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7月16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与成都市植物园签订天彭牡丹保育科研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在牡丹培育、科研、文化推广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平台优势,在天彭牡丹的宣传策划、对外合作等方面相互提供支持,实现共建、共研、共享。由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天彭牡丹品种资源,依托成都市植物园的牡丹专类园建设工作,共建天彭牡丹引种保育实验基地,并围绕天彭牡丹的引种驯化、品种适应性观测评价、繁育技术研究、花期调控、新品种培育等相关工作开展系列科学试验。
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植物园于2023年完成了牡丹专类园一期建设,今年下半年将依托天彭牡丹资源完成二期建设。除了一期收集的19个品种以外,还收集保存四川牡丹等原生种资源,为后续开展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同时,成都市植物园成立了天彭牡丹研发团队,将针对代表品种“彭州紫”开展研究。
“目前,天彭牡丹主要以传统方式进行繁育,以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为主,存在扩繁系数低、繁殖速度慢、新品种选育周期长等问题,天彭牡丹的良种扩繁及新品种选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瓶颈。”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彭州紫”作为天彭牡丹的典型代表,花型为皇冠台阁型,单花花瓣数千枚以上,花朵色彩艳丽,香味浓烈,有绸缎般细腻光泽,植株最高可达3米,乃天彭牡丹佳品。但因其繁殖效率低、品种资源少,曾一枝难求。
如今的彭州,还拥有丹景山、天彭牡丹园、丹景翰林盛世牡丹、杨氏牡丹园等多个牡丹培育、观赏基地,已形成集天彭牡丹品种收集、研发、繁育、种植、深加工、推广应用、休闲赏花、科普研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下一步,彭州将加强交流合作,对天彭牡丹开展科学试验和研究,进一步擦亮“天彭牡丹”名片。
彭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天彭牡丹” 文化与科技共筑花卉名片
擦亮“天彭牡丹”名片 成都的这个研发团队让“彭州紫”不再一枝难求
不止出资600万,共建牡丹芍药鲜切花基地!彭州这样推进“牡丹 ”产业发展,为文旅经济赋能
天彭牡丹基地
陆游与花:天彭牡丹
擦亮“花名片” 催生“花经济”
山东菏泽林业局科技赋能牡丹芍药产业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赋能 擦亮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天彭牡丹谱【宋】陆游
菏泽:全产业链精彩绽放 擦亮“中国牡丹之都”名片
网址: 科技赋能 擦亮“天彭牡丹”名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95804.html
上一篇: 光强对4种鸭跖草科植物叶片生理特 |
下一篇: 北京花叶芒地栽苗基地供应 货源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