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4种城市绿化观赏草的碳贮量及其碳汇功能研究

4种城市绿化观赏草的碳贮量及其碳汇功能研究

《福建林学院学报》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陈莹   闫淑君   宋宛蓉   马妍   陈小娟   林思祖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福州闽江公园银边沿阶草(Ophiopogon intermedius‘Argenteo-marginatus’)、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lva‘Stella de Oro’)以及鸢尾(Iris tectorum)4种观赏草为试验材料,用湿烧法测定全株、根部与茎叶的含碳率,对不同植物含碳特征及碳汇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观赏草全株含碳率在39.20%-42.71%之间,其中麦冬全株含碳率最高;4种观赏草相同器官的含碳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种观赏草不同部位含碳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地上部分的含碳率大于地下部分。4种观赏草的碳贮量在0.26-0.43 t·hm-2之间;银边沿阶草与麦冬的地下部分碳贮量大于地上部分,而金娃娃萱草与鸢尾的碳贮量则是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4种观赏草碳贮量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值在0.38-2.36之间。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樟;温远光;周晓果;朱宏光;王磊;蔡道雄;贾宏炎;明安刚;卢立华;南亚热带杉木、红锥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J];广西科学;2020年02期 2 徐硕;唐山地区观赏草的物候期、越冬适应性及观赏性评价[J];吉林农业;2019年13期 3 于佳;闫红伟;杨睿;沈阳市北陵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5年04期 4 马芳蕾;陈莹;聂晶晶;林思祖;4种芒属观赏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6年02期 5 于佳;陈宏伟;闫红伟;沈阳市常用园林植物碳汇功能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婷婷;邵锋;付彦荣;章银柯;碳汇视角下的园林绿地营建和管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论文集[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佳;沈阳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婷婷;碳中和视角下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优化[D];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福平;时永杰;胡宇;陈子萱;路远;张小甫;李润林;我国人工草地碳储量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2 龙世友;鲍雅静;李政海;高伟;洪光宇;黄硕;邹德喜;内蒙古草原67种植物碳含量分析及与热值的关系研究[J];草业学报;2013年01期 3 郎飞;叶功富;黄义雄;高伟;林捷;黄石德;江华;武夷山甜槠天然林含碳率与碳贮量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年04期 4 王洪峰;安磊;穆立蔷;紫椴在不同城市生境中的生态功能比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袁立敏;闫德仁;王熠青;姜鹏;刘阳;党晓宏;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年01期 6 闫德仁;闫婷;赵春光;草原天然植被和草原造林固碳储量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年01期 7 陈莹;观赏草研究文献分析[J];草业科学;2011年08期 8 肖英;刘思华;王光军;湖南4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9 王俊明;张兴昌;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的碳储量变化[J];草业学报;2009年01期 10 程堂仁;冯菁;马钦彦;王玉涛;康峰峰;冯仲科;张彦林;邓向瑞;甘肃小陇山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特征[J];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琳;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林碳平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根培;福州市植物多样性与景观构成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闫淑君;宋宛蓉;马妍;陈小娟;林思祖;4种城市绿化观赏草的碳贮量及其碳汇功能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陈莹;林思祖;公雪芬;3种常见观赏草的持水性能比较[J];福建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3 许志敏;朱峻熙;熊志秦;朱佳;万艳萍;丁国昌;铜锌复合胁迫下禾本科观赏草的富集、转运效应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24年01期 4 张健;福州地区观赏草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23年04期 5 郭爱娣;海南省园林绿地观赏草资源及配置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年01期 6 唐宇翀;川东北地区城市公园中观赏草种类及应用调查[J];现代园艺;2023年01期 7 随梦飞;胡康;吴丽君;丁国昌;干旱胁迫对不同耐旱型观赏草幼苗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年01期 8 张全刚 ;孙建华 ;尤媛媛 ;温海峰;浅谈观赏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国土绿化;2022年11期 9 李祖婵;庄长伟;玄锦;黄柳菁;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草开发应用评价[J];草业科学;2023年01期 10 吕祉龙;曾菁菁;仇明月;陈莹;基于CNKI数据库的观赏草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2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雅玲;西安观赏草的引种驯化与应用[A];中国球宿根花卉研究进展2023[C];2023年 2 符兴源;康丹;邢嘉欣;邹铁安;观赏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8[C];2018年 3 陈超;滕文军;武菊英;我国北方地区观赏草的风险评估和入侵特性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郭真真;观赏草的人文与生态价值在景观中应用现状与潜力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高鹤;刘建秀;马克群;观赏禾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综述[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小梅;孙润广;超声对麦冬多糖体外活性影响的研究[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Ⅰ)[C];2012年 7 周学辉;路远;常根柱;杨红善;野生观赏草品种陇中黄花矶松驯化选育报告[A];第三届(2014)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C];2014年 8 邹显花;杨楚童;郑子阳;姚必达;彭志远;胥清利;林开敏;基于不同间伐模式对杉木人工林碳贮量的初期效应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C];2023年 9 唐寅智;碳汇认购: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方式再拓展[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2022卷)[C];2024年 10 王森森;陈丽卿;郭鑫;董风霞;陈悦龙;卢琦瑶;黄举;竹林碳汇计量方法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军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媛媛;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汇功能耦合机制解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1年 3 王小梅;超声对麦冬多糖结构、溶液行为及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倍宁;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景观配置模式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孟晓蕊;引进观赏草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及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3 陈艾;三种观赏草幼苗对干旱胁迫生理及形态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4 牛东伟;外源NO对NaCl胁迫下3种观赏草生理特性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袁苗苗;禾本科观赏草的调查、配置及其在园林中应用及策略[D];长江大学;2018年 6 方萌;观赏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7 任君霞;5种(品种)芒属观赏草的抗性研究及园林应用[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8 朱古玥;观赏草在西安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9 金丽莎;观赏草在西安市开元公园种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10 雷舒涵;甘肃地区10个乡土观赏草种质耐旱性及观赏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磊;她与草相伴20年 育出25个观赏草新品种[N];中国花卉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吴雪君;“行业乱象”导致观赏草面积骤降八成[N];中国花卉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赵红霞;观赏草园林应用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花卉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晁帆;惊艳四季,观赏草迎来大时代![N];中国花卉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晁帆;共促观赏草产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花卉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苏颖;观赏草“野”出一片天[N];中国花卉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苏颖;别忽略观赏草品质与管理[N];中国花卉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杨开源;观赏草“老将”“精文”如何稳行[N];中国花卉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郭金凤;经营观赏草 企业各有招[N];中国花卉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郭金凤;观赏草:明年需求依然旺盛[N];中国花卉报;2007年

相关知识

4种城市绿化观赏草的碳贮量及其碳汇功能研究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青海建设三江源碳汇功能区研究.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其在“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新闻—科学网
城市常见植被固碳与VOC排放的相关性及其应用潜力
关于城市园林绿地碳汇问题的初步探讨
森林:碳汇与碳源
保护草原增强草原碳汇功能.pdf
开发蓝色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
林业碳汇

网址: 4种城市绿化观赏草的碳贮量及其碳汇功能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059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食用花卉的价值和前景
下一篇: 【新职业面面观】碳汇计量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