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地处秦岭南麓西段、汉中盆地西缘,山水雄奇、风景优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l年)始建沮县,迄今已有2100年建县历史,是氐羌族发祥兴旺、缔造“武兴国”之地,被国家命名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重点开发区。
略阳县域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总人口20.13万,属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温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年降水量777.6毫米,被专家誉为“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区域”之一。森林植被覆盖率90%以上,其中森林覆盖率69.65%。
自然资源种类繁多。略阳县地处秦岭南麓,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有融浩瀚壮阔的原始森林、大规模的溶洞群及品种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为一体的五龙洞国家4A级森林公园;有以喀斯特溶岩地貌鬼斧神工造成的王富沟溶洞;有由葫芦头水电站拦河筑坝形成的、与周围自然山色融为一体的西淮仙湖等。略阳是全省核桃、黑木耳、香菇的集中产区之一。尤其是地存杜仲1亿多株,数量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杜仲之乡和中国红豆杉之乡,地存天麻、猪苓产量占全国的25%和70%,是陕西省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主要家畜黑河猪久负盛名,略阳乌鸡更是居全国四大名鸡之冠,被列为全省唯一保护家禽,“略阳乌鸡、略阳杜仲、略阳天麻、略阳猪苓”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人文历史特色鲜明。略阳是全国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开发区。作为数千年前氐、羌族的生活区,人文历史悠久、氐羌特色鲜明。目前县域内有“陕南小碑林”之称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灵岩寺,现存有碑、碣和摩崖石刻130多通,其中著名的有《郙阁颂》和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交通规则“仪制令”;有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羌文化遗址江神庙、紫云宫;有始建于明末清初,现重新修葺的南山古塔;更有南北朝时期武兴国历史遗存姜太妃墓和南宋抗金名将吴玠仙人关抗金遗址等历史遗存;红色旅游资源有徐家坪街口伏击战、白水江苏维埃政权居所及马蹄湾留存的阻止红军北上的炮楼碉堡等遗址旅游点需要开发。2016年,县上还新创建具有一定氐羌风格的五龙洞国家4A级景区和八渡河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
民俗文化古朴浓郁。略阳与羌族有着民俗的一致性、族源的同一性和文化的认同性,羌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在略阳当地,许多群众至今保持着古朴浓郁的羌人文化习俗。羌族有崇尚白石的习俗,略阳至今还有在建筑物顶部放置白石的习惯,在江神庙,仍有氐羌民族遗留下来崇拜牛羊的木浮雕;羌人有饮茶、咂酒、食腊肉等习俗,而在略阳农村仍有用鼎锅、熏腊肉、烤火炉、喝罐罐茶、吃菜豆腐节节及用高粱酿酒的习俗。其中,略阳的罐罐茶、菜豆腐节节已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人能歌善舞,而略阳山歌数量多、内容丰富。近年来,略阳羌研会已收集整理羌歌小调如《船工号子》、《雀儿歌》等70余首。羊皮鼓舞则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县根据旅游资源实际及分布情况,依托《略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心、两轴、三区”的空间布局,将略阳县城打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完备的“旅游集散中心”,并结合“嘉陵江-蜀道”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轴、S309乡村自驾旅游发展轴和五龙洞氐羌文化生态旅游区、“汉水北源”乡村休闲旅游区、嘉陵江文化旅游延伸区“两轴、三区”的区位优势,成功举办了最美油菜花海文化旅游节、嘉陵江最美红叶节、五龙洞高山杜鹃节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
相关知识
略阳县简介
汉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花石浮雕镶嵌工艺项目简介
2024汉中市首届滨江兰花博览会开幕
玫瑰花简介
兰花品种简介
园艺文化简介.ppt
昆虫分类简介.ppt
菊花体书法简介
建兰简介
七种简单插花方式简介
网址: 略阳县简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0450.html
上一篇: 产业融合+城市升级=“电竞+文旅 |
下一篇: 南方常用地被草花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