
以花育人,邂逅最美的你
合川 让教育均衡之花 在城乡多元绽放
以花育人如花绽放——以花木为载体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文化
网址: 以花育人 育出“教育之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7214.html
上一篇: 茉莉花的生长过程 |
下一篇: 【杭菊花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