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英生 王雅慧 车国辉 周海月
摘要:
青海花儿是多元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宣传大美青海、促进文旅融合、推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花儿尽管在当今社会遇到了诸多发展机遇,但还是暴露了很多如生存空间、歌手素质、创作土壤等发展问题。本报告借由对青海花儿歌手的现状分析,重点梳理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实际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为花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花儿歌手; 文化传承; 青海
花儿流行于西北地区,在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地区传唱,是绽放在祖国民族大花园中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被誉为“西北民族之魂”。青海是河湟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
花儿歌手贴近老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把城乡发生的新气象、新问题通过花儿传唱活动反映出来,能及时传达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一种民间的、自然的传承力量,是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加强青海花儿歌手的培养对于花儿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底,青海省在花儿艺术界有影响力的在册歌手共计417名。其中,项目传承人49名,占比11.75%;歌词创作人员48名,占比11.51%;其他歌手320名,占比76.74%。
(1)群众歌手:花儿是青海人重要的精神食粮,也是民间歌手脱颖而出的群众基础。
(2)业余歌手:是不脱离生产劳动的歌手,发声条件基本具备,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3)半职业歌手:发声条件良好,记忆能力、即兴创作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较为突出。
(4)职业歌手:演唱水平较高,在专业演出团体演唱,可以依靠自己精湛的演唱技艺维持生活。
(5)传承人:这类歌手发声条件好,演唱具有原生态特点,传统曲令演唱到位,有的创编能力极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更是花儿代代相传的关键人物。
(1)地域结构:海东市具有影响力的在册花儿歌手219名,占歌手总数的52.52%;西宁市129名,占歌手总数的30.94%;海西州36名,占歌手总数的8.63%;海北州15名,占歌手总数的3.60%;海南州14名,占歌手总数的3.36%;黄南州4名,占歌手总数的0.96%(见图1)。
图1 青海省花儿歌手地域(市、州)结构
(2)年龄结构:40岁以上歌手占比超过50%,年轻歌手(30岁及以下)人数最少,仅64人,占比15.35%(见图2)。
图2 青海省花儿歌手年龄结构
(3)学历结构:歌手中取得本科学历的仅有4人,高中以下学历人数最多,为329人,占歌手总数的78.90%(见图3)。
图3 青海省花儿歌手学历结构
(4)民族结构:截至2019年12月底,在417名在册歌手中,汉族、土族、藏族人数分列前三(见图4)。
图4 青海省花儿歌手民族结构
(5)传承人结构:全省范围内共有46名花儿歌手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儿)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6名(1名已去世),省级8名,市、州级12名(见图5)。
图5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儿)代表性传承人结构
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青海省“花儿会”大约有61个,按规模来看,表现为三层:一是纳入国家保护的、人数达万人左右的大型花儿会,如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二是列入非遗项目的、人数达万人和千人左右的大中型传统花儿会,如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互助丹麻土族花儿会、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乐都瞿昙寺花儿会、湟中南佛山花儿会、平安夏宗寺花儿会;三是未纳入国家保护的、人数达十几人至千人的其他中小型花儿会(有围绕大型花儿会生成的,有乡办、村办或家庭式的,等等),如娘娘山花儿会、鹞子沟花儿会、祁家寺花儿会、五峰寺花儿会等。
据统计,青海省花儿行业组织共有15个。按类型划分,花儿研究会2个(青海省花儿研究会、海东市河湟花儿研究会),花儿协会3个(西宁市城北区花儿协会、湟中区花儿协会、平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传习所5个(大通县园林小学传习所、大通县宋保元传习所、大通县李洪盛传习所、大通县邓平良传习所、丹麻花儿传习所),花儿传承基地5个[互助县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省级非遗传承基地、丹麻镇青海花儿传承基地、循化县文化馆青海花儿传承基地、青海大学花儿传承基地、湟中区多巴镇白牡丹花儿传承基地]。按地域划分,西宁地区行业组织有10个,海东地区行业组织有5个。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青海花儿新兴文化产业组织共有45个,其中花儿艺术团21个,花儿剧团6个,花儿茶园18个。另外全省花儿歌手出版音像制品(含U盘)共计363件。按地域区分组织规模,西宁市花儿茶园1个;湟中区花儿艺术团5个;大通县花儿艺术团6个、花儿茶园10个;湟源县花儿艺术团1个、花儿茶园1个;平安区花儿艺术团1个、花儿剧团3个、花儿茶园5个;民和县花儿剧团2个、花儿茶园1个;互助县花儿艺术团6个、花儿剧团1个;贵德县花儿艺术团2个(见图6)。
相关知识
青海:“四个转变”凝人心,生态经济展新姿
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传承——以青海花儿为例
青海花儿的保护与传承
花儿歌手的传承现状研究——以二郎山花儿歌手为例
西北“花儿”:在守望中传承
青海:给生态加绿 为小康增色
花儿原生态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问题研究——基于文化整体保护的视角
2016首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隆重开幕
青海民间花儿的传说
网址: 青海花儿歌手生存现状与发展路径探索 冶英生 王雅慧 车国辉 周海月 青海 “一优两高”战略 国家公园建设 新型城镇化 特色优势产业 【简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93377.html
上一篇: 在斗争中求读条 剑网3PVP奶花 |
下一篇: 浙江省七子花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