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桂林喀斯特石山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初探

桂林喀斯特石山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初探

《中国岩溶》 2003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桂林喀斯特石山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初探

黄雅丹,谢强   开通知网号

【摘要】:通过以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取样调查,选择植被比较完整的样地进行典型样点取样,共选取样地15处,样点34个,采集鉴定苔藓植物40种,分属19科32属,其中苔类8科8属8种,藓类11科24属32种。以山顶、山腰、山脚和土生、石生、树生以及干湿状态环境因子组合共划分出18种不同的样点环境类型,应用数学生态学等级分划分类方法的组分析技术,以苔藓植物种在某一样点环境中存在与否的二元数据进行样点类型分划和确定临界种;并通过样点共有种或相异种的分析,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等级分划分类法组分析技术进行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的研究是可行且有效的;(2)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的苔藓植物分布与湿度状态关系最为密切;(3)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苔藓植物与环境最佳适应可依次以小凤尾藓(Fissidensbryoides[L.]Hedw.)、尖叶提灯藓(Mniumcuspi-datumHedw.)和灰羽藓(ThuidiumglaucinumMitt)作为分划特征种。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雅丹,谢强桂林喀斯特石山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初探[J];中国岩溶;2003年04期 2 岩溶(喀斯特)照片选登[J];地质论评;1966年03期 3 谢翠华岩溶不等于喀斯特[J];地质科学;1981年04期 4 刘岩;喀斯特与岩溶的来龙去脉[J];西部资源;2014年04期 5 彭涛;张朝晖;贵州香纸沟喀斯特区域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谷睿;唐健民;韦霄;邹蓉;朱成豪;熊忠臣;广西喀斯特天坑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J];广西科学;2021年02期 7 全国岩溶(喀斯特)学术会议[J];水利学报;1966年02期 8 孙彰镁;汤松波;王淑;林谕彤;赖媛;邹滨;张蓉昀;肖以华;旷远文;3种落叶栎植物功能性状在喀斯特和非喀斯特生境的异同[J];生态学报;2024年24期 9 王远柏;王剑;施秉喀斯特 5.7亿岁的白云岩仍在“生长”[J];当代贵州;2023年49期 10 伍家聪;喀斯特的呼唤[J];中国公路;202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仲均;我国古籍中记载岩溶(喀斯特)洞穴史略[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2 许林;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罗在柒;乙引;喀斯特适生植物及其喀斯特异质环境的相关诌议[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周晓芳;周永章;贵州喀斯特文化岛屿现象[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5 李先琨;喀斯特峰丛地区植被恢复与复合农林生态系统优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熙纯;范晓;岩冲和地坑——喀斯特溶洞的形成机理[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泰宁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忠义;肖化云;朱仁果;郑能建;徐宇;喀斯特适生植物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δ~(15)N的初步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C];2015年 8 杨颖瑜;广西喀斯特风景地貌区域开发与研究[A];全国第11届旅游地学年会暨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丁虎;郎赟超;李思亮;李晓东;刘丛强;喀斯特河水CO_2释放研究意义及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C];2015年 10 王德光;胡宝清;覃开贤;复杂性科学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蔡清;喀斯特关键带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降雨事件的响应[D];天津大学;2020年 2 刘映良;喀斯特典型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珍珍;喀斯特保护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D];贵州师范大学;2023年 4 史莎娜;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机制及格局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5 甘凤玲;喀斯特槽谷区水土流/漏失过程与水动力学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6 苏广实;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机制与优化调控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彭晚霞;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植被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喜;黔中山地喀斯特和非喀斯特岩组退化森林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俞筱押;喀斯特植物群落更新层繁殖体转换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年 10 龚星;基于溶解潜力的岩溶发育数值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璟;基于生态单元的不同喀斯特分区石漠化景观评价对比[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兴艺;城市遗存喀斯特山体野境自然野性评价[D];贵州大学;2022年 3 安宁;基于喀斯特分区景观的时空演变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润甲;重庆喀斯特槽谷土地利用模式的探讨[D];西南大学;2009年 5 朱珍珍;喀斯特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效益监测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22年 6 曾得峰;喀斯特区域水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军以;贵州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水土资源匹配结构及其利用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宁;喀斯特世界遗产价值保护与缓冲区旅游产业发展协同与调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3年 9 韦锋;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冯梦蝶;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斥水性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D];西南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光杰 白晓永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于水-岩-土-气相互作用的喀斯特地区碳循环模式及调控机制”项目组成员;喀斯特与岩溶的来龙去脉[N];中国科学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刘倩;桂林喀斯特世界独一无二[N];桂林日报;2015年 3 记者 唐健扬 通讯员 王旭;桂林喀斯特入选![N];桂林日报;2024年 4 记者 姚廷婷;喀斯特地质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N];黔西南日报;2024年 5 见习记者 王昊昊;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联盟成立[N];中国科学报;2021年 6 本报记者 彭科峰;“解渴”喀斯特:中科院西南治水加速度[N];中国科学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吴秉泽;喀斯特也能“披绿生金”[N];经济日报;2021年 8 特约通讯员 许冬 庞大鹏 欧子春 薛艳东;穿越“喀斯特”[N];中国能源报;2019年 9 任锐 常宇;喀斯特“申遗”工作启动[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中国喀斯特对话[N];贵州日报;2004年

相关知识

美!第十届名园名花展在桂林开展,喀斯特花卉隆重亮相
喀斯特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其生境的互作机制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白刺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造林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从珍稀植物到湿地生态 桂林奏响自然保护“双重奏”
Niche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of main species in shrub layer of Cyclobalanopsis glauca community in karst hills of Guilin, southwest China
桂林漓江“修画记”:还原山水本色 激活生态之美
贵州喀斯特峡谷水保经济植物花椒土壤特性研究
贵州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初步研究及建议
桂林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网址: 桂林喀斯特石山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初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48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进化基因组学与基因起源研究组在枯
下一篇: 关于《物种起源》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