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全国尺度和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可为制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史文娇和陶福禄等基于Meta分析系统地收集了1045个关于全国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相关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站点数据,通过综合蓄水能力法计算了站点尺度的林冠截留能力、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和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在全国尺度和流域尺度森林及各蓄水层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异规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全国尺度和流域尺度森林及各蓄水层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分解了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及各蓄水层水源涵养能力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总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林冠截留能力、土壤蓄水能力和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呈由北至南递增的趋势,而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则相反。分布在中国南方流域的热带季雨林、亚热带针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以及铁铝土、人为土和初育土的林冠截留(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约是分布在中国北方流域的寒温带、温带山地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及半淋溶土、钙层土和半水成土的二倍(二分之一)。在不同流域、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中,土壤蓄水能力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贡献约为60-85%。其中,海河流域和西南诸河流域,灌丛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及高山土和半淋溶土中,土壤蓄水能力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贡献较高,约为79-85%。部分影响因素在全国尺度和不同流域尺度的影响各异,部分影响因素的间接影响决定了总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cological Indicators 期刊。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温馨提示: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相关知识
基于空间分析的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景观生态风险关联性及其空间分异
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
西安市城市景观的正负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及空间格局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特征
基于生态系统“受损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北热带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花性状及其生境分异.PDF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位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的研究
碳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docx
网址: 研究揭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规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22378.html
上一篇: 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会导致什么后果 |
下一篇: 浇水不下渗,严重影响花卉生长,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