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造林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造林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殷庆仓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西南喀斯特地区4种造林树种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樟叶槭(Acer albopurpurascens)、狗骨木(Cornus wilsoniana)、无患子(Sapindu smukorossi)为研究对象,分12个月每月于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植物叶片气孔气体交换的相关特征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分析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中午出现光合"午休"均为非气孔因素限制,12:00~15:00光合速率降低则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水分利用效率(WUE)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傍晚CO2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对Pn影响最为显著的生态生理因子为Par、Gs,其次为Ci、Rh、Ta;茶条木、狗骨木Pn、WUE均相对较高,4种植物的初步适应性评价为:茶条木>狗骨木>樟叶槭>无患子。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仕洪;李象钦;潘玉梅;唐赛春;曾丹娟;韦春强;桂西南石漠化区不同微地形中茶条木种子和幼苗的数量特征[J];广西科学;2023年05期 2 周鹏;宋新辉;徐谙为;冯学华;茶条木种子大小及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年01期 3 李润;苏春花;姜霞;白云岩石漠区2种落叶树种秋季光合特性比较[J];西部林业科学;2020年02期 4 倪隆康;顾大形;何文;黄玉清;陈中义;岩溶区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9年07期 5 吕仕洪;黄甫昭;曾丹娟;徐广平;李先琨;石漠化地区先锋树种茶条木伐桩的萌蘖特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张习敏;申刚;陈玲;洪鲲;张宇斌;乙引;复羽叶栾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7 冯大兰;黄小辉;刘芸;朱恒星;向仲怀;4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8 付威波;宋敏;彭晚霞;杨钙仁;杜虎;文丽;李莎莎;西南喀斯特典型树种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05期 9 刁松锋;邵文豪;董汝湘;孙洪刚;姜景民;无患子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14年04期 10 魏媛;胡刚;杨萍;周家春;喀斯特山地不同景观树种的光合特性及生态适应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韦吉伟;桂西南岩溶区茶条木人工林生长特性、碳储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永彬;张信宝;文安邦;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2 曾馥平;西南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退化原因与生态重建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6期 3 孙谷畴;赵平;蔡锡安;曾小平;刘晓静;饶兴权;王华;马占相思叶片液汁碳同位素甄别率和水分利用效率[J];生态学杂志;2008年04期 4 迟丽华;宋凤斌;松嫩平原4种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夏尚光;张金池;梁淑英;南方岩榆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年03期 6 李阳兵;王世杰;谭秋;龙健;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地球与环境;2006年03期 7 许大全;光合作用测定及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年06期 8 任海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J];热带地理;2005年03期 9 刘金祥,麦嘉玲,刘家琼CO_2浓度增强对沿阶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4年03期 10 杨建伟,梁宗锁,韩蕊莲,孙群,崔浪军不同干旱土壤条件下杨树的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庆仓;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造林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3期 2 李干善;狗骨木[J];云南林业;1991年02期 3 石山造林的好树种——狗骨木[J];林业科技通讯;1977年06期 4 周鹏;宋新辉;徐谙为;冯学华;茶条木种子大小及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年01期 5 曹丽敏;曹明;王志新;茶条木(无患子科)后选模式的指定(英文)[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年06期 6 介绍两个石山造林的好树种[J];广西林业科技资料;1976年03期 7 吴强;龚记熠;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杜鹃资源开发策略[J];现代园艺;2020年09期 8 张殿发,王世杰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开发潜力、制约因素及其战略措施[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03期 9 张殿发,欧阳自远,王世杰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10 王永厅;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成因及对策分析——以贵州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开国;新时期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毕节试验区为例[A];贵州经济发展60年研究——第七届贵州经济论坛文集[C];2009年 2 上官贞军;基于生态农业的桂西南喀斯特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龚勤林;陈说;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西部发展评论(2014)[C];2015年 4 冯新斌;汤顺林;仇广乐;商立海;闫海鱼;蒋红梅;王少锋;李广辉;李仲根;李平;侯亚敏;戴前进;郑伟;何天容;付学吾;万奇;西南喀斯特地区表生生态环境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沈允钢;光合作用研究的新纪元[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树本;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研究进展[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厉秀茹;光合作用机理部分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A];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志远;杨国桢;顾本源;植物光合作用研究中相关的实验技术[A];第三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9 施定基;学习殷老振兴光合作用研究的战略和策略[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李嫕;陈金平;杨国强;李沙渝;一种模拟光合作用体系的合成及能量传递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付威波;不同钙浓度对典型岩溶植物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5年 2 叶宇;西南喀斯特地区康养旅游地优选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梁任刚;基于遥感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22年 4 柴接君;西南喀斯特地区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土壤水分及其时空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4年 5 杨新强;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佳欣;光合作用早期工作机制破解[N];科技日报;2023年 2 记者 刘霞;光合作用中氧气形成细节揭示[N];科技日报;2023年 3 徐锐;科学家破解几十年光合作用谜团[N];中国科学报;2023年 4 记者 张梦然;光合作用始于单个光子[N];科技日报;2023年 5 本报记者 丁佳;光合作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N];中国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 黄辛 冯丽妃;新研究“改良”光合作用 获4500万美元投资[N];中国科学报;2017年 7 记者 何静;“双途径”机制让光合作用不受“高温”困扰[N];中国科学报;2020年 8 本报记者 李晨阳;揭秘光合作用的能量工厂[N];中国科学报;2020年 9 记者 温才妃;矿物也有“光合作用”[N];中国科学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耿挺;人工光合作用的无限未来[N];上海科技报;2019年
相关知识
石灰岩特有植物圆叶乌桕叶表皮形态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白刺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
贵州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初步研究及建议
湿热地区四种城市树种树冠下微气候效应及影响机制,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贵州省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植物生态适应性特征及关键种选择研究进展.pdf
贵州喀斯特峡谷水保经济植物花椒土壤特性研究
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及其应用
修剪技术对桂花幼苗生长水分及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云南省建水县石漠化修复模式评价
网址: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造林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