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各地的花儿陆陆续续开始绽放,与此同时选择出门赏花的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
表面上来看,花海变成旅游景点,游客大量涌入,不仅给当地赚足了人气,而且还会增加经济收入,提升地区形象等等,真可谓是一花多赢。但事实上,由于多地只是单纯的把一种花或是几种花作为吸引游客的招牌,在花期时游客蜂拥而入这自然不是问题,但当过了花期无人问津的情况则成了多数地区的真实写照,而这也是当前赏花经济不断火热的背后,需要认真来反思的。
近距离接触自然,赏花需求旺盛与三五好友结伴而行,或是带上家人到周边的花海来场亲子游、情侣游等,对于久居城市的上班族而言,都不失为一种非常惬意的休闲放松方式,特别是赏花旅游更是契合了现代人渴望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需要。基于此,多地区也都在积极的发掘赏花经济,到周边或是农村踏青赏花,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也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据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江西乡村旅游发展提升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6 年江西省乡村旅游接待2.63亿人次,同比增长38.53%,占全省全年旅游接待人次的56%;乡村旅游总收入2326.55亿元,同比增长29.25%,占全省全年旅游总收入的46.72%。
尽管赏花旅游在当前形势下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却也在不断的制约着赏花旅游的长线发展,例如同质化竞争、季节性短板、产业链断裂等等,无一不对赏花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探究赏花景点不难发现,农民或旅行社往往圈地种了一片花,仅仅是通过门票获得收入,一旦花期过了就不再管理了,而没有开发更多的可以提升观赏体验的和增加消费的活动。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赏花地点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而长此以往下去,也会对整个赏花型游览活动的体验产生破坏。
事实上观赏应该只是农业景观功能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副产品,有的地方把它当成了全部的重心,则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了,而这也走进了一个误区,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模式。应该积极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在完成农业生产的同时为游客提供赏花服务。
另外,半小时经济区的赏花经济,其游客观赏的时间都比较集中,基本是在春季的周末或是节假日,所以这就造成了工作日游客松散,休息日人满为患的现象。而与此同时,一个中心城市如果周边又有多个赏花地点,又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那么游客选择哪个不选择哪个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无疑这种大众化的赏花的地点也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而如果以花为媒,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产品,并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张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名片,那么是不是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呢?
以江西省为例,事实上早在2012年婺源的客流量就已经突破了800万人。但纵观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一方面是由于婺源的赏花游起步较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把自然生态与当地的文化内涵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游客到了婺源不仅能够看到大片绽放的油菜花,还能观赏当地的徽派建筑。而除此之外,婺源还把油菜花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了观光农业,并将油菜花与当地徽派建筑徽派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婺源独有的自然景观,而也是游客络绎不绝的重要原因。
再者像法国的普罗旺斯,这是世界有名的盛产薰衣草的地方,与此同时也是世界有名的赏花胜地。但同样是赏花,普罗旺斯并没有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观赏上,而是把薰衣草制作成香包、香袋、精油、香水等,不断延长延伸薰衣草的产业链。把观光和农业深度结合,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回到国内的情况来看,如果想要把赏花旅游变成真正的赏花经济,更多的则是要“去花”,也就是在保持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把单一的竞争元素朝着深度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只停留在走走停停和吃吃农家乐、拎回点当地小礼品的浅层次上,否则赏花经济也就真的成了昙花一现的季节性观赏活动而已。
新东冠是景区一站式服务商,拥有十余年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打造经验,规划打造过众多国家级5A景区,项目分布全国.新东冠让景区更具特色提供特色城市景区家具、全域旅游规划打造,为景区设计创建旅游厕所、景区大门、智能停车场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赏花热背后: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问花村为什么这么“火”?赏花热背后: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揭秘!中华木绣球价格背后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赏花经济背后,藏着哪些线下商业密码?
“赏花经济”如何成为四季四时经济?
“赏花经济”火了!
桐乡“赏花经济”初探:一朵花的产业链能延伸多长
“四季+”:加出“季节经济”
“赏花经济”美丽有活力
赏花经济剪彩京津冀特色游
网址: 火爆的赏花经济背后,你了解多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16350.html
上一篇: 储能系统应用于削峰填谷的经济效益 |
下一篇: 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