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年06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王克林   苏以荣   曾馥平   陈洪松   肖润林   开通知网号

【摘要】:西南喀斯特区域是特殊地质背景制约的脆弱生态带。论文以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生态系统不同退化/恢复阶段物质循环与植被恢复响应为主线,研究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和养分过程,包括坡面降雨-入渗-产流-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分养分空间分异特征、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揭示了"地下过程为主、地表过程为辅"的水土物质迁移规律与峰丛坡地土壤水分养分状况高于洼地的趋势;通过不同演替阶段、石漠化程度植被生态系统监测,初步揭示植被生态适应性与植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提出发展草食畜牧业、构建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替代型喀斯特区域生态重建发展模式。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林;苏以荣;曾馥平;陈洪松;肖润林;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6期 2 亚热带生态所在西南喀斯特关键带结构与水文过程研究中获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3年09期 3 韩会庆;蔡广鹏;陈思盈;徐晶;龙超群;我国西南喀斯特贫困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0年04期 4 董爽;樊向国;田丹;浅谈西南喀斯特集中分布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金属通报;2020年06期 5 何宇;盛茂银;王轲;王霖娇;土地利用变化对西南喀斯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C、 N、 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年07期 6 张耀光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的地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岩溶;1995年01期 7 郭超;盛茂银;何宇;王霖娇;石庆龙;罗娜娜;土地利用方式对西南喀斯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年02期 8 白海霞;肖波;中国西南喀斯特旅游竞争态势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张欣蓉;王晓峰;程昌武;刘世荣;周潮伟;基于供需关系的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J];生态学报;2021年09期 10 黄秋昊;蔡运龙;邢小士;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在柒;乙引;喀斯特适生植物及其喀斯特异质环境的相关诌议[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许林;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周晓芳;周永章;贵州喀斯特文化岛屿现象[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4 王中良;刘丛强;朱兆洲;中国西南喀斯特湖泊硫酸盐来源的硫同位素示踪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红卫;申双和;陈怀亮;不同土壤水分下叶气温差对太阳辐射的反应及对蒸腾的影响[A];河南省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C];2007年 6 张华兵;刘红玉;海滨湿地景观演变关键生态因子与限制阈值研究[A];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社会 促进经济转型与资源科学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庞治国;付俊娥;华北平原典型作物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遥感监测[A];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志康;朱宽宇;王志琴;张伟杨;杨建昌;水稻高产高效的水氮互作模型及其应用[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9 郭小刚;刘景辉;李立军;保护性耕作对阴山北麓土壤水分和风蚀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10 孙巨龙;刘帅;胡启星;白志刚;崔爱花;基于Sufer的棉花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分布的应用[A];江西省作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霞;基于遥感和水文模型的新疆渭库绿洲荒漠过渡区土壤水分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2 常译方;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及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3 孙于卜;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4 梅雪梅;晋西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5 马欢;陕北黄土区微地形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6 姚盼盼;微波遥感土壤水分时空扩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年 7 姜红涛;全球长时序9k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8 任爱霞;山西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积耗规律与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比较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9 陈玮婧;状态—参数同步估计框架下的土壤水分同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10 索立柱;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尺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与随机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海霞;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的空间组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俊丽;西南喀斯特森林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纬度格局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0年 3 黄莉玲;桂西南喀斯特-海岸带乡村多功能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识别[D];南宁师范大学;2021年 4 李敏;桂西南喀斯特—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2年 5 许璟;基于生态单元的不同喀斯特分区石漠化景观评价对比[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兴艺;城市遗存喀斯特山体野境自然野性评价[D];贵州大学;2022年 7 安宁;基于喀斯特分区景观的时空演变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润甲;重庆喀斯特槽谷土地利用模式的探讨[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张鑫;土壤水分时间变异性对糜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3年 10 李智斌;青藏高原玉珠峰-格拉丹东区域融化季表层土壤水分遥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昊昊 通讯员 罗紫东;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西南喀斯特坡地土壤厚度估算研究获进展[N];中国科学报;2024年 2 本报记者 潘剑 通讯员 陆卫 覃莹莹;用科技点绿生金[N];河池日报;2024年 3 本报记者 彭科峰;“解渴”喀斯特:中科院西南治水加速度[N];中国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姚廷婷;喀斯特地质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N];黔西南日报;2024年 5 记者 唐健扬 通讯员 王旭;桂林喀斯特入选![N];桂林日报;2024年 6 见习记者 王昊昊;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联盟成立[N];中国科学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吴秉泽;喀斯特也能“披绿生金”[N];经济日报;2021年 8 特约通讯员 许冬 庞大鹏 欧子春 薛艳东;穿越“喀斯特”[N];中国能源报;2019年 9 任锐 常宇;喀斯特“申遗”工作启动[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中国喀斯特对话[N];贵州日报;2004年

相关知识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造林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贵州省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贵州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初步研究及建议
贵州喀斯特峡谷水保经济植物花椒土壤特性研究
桂林喀斯特生境红背山麻杆克隆繁殖特征
桂林喀斯特石山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初探
南四湖湿地恢复过程中植被及种子库特征研究
云南石林风景区石漠化区域恢复植被的植物多样性及植物景观特征研究
土壤肥力及地形因子对桂西南喀斯特山地木本植物群落的影响
Progress o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for China Karst

网址: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02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德国美女cos《尼尔》2B小姐姐
下一篇: 松嫩平原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