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桑科榕属(Ficus)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全世界约有750种。中国有记录103种(含引种栽培),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榕属植物种内形态特征变异幅度大、种间平行演化趋势明显,导致分类学研究进展缓慢、标本鉴定困难重重。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历史资料记载的形态特征不够全面、缺乏系统的解剖学研究。因此我们在仔细考证馆藏标本、广泛深入采集标本、观察记录生活状态物种特性的基础上,对国产榕属植物进行细致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研究中着重于实地考察野生资源、采集不同发育期的隐头花序和叶片的新鲜材料,进行详细的解剖观察,记录有关种类的分布、生态习性、特征变异范围等,从而获得每个种的全面详细的信息。初步研究发现叶是否具钟乳体以及钟乳体存在的位置,叶是否具复表皮,核果内果皮表面的凸起情况及果实基部是否具双龙骨,雄花分布规律,雄蕊数量,雄蕊基部和瘿花子房基部是否被毛等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目前已基本完成榕亚属(subg.Urostigma)、白肉榕亚属(subg.Pharmacosycea)、聚果榕亚属(subg.Sycomorus)及无花果亚属(subg.Ficus)的物种特征重新描述,编写了相应亚属的分种检索表,并针对物种重要特征绘制了图版50余幅,对现有榕属资料内存在的错误和疏漏的地方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订正,为榕属植物的分类修订提供了新素材、积累了新资料。糙叶榕亚属(subg.Sycidium)和薜荔榕亚属(subg.Synoecia)的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关知识
内蒙古眼子菜属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的分类研究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
骷髅花的形态和解剖学特征
花叶榕(桑科榕属植物)
景天属植物研究综述
甘蓝型油菜RGCMS雄性不育系的花器形态及花药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印度榕形态特征
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
桃属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
白香草木樨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网址: 中国榕属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42365.html
上一篇: 北碚榕(Ficus beipei |
下一篇: 宽叶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