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白绢病是茉莉花根部病害的一种,该病俗称白毛病、油菜籽病,在各茉莉种植区均有发生,主要以长年连作的地块发生最为严重,是茉莉根部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同时,由于广西横县茉莉花主要种植方式以水田种植为主,田块常年湿润;加之降水量大,茉莉花白绢病发生严重,导致茉莉大面积的枯死,严重影响茉莉花的产量。
图为茉莉花水田栽植
病原
茉莉白绢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齐整小核菌,其有性阶段为担子菌亚门的白绢薄膜革菌。此外,有报道称罗耳阿太菌同物异名为罗氏伏革菌也为该病的病原。
茉莉花白绢病危害导致厢面参差不一
症状
田间发病部位主要位于植株的根部或茎基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的白色菌丝体,并沿茎干蔓延至上部枝条或下部根系,形成白色绢丝状菌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菌丝体不断生长发育,并集结成白色、黄色至茶褐色的油菜籽状菌核。发病初期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发黄,花蕾发育不良。发病后期,病部皮层发生褐变,组织腐烂,导致营养输送受阻,使叶片萎蔫脱落,枝梢干枯,严重时整丛枯死。
图为茉莉花根部发病症状
▲白绢病发病初期花蕾瘦小状
▲白绢病发病初期叶片瘦弱状
▲白绢病发病后期叶片黄化状
▲白绢病发病后期枝条枯死状
发病特点
茉莉白绢病菌的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 5~6 年,也可在杂草和病株残体上越冬。当田间条件适宜时,菌核可重新萌发侵染。当温度为25~35℃、湿度为85%以上时,植株发病最为严重,主要在4-8月发病,以每年 5=7月的多雨季节发病最为严重,属于典型的高温高湿病害。病菌的菌丝除在土壤中繁殖蔓延外,还可以依靠带菌的水源、土壤、农具或染病的苗木等人为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
01
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地块种植茉莉,同时注意园区的排水工作。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氮、磷、钾、钙肥与腐熟有机肥。推荐每亩使用国光松尔肥50kg+松达生物有机肥100kg进行撒施,以提高茉莉的抗病能力。如园区发现病株,应及时将其清除出园,烧毁枯枝和残叶。若因连种导致发病,可进行重新换蔸,并在扦插或栽苗前30天,每亩使用国光五氯硝基苯1kg进行土壤消毒。
0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健络或国光代森锌喷施病株的茎基部及其根围土壤,可控制病害在田间蔓延。对发病严重的地块推荐使用国光五氯硝基苯加多菌灵拌土撒施进行土壤消毒。
03
生物防治
已有研究报道木霉菌可用于茉莉白绢病的防治。此外,还有文献报道芽孢杆菌和粘帚霉等多种微生物可抑制茉莉白绢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
技术咨询请扫码
如有需求可根据所在地区电话详询
省份
电信工作号码
省份
电信工作号码
甘青
宁蒙冀北
湖南
新疆
河南
云南
山东
浙江
安徽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山西
河北
陕西
湖北
四川
吉黑
贵州
江苏
重庆
江西
辽宁
芒果“速死病”,你们了解吗?
如何提高核桃的坐果率?
番茄不坐果,菜农很恼火
从根本上解决花椒落果问题----花果宝套餐
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技术支持
温馨提示:
因茉莉花品种、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茉莉花白绢病发生及防治措施等有所不同,以上介绍的茉莉花白绢病发生、防治方案以及药剂使用方法等,仅供参考,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无应用经验地区,请先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再逐步扩大使用面积。国光致力于服务于广大茉莉花种植者,如有疑问,欢迎来电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茉莉花白绢病防治技术
兰花白绢病
香石竹白绢病 – 根盆网
梅雨季节苗木猝倒病防治技术
大丽花花枯病防治.ppt
凤仙花白粉病防治方法
花生叶斑病防治技术
茉莉花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茉莉花苗白绢病的灌兜防治
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通用12篇
网址: 茉莉花白绢病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0549.html
上一篇: 10第八章根部病害解说.ppt |
下一篇: 海棠花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