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病虫害调查报告(八篇)

病虫害调查报告(八篇)

篇一 :虫害调查报告

工厂虫害调查报告

一建立网报测点

1分类设立测报点

2监测调查的重点

二开展监测调查

1监测区域的待定

2调查方法

灯诱法: 灯诱是指利用虫情测报灯、杀虫灯诱捕趋光性害虫,通过对诱捕到的害虫种类和数量的观察,分析害虫的发生量和发生趋势。每栋楼选择十处各挂一台杀虫灯,每周开灯不得少于4天,统计当天灯下诱集的害虫数量。     

抽样调查:每栋楼选择一块临时标准地(每栋楼不得少于十块临时标准地)每周进行抽样调查,观察害虫数量级种类进行统计。

三数据上报

将每周监测到的不同区域的害虫数量及种类上报公司相关负责部门

四发布预报

1、病虫灾害预报    根据灯诱和调查的结果,结合病虫发生规律,分析病虫害的发生期及发生趋势,定期或不定期向公司相关部门,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病虫灾害损失。   

2、预报种类     主要分三种,一是“病虫灾害动态”,报告对象主要是领导,内容是病虫害发生现状、发生种类和组织管理。二是“病虫情预报”,报告对象主要是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内容主要是依据调查的数据,作具体的技术分析,对未来可能的发生地点、危害程度和发生趋势进行预报三是“病虫害防治预报”,报告对象各车间仓库负责人,内容是即将发生的病虫信息、防治最佳时间和防治方法等

 3、发布途径     1)在防治关键时期,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各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发出病虫情预报。     2)利用公司的“虫害防护专栏”张贴病虫情简报,指导车间,仓库,宿舍,开展防治工作。    

五、组织管理与职责    

…… …… 余下全文

篇二 :林果病虫害调查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

课程名称:调查技术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林果病虫害防治,林学(091)班

学生:米热阿依。吾买尔 学号:093331128

指导老师:阿迪力老师

实习地点: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

实习时间:20xx年3月30日到20xx年9月3日

巧用害虫之贪诱杀害虫的调查技术

在自然界中,昆虫与昆虫、昆虫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化学物质传递信息。昆虫趋化性是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生产上人们常利用昆虫的这种趋性来防治害虫。

在库尔勒市我在20xx年3月30日至20xx年9月3日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实习的五个月过程中跟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检测对害虫的诱杀进行认真调查。

针对农业害虫 “贪色”、“贪玩”、“贪睡”、“贪吃”的特性,可用色板、性激素、灯光、糖醋液、杨树枝把等方法诱杀。这些方法不但防治成本低、杀虫效果好,而且不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对人畜安全,能使作物、林木都收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该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利用害虫“贪色”特性,运用色板诱杀。

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特别喜欢“黄色”,用黄板诱杀效果不错。据笔者在蔬菜大棚,通过黄板诱杀,可使春季蔬菜的农药用量减少三分之一。其方法:选用木板或硬纸板等材料,做成长35厘米、宽20厘米的诱板。使用时,将诱板的两面刷上黄色油漆,油漆干燥后涂上10号废机油或粘虫胶。在大田使用时,可钉上木棍插入田间,在大棚和果园中使用可进行悬挂。每亩用量10~15块,诱板需高出作物10厘米。为确保诱杀效果,每7~10天涂抹一次粘虫胶或10号机油。随着作物的生长,适时调整诱板高度。

2.利用雄蛾“贪色”特性,运用性激素诱杀。

依据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多种害虫的雌蛾,都依靠其体内分泌出的一种化学物质来引诱雄蛾交配的原理,利用人工合成性激素来诱杀雄蛾,从而让害虫“断子绝孙”。目前,我国人工合成性引诱剂制成的诱芯达上百种,杀虫效果50%以上,可减少农药用量40%左右。

…… …… 余下全文

篇三 :花卉园植物种类和病虫害调查报告方案

花卉园植物种类和植物病虫害调查报告

一 、目的任务:

1、调查花卉园植物的种类并对其进行分类,了解植物分布特点、搭配层次和在园林中的作用;

2、调查花卉园植物病虫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解决方案;

3、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习做调查记录。

二、调查意义:

使学生认识花卉园植物种类名称及病虫害,并评价植物层次配置和提出病虫害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调查工具:

数码相机、记录本、笔、有关植物和病虫害的书籍和资料。

四 、植物种类调查范围、内容

范围:花卉园内所种植的乔木、灌木、地被、藤本、水生、花卉等植物。

内容:植物名称、科属、叶形、叶脉、茎的形态、类别、配置方式、生活环境

1、植物名称:注意别称

2、科属:

3、叶形:圆形、椭圆形、披针形、近心形、针形、扇形http://d.hiphotos.baidu.com/baike/c%3DbaikeA1%2C10%2C95/sign=5c68e02e70cf3bc7fc009abdb86bdfe0/b17eca8065380cd7aa42becea144ad345882b2b7d0a2a988.jpg

4、叶脉:分叉状脉、网状脉、平行脉http://b.hiphotos.baidu.com/baike/c%3DbaikeA1%2C10%2C95/sign=7fedaef1cb1349546a1ebf353f25f719/6a63f6246b600c33a676c8b81a4c510fd8f9d72a6059898e.jpg

5、茎的形态:地上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地下茎、块茎等

6、分类类别:乔木、灌木、地被、藤本、水生、花卉等

7、配置方式:孤植、对植、丛植、花坛、草坪、行道树、绿篱等

8、生活环境:水分(陆地上,水中)光线(向阳处,背阴处)温度、道路或建筑旁等。

五、植物病虫害调查内容

病原名称、病原种类、发病症状、发病规律

六、调查过程

1、实地调查 :小组为单位对花卉园内植物及病虫害进行拍照并做好记录,若有不认识的树木做重点记录或做记号。

2、采访讨教:带着植物及病虫害照片拿去请教科任老师,弄清植物和病虫害的名称和特性。

3、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和病虫害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和病虫害的详细信息。

4、整理资料:集中、收集小组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七、调查结论及建议

1、评价植物及配置情况

2、对病虫害提出解决方案

八 、总结与反思

…… …… 余下全文

篇四 :秋季森林病虫害调查报告

梅街镇松材线虫病疫情 调查报告

我镇在区森防站的指导下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和枯死松树监测清理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于9月份对全镇12行政村的松林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现前期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普查范围和方法

因我镇与青阳九华毗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有国家级公益林和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十分重视松材线虫病的防范、调查、监测。调查前对全镇松林进行了摸底,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部署。根据区林业主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松林资源分布的实际,今年我镇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的范围是国家重点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水库两旁、松木加工厂。普查中发现有可疑的单株或成片死树的松林,设立标准地,认真调查死树数量、原因。 为除治、清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镇在疫情调查基础上,认真制定枯死松树清理方案,积极组织除治队伍。

二、调查结果

全街道共调查了71935.5亩松林,占全镇松林面积100%,包括马尾松林和国外松林。发现枯死松树725株,造成枯死原因为年前雪压和火灾以及上半年马尾松毛虫大发生造成部分树木衰弱枯死,我站已及时通知相关单位清理。我们对全镇详查的结果统计分析,目前我镇境内没有新发生松材线虫病。其它地方少量的零星松树死树是由于火烧或松树害虫危害致死的。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通过这次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我们深刻感受到肩头责任重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尽管今年我镇秋季普查中没有新发生松材线虫病,但零星死树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少:首先,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确保木材有序、合理流通;其次,要加强松材线虫病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认识,防患于未然。

梅街林业工作站

20xx年10月

…… …… 余下全文

篇五 :虫害调查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

东方市甘薯害虫种类调查

100℃的冰

甘薯属于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名番薯、山芋、红薯、白薯、地瓜等。是我国种植最广、产量最大的薯类作物,它的块根可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甘薯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之一,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常常遭受害虫的为害,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坏,给生产上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损失。据统计,危害我国甘薯的害虫共有110多种。并且不同地区的害虫种类也有所差异,特别是优势种群,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因此,在生产上非常有必要了解各个地区甘薯害虫的优势种群,以指导生产。

东方市地处海南岛西部,该地区常年比较干旱少雨,适合种植甘薯等旱粮作物。近年来,该地区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已成为本地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耕作栽培措施的变革和环境条件的改变,甘薯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一些变化。为此,笔者于20xx年7~8月调查了新街镇、三家乡、四更镇等地区的甘薯害虫,以摸清东方市甘薯害虫的种类及优势种群,为东方市甘薯害虫的防治提供部分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及概况

东方市新街镇、三家乡、四更镇等甘薯地为调查地点。调查地有旱坡地、潮湿地。大多成片种植红薯和白薯,以红薯为主要品种,并与其他品种套种,也与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间作。另外,也调查了零星种植的小块甘薯地。

1.2 调查时间

7月18日至8月28日,每隔 5天调查一次。共调查9次。

1.3 调查材料

捕虫网、饲养盒、镊子、指形管、标本夹、保色液、记录本、昆虫针、酒精、卫生球。

1.4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网捕、人工搜索利用指形管捕捉相结合的方式。网捕时距甘薯叶从顶部约 3cm 呈 8字形摆动进行表面扫捕,以及将网插入甘薯叶丛行间进行扫捕,取点照顾田内与田边,每点至少

…… …… 余下全文

篇六 :虫害调查报告

虫害调查报告

班级:植保(药)13-1            姓名:马若影             学号:20136769

一、实践目的

1、熟悉二化螟的调查方法

3、掌握常用的虫害调查方法

4、学会对虫害害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践时间:20##年11月7日

三、实践地点:四川农业大学温江农场

四、实践内容

1、水稻田内二化螟虫量调查

采用平行跳跃取样法,连泥拔取水稻稻桩,将每株稻桩仔细剥开查看,观察是否有二化螟幼虫。

2、玉米田内二化螟虫量调查

采用五点取样法,剥开玉米杆观察是否有二化螟幼虫

五、调查结果

1、水稻田

虫株率=1.5%

百株虫量=2

2、玉米田

虫株率=6.7%

百株虫量=7

六、讨论

1、水稻田内未发现二化螟幼虫,但在倒桩内发现了3只大螟幼虫;其可能原因有二化螟幼虫栖居位置高于大螟幼虫,收割水稻时把有二化螟卵的水稻植株部分带走了;留下的稻桩过短,二化螟幼虫无法生存;稻桩全部枯萎,不利于二化螟幼虫栖居,而大螟幼虫的生存能力强于二化螟幼虫。

2、玉米田内发现有二化螟幼虫,说明二化螟不仅仅危害水稻,还对玉米有较重的危害;二化螟的危害玉米杆,造成大量的虫洞,导致枯心。

防治方法:主要采取消灭越冬虫源、灌水灭虫、避害等措施。

…… …… 余下全文

篇七 :病害调查报告

关于叶斑病发生在花木上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年3月10日 至14日

二、调查地点: 新疆乌鲁木齐明珠花卉市场

三、调查对象:带有叶斑病的龙血树、君子兰、鱼尾葵等花木

四、调查方法: 对带有病害的花木进行拍照、采摘(标本在实验课上已看)、病原鉴定。

五、调 查 人:吴秀秀

六、调查内容: 根据采摘带有叶斑病病害的花木叶片进行症状描述(将带有病害的叶片放置在培养皿中观察发病初期至后期不同的症状。见附图)、病原鉴定,上网查其发病规律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叶斑病

属假单胞杆菌,经病原物侵害后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各种局部坏死性病斑的病害。

【发病原因】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病原物以真菌为主。叶斑病菌主要在植物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代生长季的初侵染源。病菌多数靠气流、风雨,有时也靠昆虫传播。通常在生长季节不断侵染。叶斑病的流行要求雨量较大、降雨次数较多、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但也有对湿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仅少数可发展为系统侵染。

(1)龙血树叶斑病

【病原】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叶点霉(Phyllosticta sp.)引起。

【症状】 该病影响龙血树叶片的观赏价值。发病初期叶片上着生褐色小斑,扩展后呈不规则形较大病斑、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斑缘红褐色,其上着生褐色小点粒。

【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斑及病残体上越冬;由风雨及水滴滴溅传播。温室湿度大、闷热、喷淋式浇水或清洗叶面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栽培宜选择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的地块。 2、禁止喷淋式浇水,夏季高温时应向地面喷水。 3、温室栽培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

4、应及时将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枯叶剪除。

【治疗方法】

发病初期可喷洒65%爱克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苯菌灵·环己锌700~8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药次数依发病情况而定,一般每10天喷1次。

…… …… 余下全文

篇八 :松江苗圃病虫害调查报告

松江苗圃病虫害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6日—12月8日

调查地点:苗圃 约120亩

调查内容:根据今年春夏的调查发现病虫害情况如下

一、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

1、4月份:大叶黄杨发生大叶黄杨斑蛾及蚜虫,分别用辛硫磷800倍液和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栾树发生栾蚜,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和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少量蜀桧发生双条杉天牛,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防治。

2、5月份:瓜子黄杨发生黄杨绢野螟,用辛硫磷800倍液防治;蜀桧发生少量双条杉天牛幼虫、红蜘蛛,紫薇发生紫薇绒蚧,均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防治;国槐发生蚜虫,三角枫发生有盾蚧、角蜡蚧、蚜虫,大叶女贞和小叶女贞发生白蜡虫和卷叶螟,均用大功臣1000倍液防治。

3、6月份:小叶女贞和金叶女贞发生白蜡虫和卷叶螟,用大功臣和氯氰菊酯各1000倍液防治;大叶黄杨发生炭疽病、卷叶螟,用甲基托布津和氯氰菊酯各1000倍液防治;国槐发生第2代国槐尺蠖,香樟发生小袋蛾,均用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4、7月份:国槐发生第3代国槐尺蠖,金叶女贞、火棘和月季发生卷叶螟和黄刺蛾,均用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部分金叶女贞发生叶斑病及潜叶蝇,用退菌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各500倍液防治。

以上病虫害的防治视具体植物的高度定施药车辆,色块绿篱大都使用洒水车喷雾防治,行道树则使用喷雾车喷药防治。到目前为止,已喷施药液(稀释后的)计160余吨。

二、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各种害虫的发生与天气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自然界里有虫源存在,它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病害的发生与温、湿度有直接的系,在有菌源、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雨水多、湿度大,病害就流行蔓延快、发生重。由于去年大叶黄杨炭疽病发生严重,虽经加大力度防治,土壤及病株内仍留有部分菌源,加上今年前一阶段连续阴雨,致使大叶黄杨炭疽病普遍发生,但发生程度较去年同期轻,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今年重视了病害的防重于治,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就对大叶黄杨炭疽病进行了两次施药预防。同样由于气候原因,金叶

…… …… 余下全文

相关知识

病虫害调查报告(八篇)
病虫害调查报告(17篇)
关于斗南花卉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八篇)
鲜切花市场调查报告(4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报告(7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报告》.docx
AIPH发布2021植物健康调查报告 倡议加强植物健康国际合作
病虫害实习报告(八篇)
海棠花作文八篇
花卉市场调查报告

网址: 病虫害调查报告(八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67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通用7篇
下一篇: 山茶花病虫害原色图谱以及病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