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又名落花生,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种子有花生果皮包被。历史上曾叫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民间俗语有“赖好是块地,落下就能生”之说,可见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花生作为一种食物,与绿豆、豌豆、蚕豆一样朴实可爱,平易近人。它既可生吃,也可熟煮,最常见的食用方法就是油炸花生和水煮花生,做这两道下酒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讲究。首先将花生米洗净晾干,再以滚油翻炸,几分钟后迅速捞起,同时加少许食盐和花椒面提味。这道菜的技巧在于掌握炸花生米的时间,时间过长则焦,时间过短则生。水煮花生是将新鲜的花生加香料连壳煮,花生米不仅粉面细嫩,而且味道悠长。
前不久,我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惊奇地见到一种素菜的新品种花生芽,芽身洁白,芽瓣淡黄饱满。我点了一份来烫火锅,食之软绵甘甜,可口脆香,与黄豆芽烫火锅的味道迥然不同。
明代学者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卷六“番豆”云:“番豆名落花生,土露子,二、三月种之,一畦不过数子,行枝如蕹菜虎耳藤,横枝取土压之,藤上开花,丝落土成实,冬后掘土取之。壳有纹豆,黄白色,炒熟甘香似松子味。”
近代周作人先生写有《落花生》之一、《落花生的来路》、《落花生》之二、《关于花生》等等。我估计周先生特好食用花生这一口,不然,他不会以多篇小品文反复写到花生。他在《关于花生》写道:“普通分法可以至少有两种:其一,颗粒较小的,有地方称为本地花生或小花生;其二,颗粒肥大,称洋花生或大花生。明季传入中国的是小花生一种,至于大花生,据说原出南美秘鲁,传入时期当在光绪初年,因为洋花生这东西在那时候这才看见的。”
现代作家许地山先生的散文作品《落花生》,已收入小学生语文教册。散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家在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进一步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家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多年之前,我赴贵州铜仁地区采访,在返回之时,当地的朋友送了我小袋黑花生,花生米粒细小,颜色油亮漆黑。我想,这种稀罕之物也许算是花生家族的“黑珍珠”吧。
花生因含油量高达50%,又被人们誉为“植物之肉”。这种朴实可爱的食材,无论煮、炸、卤、炒,还是炖汤均属下饭佐酒的佳肴。我偶尔做的一道菜就是醋泡花生。花生米必须是当年新鲜的嫩花生米,去皮洗净,以镇江名醋泡一夜即可食用。见白白的、圆胖胖的花生米沐浴在香醋中,满口生津。这道菜让人极其开胃,食欲大增。
在我老家南充乡下,寻常百姓家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之时,亲朋好友都会在新娘床上撒一把花生,祝福吉祥如意,象征多子多孙。或是在过年过节时,家家户户用河沙炒一筲箕胡豆、花生、瓜子作为零食,填满小孩的小口袋。记得小时候,我母亲用花生壳、黑桃壳同松树枝一起熏腊肉,其肉味奇香无比。
如今,花生的做法不仅有油炸、水煮,而且花样还不断翻新,如奶油花生、怪味花生、花生浆、花生糕、花生酱、花生奶、花生杂糖等等。总之,自然界赐予我们花生这种平易近人的食物,应当敬畏,应当感谢,更应当珍惜。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相关知识
吉林省花生苗期病虫害发生概况初报
重庆科技报
葡萄种植技术·重庆科技报数字报
花椒种植技术·重庆科技报数字报
我省引种花生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河南科技报》:花生产后减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桑寄生:植物界的“小懒虫”·重庆科技报数字报
花生芽菜水培生产技术
闽南日报数字报
花生花针期如何灌溉
网址: 花生·重庆科技报数字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50813.html
上一篇: 落花生Arachis hypog |
下一篇: 花生的做法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