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徐添城
好雨知时节。连绵的雨在浙江下了好几天,雨中有人携香而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浙江绍兴。
这几日,2024第三届中国春兰节正在绍兴柯桥举行。全国爱兰人士踏雨千里为春兰。
他们一同赏兰,展会期间,2500余盆来自各地的名品春兰在此集中亮相,展品各有风骨、别具一格,淡雅却醒目;他们一同议兰,兰花产业发展何去何从、淡雅兰香远可飘向何处,话题亟待探讨;他们助农卖兰,在线上线下的春兰集市里,吆喝声声,只为让千年名花走进寻常百姓家。
都说,“中国春兰数浙江,浙江春兰看绍兴”。在被誉为“中国春兰之乡”的绍兴赏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月22日至25日,中国春兰节期间,我们来到绍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兰人士一起,聊聊春兰那些事儿。
中国春兰节开幕。柯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我们谈论春兰
兰花种类颇多,但要说到“粉丝基础”,主要生长于长江以南地区的春兰,当之无愧排在榜首。
那么,当人们赏春兰时,赏的是什么?
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会长朱根发与潮新闻记者分享了六个字:香、清、正、静、雅、和。这恰也总结了诸多兰友提到的赏兰要点。
兰友谈兰,先谈其香。
与其他花种相比,兰花香有其独特迷人之处,被赞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它不浓烈,但闻来让人舒心、惬意。“清雅的香气,是好兰的基础。”在春兰节现场,我们见到了兰友傅浩。痴迷兰花20余年,傅浩一直坚定地认为,没有香气的春兰,必定难品韵味。
20多年前,傅浩与春兰结缘,也是因为淡雅的兰香。“在柯桥漓渚一位兰农的花圃中,几株兰花刚刚开花,经过它们身边时,我闻到一阵幽幽的香气,心情顿时十分愉悦。”也正是因为这一次“香遇”,让傅浩开始喜爱兰花、了解兰花,后来索性转行从事兰花种植和销售工作。如今,几乎天天与兰打交道的他,依然保持着“见兰先闻其香”的习惯。
兰友谈兰,还谈其型。
花型端正,花色纯正,是谓佳品。每年春兰节,评选诞生“春兰王”是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在22日举行的开幕式上,新一届“春兰王”正式亮相:它来自浙江杭州,名为“圆梦”。节会期间,围着“春兰王”拍照评议的兰友不在少数。
“圆梦”因何拔得头筹?答案或许就在“型”上。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给它的颁奖词中写道:此花花色嫩绿,瓣厚质糯,外瓣短宽,收根放角,蚌壳捧,短圆,大圆舌,洁白,是春兰栽培史上难得一见的标准素荷,花型小巧,端庄精致,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堪称春兰素荷天王。朱根发也说:“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出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如此完美的好花。”可见,对完美之“型”的追求,是爱兰之人的期待。
“春兰王”揭晓。柯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兰友谈兰,更谈其意。
兰花自古被文人墨客寄予精神意象。孔子曰:“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奇才徐渭在其所作的《兰花图》上也题诗道:“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现今很多兰友认为,安静、雅致、和而不同,是兰花的风骨,也是许多爱兰人士追求的境界。因此,现代人赏兰,也乐意与同赏之人共谈抱负与态度。“兰友圈中,有不少有识之士,他们在养兰过程中,慢慢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来自北京的95后作家潘晓林说,他乐于与来自各地的兰友打交道,也乐于将兰花的品格写进自己的作品中,让更多人得以感受其魅力。
当然,兰友也谈价。
“如今的春兰,不再是小圈子人的爱好,它们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绍兴兰农钱迪道这几日与不少同行探讨着市场的走向,他说,自己过去常去江苏及浙江省内其他城市跑市场,现在也想借着节会听听风向。无论是一苗便值上百万的名贵品种,还是一盆只需上百元的寻常品类,兰花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春兰节期间,各地兰农相遇,他们也在期待着兰花市场发出下一个积极信号。
春兰何以“柯桥”
连续三届中国春兰节在绍兴柯桥举办。很多人会问,春兰,何以“柯桥”?
你可知,兰友圈内盛传的“中国春兰数浙江,浙江春兰看绍兴”,其实还有后半句:绍兴春兰看漓渚。
位于绍兴柯桥的小镇漓渚,被认为是“春兰故乡”“国兰祖地”。这确有典故佐证。早在东汉地方志《越绝书》中便有记载:“勾践种兰渚山”。漓渚镇,便位于兰渚山下。
在漓渚当地,对于祖辈种兰养兰的历史,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概念。大家普遍认为,漓渚人养兰起于宋朝、闻于明清、兴于民国、盛于当下,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漓渚人养兰也很“争气”。据当地统计,在有记录可稽的名贵兰谱中,漓渚就贡献了30多个品种。在国际、国内各级兰展和兰博会上,漓渚兰农曾先后获得800多个奖项,其中金奖就达300多个。漓渚兰农们希望,家乡能真正担起“中国春兰之乡”的名号。
春兰节期间,兰友聚集赏兰。潮新闻记者 徐添城 摄
事实上,漓渚的名号,在全国兰友们心里,确实有不小的分量。也正因为其分量,即使漓渚镇与春兰节会场相距近50分钟的车程,这几日,仍有不少赶来参会的嘉宾愿意冒雨赶去镇上看看。漓渚兰农于是迎来了今年第一波忙碌的接待、销售高峰。
80后漓渚新农人赵虎这两天奔走在春兰节会场和自己的兰苑之间,一方面,他需要与各地业内专家对谈交流,另一方面,他也需要带着一拨又一拨兰友、兰商到种植基地走走看看。
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赵虎算起来是家里的“兰六代”,从小,他跟在父亲赵银泉的身后,在家里的兰苑里玩着泥土长大。记忆里,大人们总是提着锄头、背篓,带着他到附近的山上寻找优质的兰花苗。这些经历让他从小对兰花有着很深的感情。而这份感情,促使他在2018年做了个决定:在外工作,不如回乡种兰创业。
赵虎的兰花情结,是很多漓渚人共有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都与兰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漓渚镇副镇长陈俊杰告诉记者,目前漓渚镇专业种兰养兰的农民有600多人,从事兰花经营工作的有上千人。
为了做大做精兰花产业,漓渚镇在这几年也做了许多探索。这里先后打造了千亩花市、千亩花田、千亩花苑三个“千亩基地”,展销、引流两不误。这里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改造了农业设备和技术,让兰花种植变得越来越规范科学。
“春兰故乡”也期待,被当地人捧在手心的兰花能真正改变兰农的生活。
且看兰花破圈
漓渚镇分管兰花产业发展的副镇长陈俊杰,是名90后,一年前刚刚上任,但手头正在推进的项目却已有不少。
让年轻干部来带头探索产业突围之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表明了当地推动产业面向青年群体的决心。“兰花不是老气沉沉的,这些固有认知需要被打破。”
为此,陈俊杰和团队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打造品牌。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兰花,漓渚在柯桥古镇、商圈等年轻人多的地方试点开出了几家“兰花小馆”,这些小馆中展出的产品,包括兰花及其周边文创,造型独特,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注重开发。通过技术迭代更新,目前当地企业已经培育出不少平价、好养的兰花,这些产品更接近普通受众市场。如果再配上在设计上有新意的花盆,无疑将更能打开销量。
事实上,兰花产业破圈,是兰农、兰友们关注许久的话题。而当下,人们越来越觉得,让年轻群体来撬动市场,或许是个全新的思路。
在本届春兰节上,我们确实见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举着手机,穿梭在各大展区内,通过直播的形式将难得一见的名品春兰展示给广大网友。“这盆是玉簪素,它的花苞已经打开,很像是一支戴在古代美女头上的簪子……”类似这样的介绍语,在会场上随处可听得。
兰友直播。潮新闻记者 徐添城 摄
“直播赏兰,一定会是个趋势。”来自上虞的兰商吴慧芳探索兰花直播已有两年的时间,她说,在直播间内,通过在线展示推介兰花,是兰友们比较能接受的方式,“既能看到样式,也能问到价格。”她认为,直播卖兰,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95后柯桥青年王燚辉也在一年前回到家乡开启了直播卖兰的尝试。他认为,祖辈、父辈对兰花的热爱与专业或许是青年一代兰农没办法企及的,但在拓宽市场方面,年轻人的方式无疑更有活力。
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认为,浙江、绍兴是兰文化悠久之地,浙江要推动兰花产业更好发展,需要用好这里的文化土壤,以科技创新和文化赋能,来带动兰花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为浙江省花、绍兴市花的兰花未来将如何“圈粉”?我们可以有所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翁源赏兰两日一夜游|探寻天下第一香
越文化丨当我们赏春兰 赏的是什么?
自然在身边丨春兰知识知多少
罗田擦亮“中国野生兰花之乡”名片
聊聊《向往的生活》背后,值得加鸡腿的后期花字设计!
茉莉之乡茉莉香
国内一种花,开花时比香水都香,花期长又好养,誉为天下第一香
春兰初绽在柯桥!2024第三届中国春兰节即将开幕
春兰休眠期和摧花管理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牡丹,洛阳的精灵
网址: 潮声丨在中国春兰之乡,聊聊“天下第一香”那些事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0316.html
上一篇: 春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下一篇: 刚的春兰漂亮金黄色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