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解读春夏季节菌菇食用安全风险

解读春夏季节菌菇食用安全风险

春夏季节,正是食用菌菇的季节。各类菌菇不仅鲜美可口,更是富含丰富的氨基酸、生物酶和多糖,具有增强抵抗力、促进神经修复、调节血压、抗氧化等多重作用。但是,很多菌菇具有生物毒素,会致幻、致呕泄、致肝脏损伤,甚至致人死亡。由于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因而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慎辨来源,把好原料关。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世界上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多达400多种,我国约有200多种,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分布广泛。常见毒性强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致命鹅膏)、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要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吃。很多分辨毒蘑菇“民间偏方”都是讹传,没有科学依据。专业研究人员有时也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才能分辨。人工栽培食用菌基本不会出现毒菌,所以采购菌菇时应以固定营业场所销售的常见的食用菌种为主,拒绝采购个人采摘的野生菌菇,拒绝采购不认识不熟悉的菌菇。

二、严控加工,守好入口关。部分菌菇毒素具有热破坏性、碱破坏性、酸破坏性特征,因此煮熟煮透、多加调味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毒素吸收,对木耳等具有天然毒素的食用菌,要采购加工完毕的干木耳,不可直接采食新鲜木耳以避免中毒。在加工食用菌菇时还要注意,夏季天气炎热,浸泡时间较长、产生霉变、腐烂的菌菇不可食用,未食用完的菌菇尽量不要再食用,大部分菌菇都是比较难以吸收的,所以也尽量不要过量食用。

三、迅速反应,筑牢生命关。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按中毒的症状大致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在救治毒菌中毒者时,迅速反应、积极处理是极其重要的。中毒初期迅速进行排毒是必要和有效的。如有可能,要第一时间进行物理催吐或药物催吐,呕吐次数不多时应尽早采用微温开水和生理盐水等进行洗胃,进入医院后经医生指导采取导泻、灌肠、输液和利尿进行毒物排出后根据不同中毒类型进行进一步治疗。具体中毒表现形式与治疗方法为:

胃肠类型:一般在食后10分钟~6小时产生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初期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等加速毒物排出。

神经精神型:发病时间较快,病程可长达1-3月,中毒者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产生各种幻觉反应,易被误诊为急性精神分裂症,排毒后根据毒素不同选用使用阿托品、镇静剂、氯硫二苯胺治疗。

溶血型: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可能出现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排毒后使用强的松、可的松、碳酸氢钠等治疗。

肝脏损害型:往往喝汤者比不喝汤者中毒严重,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90-100%,排毒后采取护肝、解毒药物治疗。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排毒后采取解毒药物治疗。

光过敏性皮炎型:在食后1-2天发病,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排毒后使用安其敏、扑尔敏、苯海拉明、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

相关知识

嘉兴菌菇报价 来电咨询「上海永大菌业供应」
平菇批发供应 欢迎来电「上海永大菌业供应」
吉祥如意|菌菇金汤花胶鸡
与松树形成菌根的菌,在日本视为“菇中之珍品”,鲜菇却少有人吃
平菇出菇期环境该如何调控?怎么防治不出菇和死菇?看完你就懂了
新疆首次人工种植珍珠菇黄金菇“盆栽”
菌菇养殖智能监控系统
羊肚菌种植有风险, 切忌盲目跟风
夏风迎来菌菇俏(文化中国行)
安全宣传“进家庭”|警惕!野生毒蘑菇的“致命诱惑”

网址: 解读春夏季节菌菇食用安全风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252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松蘑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下一篇: 别做“菇”勇者!收好这份野蘑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