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视角”系列文章并非纯中医理论知识,而是从现代科学和营养学角度对食疗养生及药食同源食材进行解读,以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迪智慧,为理解古人的智慧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随着冬天的到来,不仅冷空气一波接一波地“涌入”,“蛰伏”了一夏天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什么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一种两种全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可谓是“磨牙吮血”、“虎视眈眈”。
一旦身体不小心受了寒,就仿佛城墙开了个“口子”,这帮外邪顺着“口子”的缝隙钻进身体里,呼朋引伴,就跟在身体里开了派对似的,好不热闹。
它们是热闹了,宿主是真遭罪啊。
白天咳,晚上咳,咳得迷迷糊糊,不知今夕是何夕,甚至都有些怀疑人生,感觉再多咳一下,肺管子都能跟着一起咳出来。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面对这类的问题,在饮食上,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也是能为我们提供帮助的。
想要解决刚刚我们提到的咳喘的问题,大致可以从一些角度去思考。
比如,解决“源头”病原体,解决咳喘相关症状,修复肺部损伤等。
从源头入手,就得防范和处理掉病原体感染;从症状入手,就是抑制和缓解咳喘;从后续身体的恢复入手,就是得对肺部进行修复和养护。
这几点,能做到其中的某一个或是某几个,身体都会感觉到“轻松”不少。
有一味食材,若是运用好了,这三点它多多少少都能做到。
它就是:甘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甘草在上述这些方面的本领。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
呼吸道感染,真的是很折腾人的一件事。
从当下西医的角度来看,应对不同的病原体需要用不同的药物,并且,得在确定了病原体的种类之后才能更放心地用药。否则,一旦产生耐药性,就更麻烦了。
想要确定是什么感染,就得去化验。
即便是化验结果出来了,也可能存在假阴性的情况。若是一直没有好转,还是得继续化验;若是有好转的迹象,但是存在波动,还是要化验,得判断一下是否彻底清除了,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那么问题来了,化验就得去医院,而避免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减少去人多的地方。
医院的人,怎么可能不多啊。
不仅人多,每个人感染的病原体可能还不太一样。
对于原本抵抗力就弱的人,这简直是双重暴击。
很可能一种病原体的问题尚未解决掉,就感染上了另一种。
说来说去,当然是从一开始就能避免感染就好了,就不会有后续这些问题了。
可是,很多人都会觉得,病原体这么多,防不胜防啊。
对于不那么熟悉中草药的人来说,可能确实是防不胜防,但是一些药食同源食材的合理使用,确实也是能起到一定帮助的。
甘草,就是很值得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的。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很多调理外感的中成药中,都用到了甘草,所以它在中医里面的本领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亦茹想要说的是,即便是进入微观世界,甘草对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多种病原体的威胁,也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防范和调理的。
对抗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急性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一系列呼吸道的症状。
这类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
当下正处于的冬季,正是其高发季节。
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及戴口罩、勤洗手等一系列物理防范措施之外,在饮食中适当加入一些甘草,比如在煮汤的时候放一些甘草,或是直接用甘草煮水来喝,对防范此类病毒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有学者曾用甘草中的甘草酸进行过一系列研究,研究显示,使用甘草酸能使感染H1N1的实验动物存活情况有所提高,平均存活天数由对照组的7天左右,延长到8~10天。当抗病毒药物与甘草酸联用的时候,存活情况和存活天数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实验结果显示,当特定剂量的甘草酸和某些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时候,对感染流感动物的保护情况甚至达到了“满格”状态,与此同时能降低感染病毒后肺组织中的病毒滴度和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
在其抗病毒相关机制方面,研究人员发现,甘草酸具有抗病毒复制的本领。
研究显示,甘草酸可以浓度相关地抑制进入细胞的H1N1病毒复制。特定剂量的甘草酸二铵能上调H1N1感染的细胞干扰素-γ基因表达,下调 TNF-α基因表达。
也就是说,甘草酸二铵能减轻H1N1诱导的炎症反应,降低宿主细胞的免疫损伤。
还有学者发现,甘草酸能抑制流感病毒多聚酶活性,阻滞病毒复制。
对抗冠状病毒
自SARS冠状病毒出现之后,很多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甘草对冠状病毒的抵抗能力。
有科研人员曾在SARS冠状病毒患者的常规调理之余,使用了甘草酸静脉滴注进行辅助,进而发现,甘草酸的添加,让患者的体温、咳嗽情况、胸闷问题、气短问题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在降低气短和胸闷的发生情况方面,尤其好使。
在对于百余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调理中,加入了甘草酸二铵的患者组,其身体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还证实了,甘草酸二铵能对抗抗病毒西药肝损伤的不良反应。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也是好发在冬季、传染性比较强的一类病毒,容易引起感冒、鼻炎等呼吸道感染问题。
同其他棘手的病毒一样,对于此类病毒,大多也是对症进行处理。
若是感染上了,也有继发细菌感染的风险,故而防范是重中之重。
甘草对于抵抗此类病毒,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研究显示,甘草不仅通过抑制病毒融合穿入宿主细胞,也通过抑制病毒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阻止病毒增殖。
另有学者发现,甘草酸虽然不能直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进行灭活,但是能阻断其吸附细胞,从而对病毒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
缓解咳、喘、痰
甘草,是集止咳、平喘、祛痰于一身的一种食材。
不仅如此,它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对于咳嗽、气喘、有痰或者痰多,不管寒热虚实,不管外感还是内伤,都是可以使用的。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可能,怎么能有这样的食材。
是有的,甘草真的能够做到。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微观世界,看看甘草究竟是如何在我们的身体里发挥本领的。
止咳
很多感冒之后的患者,别的症状都没有了,唯独咳嗽,久久不好。
面对这种问题,可以用甘草熬一些汤来喝。
很多研究都证实了,甘草水提物能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患者咳嗽次数。
学者对甘草的这种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索,实验发现,甘草能增加气管酚红的排泌和抑制某些物质致实验动物耳廓肿胀,表明甘草和甘草酸有止咳和抗炎能力。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平喘
冬季我们要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咳,还有喘。
尤其是有哮喘病史的人群,在冬天“群狼环伺”的环境下,真的是需要步步小心。
平时在饮食中适量加入一些甘草,对于防范和缓解哮喘相关症状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有学者曾在哮喘患者的临床基础调理上,加入了甘草,然后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加用甘草很好地缓解了患者的哮喘症状和气道炎症反应。
研究显示,甘草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的。
祛痰
在祛痰方面,甘草也是颇有些能力的。
比如桔梗甘草汤,很适合用来调理肺部痰壅之类的问题。
甘草桔梗汤:
取甘草10克左右,桔梗20~30克,熬汤饮用即可。
此汤可开宣肺气,帮助我们把痰邪排出体外。
关于甘草祛痰的相关机制,现代科学也是进行过一些研究的。
研究显示,甘草酸可通过抑制黏蛋白基因转录,抑制黏液过度产生和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有学者发现,特定浓度的甘草酸能对抗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高表达黏蛋白5AC、p38和核因子-κBp65的基因、蛋白和磷酸化,对抗下调IκBα基因和蛋白磷酸化。
也就是说,甘草酸可通过下调p38和核因子-κB(NF-κB),上调NF-κB与IκBα结合,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导黏蛋白过表达,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从而进行祛痰。
修复肺部损伤
每一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除了战斗时的漫天炮火,更是战争对家园的损毁和破坏。
身体内部发生的“战争”也是一样。
很多时候,外邪即使被“驱逐”出去了,但是战场却是我们的组织、器官和细胞,我们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修复。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从化验结果上来看,分明已经“好了”,但某些症状还是时不时会出现的原因。
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的损伤尚未完全修复,我们的“家园”还是战争之后的“一片狼藉”。
甘草,能够帮助我们“修复家园”。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研究显示,甘草水煎剂能对抗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病变,即能减轻模型对照组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纤维素丝渗出、肺泡断裂、融合、闭塞、肺泡结构破坏,减少肺泡腔内浆液性渗出物、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还有学者发现,甘草酸可通过调节促炎性因子和抗炎性因子的释放以及抑制细胞凋亡,产生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之功。
有些人在“感冒”之后出现了肺纤维化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甘草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解的。
实验结果显示,甘草酸二铵可通过减少肺组织中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产生抗肺纤维化影响。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关于甘草这味药食同源的食材,可讲的东西有很多。
除了今天提到的止咳相关内容以外,对于病后调理心脏问题,也是很好的选择,比如之前罗博士为大家介绍的炙甘草汤,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关于甘草与心脏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后续也会抽时间详细进行讲解,大家不要着急。
这里简单提一点,那就是,我们在用甘草的时候,清热解毒宜生用,补气复脉宜炙用。
也就是说,在用它来调理痰热咳嗽、止咳化痰的时候,用生的就可以;如果是调理心气不足、脾胃虚弱相关的问题,需要用经蜜炙后的甘草。
当然了,关于这些,在讲甘草和心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时候,我们还会再次强调的。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
有人说,一只在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有时候,身体的调养,与其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能只是饮食中一点小小的变动,比如甘草的出现,就能让我们的身体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不要害怕风暴,不要担心寒风凛冽、长日将尽。
因为,中医本草会始终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
不论发生了什么,记得要向前看。
春日不迟,相逢会有时。
[参考文献]
1. Zhang Shuhan, Liang Haiyun, Sun Jiahui, et al.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licorice extract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y, 2023.
2. Zhang Ding, Liang Dong. Mechanism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 Treating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2023.
3. Nishimoto Y, Hisatsune A, Katsuki H et al. Glycyrrhizin attenuates mucus production by inhibition of MUC5AC mRNA express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J Pharmacol Sci, 2010.
4. Ye Liqiao, Deng Yi, Ma Quhuan,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licorice.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23.
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glycyrrhizin diammonium and lithium chloride on infection in vitro Avian Pathol, 2009.
6. Ma Bingjie, Wu Xian, Zhang Za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genic Biology, 2023.
7. Xiao Xian, Li Chunyan, Liu Xiaolo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licorice.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2023.
8.Licochalone A inhibit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vitro and in vivo. J Agric Food Chem, 2012.
9. Xu Qian, Dai Hui, Duanmu Yantao, et al. Research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Ji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10. Gao Xiaoli, Wang Zihang, Shan Yu,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glycyrrhizic acid and its preparations against COVID-19 infection.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11. Kamei J, Nakamura R, Ichiki H et al. Antitussive principles of Glycyrrhizae radius, a main component of the Kampo preparation Bakumondo to (Mai man dongtang) Eur J Pharmacol, 2003.
12. Zhang Jianfeng, Li Gang, Yan Baoguo. Evaluation of anti asthma activity of glycyrrhetinic acid derivatives in mice.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2.
13. Michaelis M, Geiler J, Naczk K et al. Glycyrrhizin inhibitors highly pathogenetic H5N1 influenza A virus-induce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chemokine expression in human macrophages Med Microbiol Immunol, 2010.
14. Li Zeyu, Hao Erwei, Li Hui et 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licorice combination appli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reions, 2022.
15. Zhang Mingfa, Shen Yaqin.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licorice and glycyrrhetinic acid components against viral pneumonia. Drug Evaluation Research, 2020.
16. Li Xiang, Li Ji. Research progress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licorice extract. Jiang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经典用心传承,经验从“新”验证。这里是中药新视角栏目,带您从生活走进科学,从中医走向世界。大家还希望了解哪些药食同源食材的相关前沿知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解百毒,和诸药,家中常备的“国老”本草!
✲面对冬日外邪横行,餐中加一点,温阳祛湿,气血通畅,身体暖,正气足,外邪远!
✲天然“脑黄金”,冬季补助阳气好帮手!还能防范多种“感冒”、“肺炎”!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亦茹
☃编辑◎亦茹
☃审校◎紫叶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风热感冒怎么治疗 中医妙招赶走风热感冒
甘草薄荷茶——辅助治疗风热感冒
桔梗汤清肺治肺痈灵活变通
药食两用栀子花,凉血清肺可止咳
家养花草也能治病吗?
秋季养肺必喝的养生茶
化橘红的配伍集合,用到化橘红的方子、产品
为什么防治新冠5次方案都推荐连花清瘟
各个花草茶饮用禁忌
一种用于治疗畜禽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网址: 能调和诸药的“护肺止咳”佳品,很多病毒都怕它,“感冒”前中后都能用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92639.html
上一篇: 这种大名鼎鼎的“草”,滋养脾、肺 |
下一篇: 枸杞叶的功效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