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建筑学报》 2012年07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丁沃沃 胡友培 窦平平 开通知网号
【摘要】: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提出了街道贴线率和街阔整合度2组表述指标,并提出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佳;李保峰;鲍圣霖;基于微气候实测的山地城市不同海拔街区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华中建筑;2022年12期 2 张少杰;周子慧;水滔滔;何晴晴;基于ENVI-met模型的校园肌理形态对室外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4期 3 宋亚程;城市形态认知与设计的思维比较和联动[J];国际城市规划;2022年06期 4 王文真;徐辰;基于热环境优化的居住区开放空间形态研究[J];中外建筑;2022年12期 5 许可;王扬;基于环境性能优化的集约型大学校园建筑布局参数化设计[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3年02期 6 千茜;袁俊峰;何春燕;万芸;碳中和时代呼唤“能量美学”——生态文明理念下的高品质设计之路[J];世界建筑导报;2023年01期 7 张俊磊;程世丹;李欣;李永高;武汉市建成环境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3年02期 8 冷红;赵妍;袁青;城市形态调控减碳路径与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23年01期 9 李俊荣;刘代云;寒地滨水空间形态与生态关系关联及优化研究[J];城市建筑;2023年06期 10 姜之点;杨峰;建筑立体绿化方式和设计高度对三维空间降温潜力的影响[J];风景园林;202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洪俊;王小兵;吴婕;基于气候韧性的台风风险分区及策略应对研究——以广州南沙区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23年 2 王锐石;姜洪庆;适应台风的城市导风廊道塑造——以珠海市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23年 3 刘姝宇;陈雨琦;宋代风;王克男;面向室外热环境优化的闽东南高层居住组团布局类型研究——以厦门市为例[A];数智赋能:2022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2年 4 熊卓成;姜洪庆;王熙;基于非传染性肺病患者分布的健康社区设计探索[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C];2023年 5 吴玟萱;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街区形态智能优化研究——以广州市珠江新城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23年 6 赵捷;虞志淳;陕西关中村落街巷空间形态数字化研究[A];2022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册)[C];2022年 7 王彪;基于街区形态的通风潜能评估——以北京为例[A];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20年 8 张涛;杨俊宴;基于CFD的室外风环境数字化分析与典型空间形态单元优化设计研究——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21年 9 武雨亭;吴昌广;武汉市滨江街区风环境特征与其影响因子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C];2021年 10 朱丹;应对高密度城市风环境议题的建筑立面开口方式研究——以上海、新加坡为例[A];建筑的历史语境与绿色未来——2014、2015“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点评[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爱庐;三峡库区城市的气候变化及规划应对研究[D];重庆大学;2022年 2 牟天;基于冬季风环境的寒冷地区滨海高层住宅外墙节能优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2年 3 马童;天津城市滨河区空间形态对风环境的影响机制及优化方法[D];天津大学;2021年 4 吴春霞;大气污染与经贸发展、政策工具关系及区域协同治理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22年 5 胡俊辉;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D];天津大学;2021年 6 刘荣伶;大城小事·睹微知著[D];天津大学;2020年 7 侯拓宇;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8 郭琳琳;寒冷地区平原典型城市中心区街区形态与微气候的耦合机理与优化调控[D];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 9 梁鑫斌;基于空间规划的徐州市地表热环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 10 曹俊;基于形态类型建模解析当代城市形态的数字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冉;海口市主城区绿地微气候效应及热舒适调节策略[D];海南大学;2022年 2 邱义楠;主动健康行为视角的福州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D];福州大学;2021年 3 秦淦;基于机器学习的严寒地区城市开放空间形态要素与气温关系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 4 保娟娟;天津租界历史街区夏季热环境和热舒适度研究[D];天津大学;2020年 5 朱悦宁;城市街谷夏季热环境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22年 6 马洪俊;惠州湾地区适应台风气候的城市形态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 7 马佳星;湿热地区河涌对高密度街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 8 李晓昱;哈尔滨历史街区街谷景观形态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 9 许攀;高层住宅内公共交通空间空气颗粒物扩散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2年 10 李佳晶;基于综合舒适度的深圳市微气候精细化分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海梅,何兴元,陈玮,徐文铎中国城市森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学杂志;2004年02期 2 朱文泉,何兴元,陈玮城市森林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沃沃;胡友培;窦平平;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J];建筑学报;2012年07期 2 陈凌杰;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J];江西建材;2017年10期 3 金虹;王博;城市微气候及热舒适性评价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2017年08期 4 刘桂华;刘梦娇;白莹;俞建勇;丁彬;王先锋;体域微气候健康管理纺织品的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年期 5 朱姝妍;马辰龙;刘骁;黄雨晴;面向性能精细表征的微气候分析及能耗计算方法[J];建筑师;年期 6 王著森;徐雅露;蒋鹏远;吴渝;许亦竣;陈倩婷;吴倩倩;街谷绿地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园艺;2022年05期 7 柴蕾;衣内微气候理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年02期 8 李旭;张伟;街区尺度下的建筑微气候改善[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0年04期 9 刘锦文;重庆高校室外冬季微气候舒适度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7年10期 10 霍寿喜;营造舒适“微气候”[J];养生月刊;202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禹;董慰;王非;基于被动设计理念的城市微气候设计策略[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杜敬三;朱颖心;水景设施对室内微气候的影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劳钊明;李颖敏;林晓剑;湿热城市街区微气候的数值模拟[A];广东省气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2年 4 郑朋秦;毛颖;阚军;阚天奇;杨佳静;向阳;成都市城市微气候观测与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林波荣;李晓锋;朱颖心;太阳辐射下建筑外微气候的实验研究:建筑外表面温度分布及气流特征[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伊娜;冷红;基于关联分析的高层住区布局模式微气候评定——以哈尔滨高层住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7 郑刚;化学领域新项目建标中的资质创新与技术能力关联性研究[A];2024人工智能与工程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24年 8 张东方;蒋浩;袁志德;基于用户大数据的试验方法关联性研究[A];202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1)[C];2022年 9 袁慧阁;张丽雅;孟庆玉;张雪薇;阿丽米热·阿不力克木;周彩兰;牛勇;段化伟;王艳华;基于多污染物统计模型的金属混合暴露与脂质氧化损伤水平的关联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C];2023年 10 李宗欣;崔颖;吉鹏磊;廖其龙;张岩;刘岩;杜睿;陈青飞;肖勇梅;邢秀梅;石化工人BTX暴露与脂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C];202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华华;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微气候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 2 杨晓燕;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20年 3 陈睿智;湿热地区旅游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杨小山;室外微气候对建筑空调能耗影响的模拟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耿晓婧;海岸带微气候的动力学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郝宇;出生之干支运气与三种恶性肿瘤罹患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李晓霞;老年人健步走的减脂效果与脂联素等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周尚文;货币流动性及其与资产价格关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曾煜朗;步行街道微气候舒适度与使用状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乔梁;基于微气候改善的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依婷;城市滨水空间夏季微气候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 2 杨云云;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微气候因素的调节设计[D];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 3 李佳晶;基于综合舒适度的深圳市微气候精细化分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2年 4 唐艺睿;南京市秋冬季绿道景观要素微气候分析及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 5 孙中元;岭南校园临水建筑首层半开放空间微气候探究[D];广州大学;2021年 6 王莎莎;基于室外微气候调节的村镇居住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 7 江果燕;室内微气候认知体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8 焦丽;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下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研究[D];华侨大学;2020年 9 李兆力;温室微气候数学建模与动态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吴泽心;基于微气候改善的洛阳多层安置住区绿地景观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莹;仅仅0.4mm,保温透气 营造室内健康微气候[N];中国建材报;2017年 2 本报通讯员 叶建刚;多重技术解析立体微气候[N];中国气象报;2024年 3 本报记者 周明阳;米格打造室内健康微气候[N];经济日报;2016年 4 付烁;智能调温纤维改善“衣内微气候”[N];中国纺织报;2008年 5 佩奇;实现“复兴中和老码头”雄心,助推老旧城区城市形态“再生”[N];四川日报;2021年 6 记者 梁建荣 通讯员 史伟宗;全面提升城市形态和功能品质 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N];佛山日报;2021年 7 ;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N];成都日报;2018年 8 记者 吴劲松;高起点高标准推动城市品质提升[N];昆明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袁弘;聚首公园城市 共谋未来之城[N];成都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斐;打造产城融合智慧城市形态[N];惠州日报;2017年
相关图书
惊世谜案(世界卷)
跟着诗词赏百花,跟
水产科普百问百答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银行卡 知网卡 在线购卡 更多>> 免费送卡上门 银行汇款购卡 邮局汇款购卡 400-819-9993 010-62982499 010-62783978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阅读器下载 充值中心 知网卡 新手指南
订卡电话 400-819-9993
在线咨询 https://help.cnki.net
京ICP证04044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2022中国知网(CNKI)
相关知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
城市中心区广场空气质量改善与空间形态关联性研究
屋顶花园对建筑微气候的影响
基于微气候舒适度的公园休憩空间景观优化
道路绿化与城市微气候改善研究.docx
【研究综述】垂直绿化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研究综述
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城市综合公园活动空间热舒适评价研究
——以沈阳市万柳塘公园为例
基于三维模型的城市局地微气候模拟
绿化工程对改善城市微气候的影响研究.docx
城市中水体的微气候效应研究
网址: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