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昆虫知识》 2010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陈学新   开通知网号

【摘要】:害虫生物防治是昆虫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原理、新方法的不断渗透、交叉与融合,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在天敌昆虫及其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及其利用、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生物农药及其推广应用、新兴生物技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生物防治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个亟待加强的优先发展领域。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永轩;郭建洋;王绮静;张毅波;张桂芬;杨念婉;周琼;刘万学;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热带生物学报;2023年01期 2 陶萌萌;马庆辉;孟昭军;严善春;美国白蛾绿色防控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23年01期 3 路纪芳;蔡静芸;陈乾;赵斌;任雪敏;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文献计量分析[J];生物灾害科学;2023年02期 4 梁永轩;王绮静;郭建洋;王玉生;张毅波;杨念婉;张桂芬;周琼;刘万学;番茄潜叶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昆虫学报;2023年06期 5 杨亚洁;李姝;方艳;王甦;岳艳丽;顾俊杰;大草蛉对不同时期芳香植物甜罗勒及其主要挥发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2023年04期 6 刘俊秀;朱正阳;田丽霞;王杰;王甦;张帆;邸宁;东亚小花蝽携带绿僵菌防控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效果评价[J];植物保护;2023年06期 7 朱正阳;邸宁;张帆;徐志刚;王甦;天敌昆虫东亚小花蝽研究进展与展望[J];植物保护学报;2022年06期 8 陈冬梅;张赫;魏凯华;袁琳;金晶;吴开华;复杂背景下昆虫图像的快速分割与识别[J];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24期 9 崔亚琴;王拓;高洁;异色瓢虫对豌豆蚜的捕食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22年01期 10 颜廷婷;索琳;赵艳丽;叶可辉;有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202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雪菲;郑亚强;陈斌;胡慧芬;刘福艳;赵紫芳;杜广祖;李永川;昆明地区草地贪夜蛾感染莱氏绿僵菌研究初报[A];2019年云南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论文集[C];2019年 2 杨怀文;邱德文;陈家骅;张克勤;曾凡荣;徐学农;陈志谊;赵小明;生物防治学学科发展研究[A];2012-2013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4年 3 王春晓;刘春涛;生物防治技术在舟山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A];浙江园林(2013年第2期总第60期)[C];2013年 4 朱兴友;万军;柞蚕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研究[A];全国家(柞)蚕资源高值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佳春;中国南方稻区半翅目害虫寄生蜂多样性及黄腿双距螯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贵州大学;2022年 2 赵现馨;两种水稻纵卷叶螟的比较基因组分析[D];浙江大学;2022年 3 陈佳妮;小环腹瘿蜂属寄生蜂调控寄主行为与避免过寄生的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21年 4 周思聪;布拉迪小环腹瘿蜂调控寄主脂代谢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21年 5 张婷婷;胰岛素信号对大草蛉生殖调控的分子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20年 6 蒲宇辰;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D];福建农林大学;2020年 7 李琪;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路径分析[D];浙江大学;2018年 8 潘明真;利用‘小麦—蚜虫—烟蚜茧蜂’载体植物系统防治疏菜蚜虫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郑洋;基于纳米载体的害虫防治新策略[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10 张鑫;农田景观格局对地表步甲和蜘蛛多样性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硕;三种食物对兹沃尔新小绥螨繁育和捕食能力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22年 2 田赐;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Ha1菌株除草活性成分及复合菌剂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2年 3 殷凯;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农作物害虫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22年 4 韦湘怡;生防细菌侵染对亚洲玉米螟调理素Hemolin基因表达的影响[D];扬州大学;2023年 5 缪才凌;不同处理对连作生姜土壤的影响[D];重庆三峡学院;2023年 6 朱博轩;乔化和矮化栽培模式下苹果园主要害虫发生特点与桃小食心虫防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3年 7 色晨晨;低浓度吡虫啉对多异瓢虫嗅觉行为及其触角与脑转录组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 8 王亚桥;南疆苹果园绣线菊蚜的发生规律及捕食性天敌昆虫控蚜功能[D];塔里木大学;2023年 9 卢欣欣;聚集信息素及植物挥发物对蔬菜主要蓟马的行为调控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 10 薛昊;海南省三沙市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分类研究[D];天津农学院;202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霭;银婵;彭正强;温海波;符悦冠;万方浩;低温贮存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品质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8年01期 2 唐超;鞠瑞亭;彭正强;符悦冠;万方浩;椰甲截脉姬小蜂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J];昆虫知识;2008年01期 3 胡建;刘峰;张文庆;多胚发育寄生蜂腰带长体茧蜂在寄主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的发育[J];昆虫学报;2008年02期 4 宋南;罗梅浩;刘鹏;段继伟;取食蜂蜜对棉铃虫齿唇姬蜂体内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8年02期 5 陆鹏飞;乔海莉;王小平;周兴苗;雷朝亮;汪细桥;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组份的化学结构鉴定[J];昆虫知识;2008年02期 6 张帆;杨洪;关玲;傅秋彤;王兵;饲养方式对异色瓢虫幼虫生存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08年01期 7 毛迎新;邹武;马新华;高明清;林乃铨;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寄生蜂种类及种群动态[J];昆虫知识;2008年03期 8 宋卫;唐光辉;冯俊涛;张涛;王亚璐;郭海鹏;张兴;桃蛀螟性信息素顺、反-10-十六碳烯醛的Wittig反应合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刘亚佳;何雄奎;刘庆然;刘旭;吴文良;菊花瘿蚊雌蚊释放性信息素的确定和提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元喜;戴华国;符文俊;米蛾对三种赤眼蜂的适合性及被寄生后卵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J];昆虫学报;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新;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昆虫知识;2010年04期 2 叶正楚全国农林害虫生物防治学術会議[J];植物保护;1964年03期 3 高崇省,赵森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农林科技;1996年03期 4 蔺景娟;植物疾病与害虫生物防治[J];河北农机;2024年04期 5 H.C.Coppel;J.W.Mertins;张增敏;害虫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1年03期 6 陈美涛;关于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措施探讨[J];农家参谋;2021年16期 7 叶恭银;我国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植物保护;2010年03期 8 杨林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1995年04期 9 韦明;《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第二版)[J];昆虫天敌;1984年04期 10 宋丽丽;丛林;张燕如;赵婷婷;金树磊;王雁群;韩杰;李资聪;豆科种实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义;害虫生物防治展望[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陈常铭;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前景[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3 楊榅;略谈我国害虫生物防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4 陈亮;浦冠勤;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A];中国蚕学会桑树病虫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松;黄键;况荣平;我国害虫生物防治面临的挑战[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守坚;我国害虫生物防治发展回顾及一个生防工作者的体会[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7 孙振洋;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理论及其研究、应用与发展[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8 Katherine Houben;Lance S.Osborne;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新理念—载体植物系统防治大棚蔬菜(番茄)烟粉虱[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9 杨怀文;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第十五届国际植保大会生防专题概况[A];昆虫学研究进展[C];2005年 10 高光澜;陈文龙;顾丁;烟草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彩玲;害虫生物防治因子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爱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2 李明;临沂烟草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刘芝若;基于天敌昆虫栖息地营建的农林复合型生态景观规划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让天敌昆虫“安家”控害[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腾飞;天敌昆虫大规模扩繁生产技术实现多项突破[N];农民日报;2023年 3 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王冰 欧阳灿彬;最新研究揭示天敌昆虫定位害虫的分子机制[N];科技日报;2022年 4 本报记者 何星辉;“让天敌昆虫遍田野”[N];科技日报;2022年 5 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李曼;海淀首次无人机释放天敌昆虫[N];北京日报;2021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王庆;天敌昆虫产业化盼本土突围[N];中国科学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秦志伟;天敌昆虫,防优于治[N];中国科学报;2016年 8 邱端 本报记者 芦晓春;天敌昆虫:专克蔬菜虫害的“精兵强将”[N];农民日报;2019年 9 本报实习生 韩扬眉 记者 李晨;天敌昆虫产业:“知本”变现几多难[N];中国科学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李纯;天敌昆虫建联盟 治虫减药变主动[N];农民日报;2016年

相关知识

“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
韭菜迟眼蕈蚊生物防治研究现状和展望.doc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历程及应用展望
常见的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现状和展望
《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简介
邱式邦:我国生物防治的先驱者—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利用马蜂防治棉花害虫
间接性害虫为害与作物产量损失的关系Ⅰ.食叶害虫
几类蚜虫生物防治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分析

网址: 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63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上生虫子了怎么处理
下一篇: 昆虫的生物光电效应与虫害治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