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月24日)芳村解封,一位阿姨难掩激动,一句“我要搭地铁返增城食荔枝”飙上微博热搜,拿下1.5亿次阅读量,再次红了增城荔枝。阿姨说她家里种有荔枝树,桂味和糯米糍都有,这一个月都没吃上,想得很呢。
增城荔枝。
荔枝,作为我国最著名的国民水果,千余年来一直延续着红得发紫的状态,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回顾荔枝成名史,两位诗人的两首诗,功不可没。唐代的杜牧,抓住贵妃爱吃荔枝这件事,讽刺皇帝,写下了“回望长安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绝唱,从此荔枝与贵妃捆绑在一起,荔枝的贵气与美丽有了具象化的联想。宋朝的苏轼,发现吃荔枝可以让自己开心,欣然提诗,留下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文坛佳话,至此荔枝与苏轼、岭南镌刻进文字,荔枝的名优产地有了明确的指向。
岭南是广东的旧称,因气候湿润,全年如夏,雨水丰沛,小山小溪叠套连环,虽是中原人眼中的瘴疠之地,却格外适宜荔枝生长。岭南种植荔枝有迹可寻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晋代裴渊在《广州记》中记载:“增城县白水山,有荔枝树,高八丈,相去五丈而连理……”有荔枝专家解读说,荔枝树要长到高8丈、树冠宽5丈,非得长个数百年不可。
这里的增城县,就是现在的广州增城区。历经千年风雨,增城荔枝已经成为全区特产代表,全县仅栽种有荔枝的人家就有2.5万户,大概就是家家院中有荔枝,年年夏天荔下凉的岭南独有印象。
荔枝虽然源自岭南,却不为岭南独有,福建、四川在历史上也是知名荔枝产区,文人墨客不乏既吃过别处荔枝,也食过增城荔枝的人。
苏轼南迁惠州后,收到过增城县令林同叔的馈赠——米、桃、醋及八百枚增城晚熟荔枝。苏轼在《与循守周文之二首》中说增城晚熟荔枝还没送到,自己不禁有“空寓岭海之叹”,荔枝送到了,随即与好友五人共享,“人食百枚”,其余馈赠友人。苏轼及友人点评增城晚熟荔枝香味与当时十分又名的福建陈家紫荔枝一样好吃。
清朝时广州人屈大均,做学问之外,一大爱好就是采写岭南地道风物,他既能记录下在广州售卖素馨花当茉莉花的雅文趣事,自然不会忘记被先代文豪屡屡颂赞的荔枝。在《荔枝酒》中,他这样写道:
夏至山枝与水枝,千林黑叶影离离。炎风解熟丹砂早,白雨催肥火齐迟。
到处衔飞皆翠羽,如山堆起总燕支。丹心抛掷劳焦核,紫縠沾残苦素肌。
女手剥多从溅汁,妃唇啮罢厌如饴。家家酒用品丸浸,一一津教玉液滋。
…… ……
荔枝树点满岭南山野村居,屈大均以“丹砂”“紫縠”“素肌”“妃唇”“玉液”等极为讲究的用词,写尽荔枝的色香味,也以“自有消酲藤子在,兼之除热蔗浆宜。花先入酿仙人识,壳即调香内府知”记载了荔枝果可制酒,花可酿蜜,壳可调香的妙处。
屈大均曾总结广东地方物产,他觉得:“柑、橘,香橼以四会为大家;南海宜桑宜荔枝;顺德宜龙眼。新会产蒲葵;连州、始兴宜茶子;阳春宜缩砂蔤。”而论广东之荔枝,“则以增城为贵族。”足见增城荔枝在岭南文人圈中的受欢迎度。
无独有偶,清朝时期湖北总督张之洞也留下了爱惜荔枝的美谈。原来托增城县官员买了上万颗新鲜增城荔枝,酿了荔枝酒,可是送往武汉时候,却被芜湖官员拦截,当时的税关“忽得文襄急电,译之,约百余字,则荔枝一案也。”如果了解张之洞的为官谨慎、生活节俭,就知道他因荔枝急电同僚的好玩之处。
增城荔枝名满历史,自然也成为荔枝研究学者重点关注的荔枝产区。1921年在美国出版的《The Lychee and Lungan》(《荔枝与龙眼》)是世界上第一本荔枝科学著作,该书专门写了增城荔枝,作者高鲁甫去了增城西园庵,实地勘查挂绿母树——西园挂绿,在树前与西园挂绿守护人缘空大师拍下了照片。到1987年,国内知名地理学者贾文毓在《世界地名雅称选编》中,更将“荔枝之乡”单注为“增城县”。可见,增城荔枝在行家眼里的崇高地位。
《The Lychee and Lungan》关于增城荔枝的图文表述。图/赵飞
《The Lychee and Lungan》作者高鲁甫(中)与缘空大师(右)在西园挂绿树前合影。图/赵飞
你可曾听说广州人买酱油蘸荔枝吃,也上了热搜?既然是老祖宗在典籍里夸上天的美味,什么荔枝好吃,荔枝怎么吃,广州人可懂了。来广州后,我发现每逢夏天身边人说起吃荔枝,都不讲吃荔枝,而是说“妃子笑都上市了”“桂味你尝尝”“糯米糍你吃过了没”“挂绿听说过没”“仙进奉怎么好吃”......在他们的言语之间,荔枝不仅有名有姓,还论门第出身,不同产区品种有别,且品质相去甚远,所以推荐荔枝吃的时候,如果说是增城荔枝,大家就好感兴趣。
去年夏天,因要报道增城荔枝文化旅游节,一伙记者编辑组团去了增城,绿水青山连环叠套,有的道路就种荔枝为行道树,到处都能看到点点红红的荔枝果,南宋时期增城进士李肖龙写过“荔子漫山红”一句不假,增城不愧荔枝之乡的美名。报道结束后,带队编辑说,既然都来仙村镇了,不如就去基岗村摘新鲜仙进奉吃。
仙进奉的大名如雷贯耳,新生代荔枝名品种,继续为增城荔枝博得贵气之名的就是它。替增城荔枝赢得令名的挂绿,已不再量产,一颗能拍出几十万就能知道它的稀有,天天跑荔枝新闻,我知道,能高价买到以粒装的挂绿礼品都特别难。知名荔枝文化学者赵飞教授曾说:“增城荔枝,要重点打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指的就是挂绿的珍稀和极高的文化意义,但是,他也曾说过集荔枝优点之大成者仙进奉有后来居上之势。
增城仙进奉荔枝。
仙进奉该是什么味道呢?我吃过妃子笑,红绿相间的壳,酸酸甜甜的肉,口感十分活泼,也喜欢桂味,果壳虽然有些扎手,但小心翼翼撕开,茉莉白的果肉特别可爱,吃起来还有隐隐桂花香,也尝得出糯米糍,软糯Q弹的就是它。仙进奉被说的那么好,我不禁向往起来。
“尝过你就不想其他荔枝了。挂绿吃不到,吃仙进奉一样。”带队老师兴致勃勃地说。车子进了基岗村,在一处堆满早晨新鲜采摘的荔枝的仓库里,我们见到了好玩的陈村长,他带着我们先去参观了村里自筹自建的荔枝博物馆,告诉我们不懂荔枝文化,吃荔枝叶也不出个所以然来,原来聪明的大叔早就学会了文化营销的战略性。随后,他指着荔枝博物馆背靠的山头,告诉我们上去就能尽情吃仙进奉。
摘一颗最喜欢的,折去枝,果蒂“连根拔起”,露出玉润的光泽,晶莹的果肉映衬在鲜红的果壳下,有的还蒙着透紫的白皮,格外清雅。同事笑我说,这样挤荔枝你吃一颗我都吃三颗了,吃荔枝要这样,他小心翼翼沿着荔枝中线挤个小口,透明的果汁冒出来,然后用手指围住果实用力一捏,啵!一颗肥嫩可人的仙进奉跳到嘴里,咬一口,瞬间果汁溢满口腔,蜜一样清甜,那种安安静静的沉下去的甜,仿佛是浓缩了一整座山头的青翠,分不清是荔枝甜,还是心里甜。当下就觉得要买一些带回家给家人吃,仙进奉肉多核小,核小,好咀嚼,肉多还不怕噎,给老人吃再好不过了。
增城仙进奉荔枝。
陈村长悠哉地介绍说,仙进奉清朝时候可是贡品啦,但是呢它可不止口味出众,它还有三个优点是其他荔枝比不了的——晚熟、长命和耐贮,所以它就算运到海外给外国人吃,外国人也都点赞的,好鲜哦。
整个广东都是荔枝的天然宝库,品种繁多,且产量庞大。每年五月,荔枝自南而北依次成熟,早熟荔枝、中熟荔枝、晚熟荔枝轮番上阵,晚熟荔枝本来就有不扎堆卖的市场优势,作为晚熟荔枝的仙进奉还很长命,它成熟后可以挂在树上好多天,不及时摘也没关系,这就进一步延长了销售价值,而且它果壳还厚实,能承受一定的运输挤压,保鲜性能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仙进奉除了口味极佳,广受市场青睐的原因所在。“你想啊不容易损坏,果农就喜欢种植,采购商、经销商也喜欢采购,可以以更高的价格买到更远的市场,顾客买的还开心,几头讨喜,能不出名吗?”陈村长禁不住自豪。
今年依然跟荔枝报道,真金白银的价格再次证明了仙进奉多么受欢迎。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众荔枝价格持续震荡,而仙进奉价格不但比其他荔枝高出许多,还最为坚挺,近年来更是挂绿称荔枝之王,它为荔枝王后,开始与挂绿“平起平坐”。尝过之后,清甜的蜜香再也忘不了,难怪苏轼吃不着惠州荔枝,就想念增城荔枝,发出“空寓岭海之叹”呢。
感谢荔枝文化遗产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赵飞对本文的慷概指导
【记者】陈静
【图片】谭家富 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知识
《荔枝的排名与选择》
增城荔枝品种排名 广州增城区最贵的4种荔枝
荔枝是一种美味的热带...
荔枝巨好吃的5个品种,桂味只配得上第二,第一堪称“荔枝之王”
4个产荔枝的大省,哪里的荔枝最出名?中国荔枝之乡到底花落谁家
杨贵妃吃的荔枝,到底产自哪里?
中国荔枝排行榜:哪里的荔枝最好吃?
“最好吃”的5种荔枝,第2种被称为“荔枝王”,妃子笑却排名第五
荔枝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荔枝的口感和味道
荔枝品种排名,品种排名荔枝界的黑马——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最甜美的品种!
网址: 一种被惦记的味道:增城荔枝的美谈与美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5362.html
上一篇: 来点新口味!越南红花荔枝香甜来袭 |
下一篇: 会吃的广东人,夏天一定不能少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