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如何做好温室花卉的环境调控?

如何做好温室花卉的环境调控?

如何做好温室花卉的环境调控?

温室花卉栽培所需要的各种条件都是人为控制的,那么温室花卉栽培如何做好环境调控?

温室花卉栽培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来达到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1.温室土壤特性与管理

保护地土壤管理

(1)控制施肥,配方施肥。有选择地使用肥料。对于引起土壤溶液浓度上升的影响:磷肥<氮肥和钾肥;硫酸盐肥<氯化物肥。

(2)增加有机肥的比例。尤其是高碳氮比的有机物(如锯木屑、稻草、麦秸),在其发酵过程中,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会增加。

(3)完善排水系统

(4)高架苗床基质栽培或无土栽培。

2.温室温度变化特点与调节

温度“三基点”:

最低温度:花卉开始生长的温度是10℃~15℃,低于这个温度,花卉不能生长。

最适温度:花卉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18℃~28℃。

最高温度:花卉生长发育最高顶点温度28℃~35℃。

⑴温室温度变化特点

①温差大 温室在白天有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一般气温在25℃~28℃之间,11~14时在不放风的条件下可达到32℃~35℃,甚至更高,而夜间气温只有8℃左右,如遇低温天气,夜间温度会更低。表现出明显的温差大的特点。

②低温威胁频繁 温室的主要生产季节在冬季,尤其在12月至翌年元月,自然气温很低,若加温、保温条件不好,室内气温很容易降至5℃以下,往往造成冷害或冻害。如遇连阴天气,更容易造成冷、冻害。

③气温分布差异大 温室内水平温差在3℃~4℃,垂直温差2℃~3℃。通常白天上部温度高于下部,中部温度高于四周。

④地温相对比较稳定 随土层深度加深,温度变化比气温有滞后现象。在不加温的日光温室中:12月下旬的黄淮地区,当室外0~20厘米平均地温降至1.4℃时,室内为13.4℃。1月下旬,室内10厘米和20厘米地温比室外分别高13.2℃和12.7℃。

⑵温室温度管理

①增温 秋冬季寒冷季节,不加温的温室温度可以降低到5℃以下,连续阴雨雪天甚至会低于0℃。而杜鹃花、瓜叶菊、蒲包花、四季海棠等喜温花卉,10℃以下即停止生长,5℃以下即会出现寒害。因此温室加温是必要的。

②降温 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温室气温可以升高到32℃~35℃,甚至更高。即便是喜温的杜鹃花、瓜叶菊、蒲包花、四季海棠等,高于30℃生长不良,超过35℃则易遭热害。因此降温也是必要的。

外界气温低于温室气温时:自然通风降温(开窗);排风扇强制通风降温;遮阳降温。

外界气温高于或接近温室气温时:在炎热天气下,由于热传导、热辐射,未采取降温措施的温室内温度要高于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10℃以上,生产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因此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是夏季温室高产、高效、稳定生产的重要环节。

措施:湿帘降温(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空气热量,实现换气与降温的目的。);喷水、洒水降温:喷水降温、喷灌、地面洒水;遮阳降温;安装空调机降温。

3.温室水分特点与湿度调节

根据花卉对水分的要求分4类:

旱生花卉:耐旱能力强。植物细胞浓度大,渗透压大,减少水分的蒸腾,生长速度慢。同时,地下根系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强。

中生花卉:既能适应干旱环境,也能适应多湿环境。

湿生花卉:大多通过多湿环境补充植株水分,保持体内平衡。

水生花卉:植物体内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通过叶柄叶片直接呼吸氧气,须根吸收水分和营养。

花卉栽培水分管理要求:不同种类对水分要求不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

不同花卉种类要求空气湿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栽培中如果空气湿度过大,往往使花卉的枝叶徒长,容易造成落蕾、落花和落果。同时也降低了抗病抗虫的能力。观叶植物则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增加枝叶的亮度和色泽。

⑴温室水分特点

①空气湿度大。

②日变化剧烈。白天,室内温度高,空气相对湿度低,通常为60%~70%;夜间相对湿度升高,可达100%。

③局部差异大。温室容积越大,湿差越小,日变化也越小;容积越小,湿差越大,日变化也越大。

④作物表面易结露。在大温差的条件下,在植物叶片及茎杆上容易形成露滴和水膜。

这些都为病菌的浸染创造了条件,在发病温度适合时,往往容易发生各类病害,这是温室生产的困难之一。

⑵温室湿度调节

①增加土壤湿度—灌溉

要求:无污染的洁净水;矿化度较低的水;水温与室温相近。灌溉用水须事先贮于室内池中,以提高温度。通常在前一日灌入水池,第二日即可利用。水池一般设于植物台下,或温室的北侧。水池除供水之外,也可增加空气湿度。

灌溉方式:畦灌;管灌;喷灌;地下暗灌;水管浇灌。

②降低土壤湿度:排水;晒床。

③增加空气湿度

地面洒水:为了满足一般花卉对于湿度的要求,可在室内的地面上、植物台上及盆壁上洒水,以增加水分的蒸发量。

安装喷雾装置:最好能安装人工或自动喷雾装置,自动调节湿度。

室内设置水面:对于要求湿度较高的热带植物,如热带兰花、蕨类植物、食虫植物等专类温室的设计,除通路外,尽量增加水面,可增加空气的湿度。在冬季利用暖气装置的回水管,通过室内的水池,可以促进水池中水分的蒸发,达到提高室内湿度的目的。

④降低空气湿度

通风换气。打开天窗、侧窗,通风换气可以降低湿度。但在降低湿度的同时也会降低温度。外界空气的湿度同样较高的时候,则需要同时加温又通风。地膜覆盖:减少地面蒸腾。

4.温室光照特点与管理

⑴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强度增加:植株生长速度快。促进植物的器官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速度。植物节间变短、变粗。提高木质化程度。改善根系的生长,形成根冠比。促进花青素的形成使花色鲜艳。

⑵根据花卉对光照度要求分4类:

阳性花卉:阳光充足的条件,才能生长发育而达到开花的花卉。如月季、荷花。

中性花卉:春秋冬需太阳直射光栽培,夏季需遮阳栽培的花卉。如扶桑、仙人掌等。

阴性花卉:在北方5~10月需遮阳栽培,在南方需全年遮阳栽培的花卉。如秋海棠、万年青等。

强阴性花卉:在南北方都需全年遮阳栽培的花卉。如蕨类植物、马蹄莲、竹芋、绿萝、散尾葵、马拉巴栗、鸭趾草等。

⑶温室光照管理

①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卤化灯、高压钠灯、白炽灯、生物效应灯……

②遮阳

依据:根据花卉喜光性和温度调节需要而定。

温室遮阳的方法:遮阳幕;遮阳网;苇帘或竹帘覆盖。室外玻璃面上喷石灰水(可加入食盐,增加附着力)。

作用:降低日光光照强度;调节温度。

③人工短日照处理:黑布、遮光膜、架材等搭起完全黑暗的暗房。

5.空气特点及其调节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做好温室花卉的环境调控?
温室设施配置及环境调控技术
蔬菜设施栽培如何调控环境
智能玻璃温室红掌切花环境调控技术
温室育苗大棚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环境调控的技术
园艺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无土设施栽培环境的调控技术
园艺植物光环境调控
园艺植物光环境调控.doc
设施的环境特性及其调控技术

网址: 如何做好温室花卉的环境调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45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温度调控、花期处理、整枝打杈、水
下一篇: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