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一、出苗期的管理技术;(三)田间管理 (1)松土 如遇雨土壤易板结,影响出苗,应及时松土破除板结,可用钉齿耙耙地。 (2)化学除草 出苗前:用豆草威,阔草净,恶氟 ,豆威等。 出苗后:用豆草灵,杂草净,豆阔净等 (3)防治蛴螬 出苗前主要是蛴螬。方法:一是拌种(辛硫磷),用50 %的辛硫磷乳剂50ml拌种25kg;二是施用毒土,用5 %的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kg,加细土15~20kg拌匀,撒在苗根周围,时间:下午2~6点。 ;二、幼苗分枝期的管理技术;(一)生育特点 幼苗期主根下扎,侧根数量增加很快,复叶出现,根瘤开始形成,根部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对土壤湿度和温度敏感。分枝期腋芽开始形成分枝,主茎变粗、伸长,主茎和分枝上花芽开始分化,根瘤菌已具有固氮能力。此期是决定整个生育期植株强壮与否、分枝和开花多少的关键时期,与产量高低有密切关系。;(二)主攻目标 发根壮苗,促进分枝和花芽分化。;(三)田间管理技术 (1)诊断苗情,分类管理 苗期壮苗长相是:地上部幼茎粗壮,节间长度适中,叶小而厚,叶色浓绿;地下部主根发达,侧根多,根系强大。 分枝期壮苗长相是:根系发达,根瘤多,茎秆粗壮,节间短,分枝多,叶片厚、色浓绿。 (2)及时补种,适时间苗 浸种后补种或带土移栽,2片单叶平展时间苗,复叶出现后定苗(三叶期) (3)中耕培土除草 一般当幼苗出土、子叶展平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深约3cm;3叶期进行第二次中耕,深约5cm;封行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剂喷药适期一般应在杂草3~5叶期,大豆1、2复叶期进行。 (4)看苗追肥、灌水 一般每667m2追施硝酸铵5.0~7.7kg、过磷酸钙7.3~14.7kg。分枝期如遇土壤水分不足,应进行合理灌溉,以促进花芽分化。;(5)防治病虫害 此期主要病虫害有花叶病、孢囊线虫病,达到防治指标时,要及时进行防治。 防治孢囊线虫病:选用抗病品种,与禾谷类作物实行3-5年轮作,化学防治,用80%二溴氯丙烷,每亩用药1-1.5kg 兑水75kg,施与深20cm的沟??。施后盖土踏实。也可用10%涕灭威颗粒剂,每亩用药2.5-3.5kg,播种前结合整地深施于土壤中。 防治花叶病: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控制带毒种子调运,防止病区扩大,加强病虫害防治,改善生产栽培条件,适期早播,清楚田间杂草。 ;;三、开花结荚期的管理技术;(一)生育特点 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时期,叶面积指数最大。花芽不断分化成花蕾,花蕾开放后形成幼荚。此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但以形成较多的花荚为主,对光照、水分、养分有强烈的要求。 (二)主攻目标 在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的基础上,生长稳健,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花保荚、减少花荚脱落。;(三)田间管理技术 (1)巧追花荚肥 没有脱肥现象的地块可不追花荚肥,以防徒长倒伏。土壤肥力低、长势弱的地块可结合铲趟进行根际或根外追肥。根际追肥可将化肥施于植株旁3cm处,随即中耕培土,盖严肥料,一般每667m2施硝酸铵5.0~7.7kg。根外叶面喷洒可用5%~10%的氮、磷、钾混合液,或结荚初期每667m2用尿素1.0kg加磷酸二氢钾0.1kg,对水50kg叶面喷雾。 (2)灌花荚水 大豆开花结荚期是灌水的关键时期。灌水多采用沟灌、小畦灌或有条件进行喷灌。在搞好灌溉的同时,应注意排涝。;(3)清除田间大草 大豆结荚前期,拔除中耕遗留下的大草,以利通风透光,减少土壤养分消耗,促进早熟增产。 (4)摘心打底叶 水肥充足或生育后期多雨年份,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和间作地块大豆易徒长倒伏。摘心可以控制营养生长,有利增花保荚、防倒伏。摘心在盛花期或近开花终了时进行,摘去茎顶端2cm左右即可。有限结荚品种不宜摘心。 (5)防治病虫害 此期大豆主要害虫有蚜虫、食心虫、豆荚螟,病害主要有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等,在这些病虫害中以食心虫、豆荚螟为害较重。;;四、鼓粒成熟期的管理技术;(一)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逐渐停止,根系逐渐死亡,叶片变黄脱落;而生殖生长仍旺盛进行,子粒逐渐膨大,是大豆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成熟期主要是子粒脱水干燥、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子粒色泽和种粒大小,并与荚皮脱离。 (二)主攻目标
相关知识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
第七章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ppt
第六植物叶花果部病害剖析课件.ppt
第七章 公共绿地规划设计.ppt
草地学国家级课程第七章.ppt
第七章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ppt
临沂市大豆洪涝灾害应急方案及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第七章、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1 PPT课件
观赏植物学植物学形态学基础知识第三节植物花.ppt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昆虫危害识别——口器害虫危害识别.ppt
网址: 第七章第三节大豆的田间管理剖析.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02980.html
上一篇: 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方法 |
下一篇: 重点时期柑橘如何防治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