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跨上了更高的台阶,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足,为三秦大地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陕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精准布局产业,大力发展以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等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站上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
“以前过了采茶的三个月,基本上就没活干了,收入就靠卖鲜叶。现在采茶季过去,我们就清理茶园,除草、施肥、修剪、几乎得在这儿忙个大半年。”尽管已经是8月底,西乡县柳树镇的农民尹燕华仍然在茶园忙碌着,在当地茶企的茶园务工,能让她直接增收3000元左右。如今,茶企研制的白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让茶叶的采摘能够延长到9月底,每亩茶园又能增收300-500元。
茶业产值居全国第7,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产值逾153亿,而这不过是陕西农业发展的一角。如今,陕西聚力打造“3+X”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全省苹果面积达到896.35万亩,产量1008.69万吨,果汁加工能力约为2197吨/小时,苹果产量占世界的1/7,果汁产量占世界的1/3,产业带动农村人口700多万。猕猴桃建成世界最大的秦岭北麓集中产区,面积100万亩,总产140万吨,占世界的1/3。
畜牧业方面,全省肉类产量114万吨,禽蛋产量62万吨,奶类产量167万吨,畜牧业产值683亿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125.7倍、205.7倍、1112.3倍、649.5倍。其中,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良种规模、羊奶加工能力、羊乳制品产量和占有量、羊乳品牌数量、研发能力等八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
陕西设施农业规模居全国第六、西北第一,年均保持着18万亩的增量,截至2018年底已发展到328万亩,反季节菜省内自给率提高到70%。同时,种类正在由蔬菜向时令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等多产业拓展,初步形成关中设施瓜菜、陕北设施蔬菜、陕南设施食用菌和茶叶、秦岭沿线设施花卉四大产业带。
三秦都市报记者文晨
相关知识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农业成致富“火车头”
义和镇:设施农业“遍地开花”
徽县江洛镇: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花经济”遍地开花
强化农业技术培训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陕西第十六届兰花展示交流会开幕
2023陕西长安花卉大会启幕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遍地开花的成语解释
秦汉鲜花港打造国际花卉生产交易中心 助力陕西花卉产业发展
陕西首届花卉产业发展论坛
网址: 陕西农业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14487.html
上一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花官镇:特色农 |
下一篇: 淮北:特色花卉种植 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