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邂逅扎染,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传承之扎染技艺教工俱乐部活动

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邂逅扎染,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传承之扎染技艺教工俱乐部活动

(通讯员 牛巧巧摄影夏镇杰吴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散落在诗词里的自然“蓝”,落在布料上变成了颜色“蓝”,也就诞生了中华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扎染,古称“扎缬”,在四川称“蜀缬”,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种民间传统染色技艺,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让教师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6月7日下午15:30,我院特邀青年教师田斯雨老师在国学馆3楼地斋开展“邂逅扎染,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传承之扎染技艺活动,此项活动作为我院特色教工俱乐部活动筹备已久。教工俱乐部活动现场由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阎轶娟主持,全体无课教师参加。

扎染活动现场(一)

此次活动分为扎染手工艺理论学习和动手体验两部分。活动开始,田斯雨老师为现场为教师们讲解基本的制作流程,带领大家从扎染的溯源、扎染的特点、扎染的艺术魅力、扎染的基本技法及步骤,逐步进入到非遗扎染艺术的世界。作为非遗文化,扎染因其绚丽多变的色彩表现形式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深受现场人的喜爱。

扎染活动现场(二)

田斯雨老师展示完后,职工们纷纷跃跃欲试,戴上手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预先准备好的白色棉麻材质的手帕、T恤、围巾等物件,通过图案设计定位、折叠扭转、橡皮筋捆扎等工艺进行造型,固定绑扎后将织物打绞成结进行扎染。

扎染活动现场(三)

很多教师都是经过一系列工序后,一件件普普通通的手帕、T恤、围巾摇身变成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印花布,色泽亮丽、风格迥异、花样丰富的“非遗文化艺术品”,让大家体会到了“蓝白之间”的美丽奥秘。看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老师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教职工扎染作品

田斯雨老师的扎染技艺课程于本学期初面对选修课学生开始开设,该课程立足民族特色,以弘扬民族艺术为美育目标,该特色课程的开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创作的过程中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致力于对中国传统特色工艺的传承,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广受学生好评。本次面对学院教职工作为一次教工俱乐部活动,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课程教学技艺交流,教师们互相分享经验,积累探索各种扎染技法,也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同时,助力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相关知识

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邂逅扎染,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传承之扎染技艺教工俱乐部活动
“非遗”进校园 扎染开新花——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开展扎染技艺文化传承活动
由染而生,布里生花: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一站式”社区青春微讲堂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花儿艺术旅行15周年暨云南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举行
“非遗+红色旅游”:开出文化传承绚烂之花
文化传承看云南丨民族文化之花绚丽绽放
云南文化产业绽放绚丽之花
美术学院开展“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非遗植物拓染艺术手工体验特色活动
非遗花杆进校园,文化传承助发展
湖湘传统插花非遗作品展 感受文化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网址: 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邂逅扎染,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传承之扎染技艺教工俱乐部活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6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非遗”进校园 扎染开新花——柳
下一篇: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