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比较

20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比较

《山东科学》 2013年04期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赵珮   曹帮华   吴丽云   周传庆   杨德菊   开通知网号

【摘要】:本文以目前引种较多的20个优良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栽植对比试验,借助林分全面调查和树干解析等方法,研究各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特性,以期获得各无性系的生长特性表现差异,为试验区杨树栽培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驻6号为最适于试验地区推广栽植的无性系,50杨、桑迪、NL351表现也较好,可供选择;I-107和中洛759不宜在试验区栽植。无性系中树干饱满度最高的为无性系2001,饱满度最低的为无性系102。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海;李静;曹国友;张吉荣;武玥;周忠诚;郑京津;李红兵;王瑞文;伏山林场柏木母树林子代造林试验初探[J];湖北林业科技;2022年01期 2 苗婷婷;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孙慧;曹志华;安庆地区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J];四川林业科技;2019年05期 3 曹振玉;台秀国;杨振亚;王树梅;李波;王显福;曹帮华;鲁西南地区8个黑杨无性系生长性状比较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4 刘培红;王晓英;王明奎;2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繁殖、生长和形质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屈楚秦;毛白杨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晓惠;王会刚;姚晓蕊;11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抗逆性比较[J];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2 樊巍;赵东;杨喜田;王齐瑞;杨海青;杨树农田防护林带单木枝面积的变化[J];林业科学;2011年10期 3 唐作钧;肖兴翠;张国君;梁丽容;庄益兵;潘惠新;洞庭湖区20个美洲黑杨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 吴林森;杨树不同无性系在河滩地环境生长的试验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5 范广信;张景兰;郄利军;刘志新;实验形数变化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年01期 6 李鸣;周永斌;辽阳地区不同杨树品种光合速率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杨华,孟宪宇,程俊,赵利果,王新勉利用正形数估测立木材积方法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珮;曹帮华;吴丽云;周传庆;杨德菊;20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比较[J];山东科学;2013年04期 2 吴林森;吕贤良;吴剑;谢真铭;不同造林密度对杨树无性系生长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9年05期 3 杨艳;唐洁;李永进;汤玉喜;黎蕾;7个南方适生杨树无性系生长和木材纤维性状分析与评价[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年04期 4 曹国华;任吉星;周俊龙;周凤明;沈彩芹;冯坤乔;蒋顺忠;吴旭龙;教忠意;杨树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节律研究初报[J];江苏林业科技;2010年04期 5 唐凌凌;徐长柏;曹国华;沈彩芹;任吉星;周俊龙;教忠意;8个杨树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年生长节律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6年01期 6 韩玉生,任敬忠,李和,刘洪伟吉林西部沙地21个杨树无性系造林试验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7 杨海波;时凌云;韩正敏;不同杨树无性系抗杨锈病能力观察[J];林业科技开发;2009年03期 8 张建新;张应团;杨树无性系单株生物量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李勇;刘飞;不同杨树无性系生长节律比较研究[J];绿色科技;2023年05期 10 于海洋;庞忠义;殷春红;丁昌俊;王福森;张金旺;金培林;付志祥;曲冠证;赵曦阳;100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材性变异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文;宋保民;韩玉生;张卫东;冯政夫;杨树无性系在沙区引种造林综合评价的研究[A];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汤玉喜;杨树无性系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研究[A];第三届南方林木育种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李开隆;杨传平;黑龙江省杨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4 黄大庄;李会平;赵秀玲;不同杨树对光肩星天牛抗虫性的试验研究[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狄晓艳;王孟本;陈建文;张伟锋;不同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比较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吴敏;彭伦凯;黄范全;汤玉喜;徐世凤;吴立勋;杨树生长的密度效应与数量成熟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7 胡建军;李洪;能源杨柳无性系热值季节及年度变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8 囤兴建;刘东;长江滩地不同杨树配置模式林分生长和林地土壤特性初步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江波;浙江省杨树优质大径材的产业化技术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万劲;杨树无性系及重阳木木质能源性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张焕朝;杨树无性系磷营养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D];南京林业大学;1999年 3 刘艳丽;砷胁迫下二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董玉峰;杨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择及高效群体结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蒋路平;东北地区杨树杂种无性系综合评价及其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3年 6 牛正田;黑杨派无性系苗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张焕玲;FT基因转化白杨杂种促进其早期开花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东;杨树基因型及混交模式对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郭同斌;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杀虫活性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细娟;10个杨树无性系的生长动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烟霞;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3 张海燕;杨树无性系抗寒性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 4 王磊;十个杨树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5 于海洋;松辽平原杨树栽培区不同杨树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与早期选择[D];东北林业大学;2023年 6 张丽华;引进杨树无性系生长评价及繁殖方式研究[D];宁夏大学;2022年 7 张雪;杨树无性系区域对比试验及适应性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22年 8 白亚蒙;大田试验转基因杨树无性系的抗虫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闫年;沿淮低洼地五种杨树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及生物量的比较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10 邱兴;美洲黑杨×青杨派杂交新无性系抗旱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知识

低海拔地区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的开花物候特性
三色花铁兰无性系1号生长环境
黑杨树冠雌花分布与少絮无性系的选择
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兰花无性系
三色花铁兰无性系1号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及种子园花粉流时空变化
三色花铁兰无性系1号繁殖方式
广西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杨树的基本特征介绍
4个小叶蚊母树无性系幼苗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生长差异

网址: 20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比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720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杨木板材怎么样及杨木板材优缺点介
下一篇: 速生杨树苗什么品种好?图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