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善县打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农旅+”非遗集市。从县级的“江南年味”长三角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到各个镇(街道)的特色非遗集市,非遗集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非遗不再是冷冰冰地躺在名录上的名字,而是活生生的有温度、有质感的产品。
2022年“江南年味”长三角(青浦、吴江、嘉善三地)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汇集了民俗传统舞蹈表演、非遗美食和特色年货展销、非遗亲子体验及文创集市等,活动持续三天,采用“线下观展”与“线上云展”的形式进行。
非遗购物节是2022年嘉善县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重点内容。活动现场,既有传统纽扣制作、泥塑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也有姚庄农民画、杜鹃花造型技艺、惠民刺绣等极具嘉善特色的地方艺术。同时,集市上还有云片糕、塌饼等“舌尖上的非遗”“文创里的非遗”……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看、互动体验。精彩绝伦的展演展示、独具匠心的互动体验、惠民利民的产品展销,让现场的市民通过赏非遗、吃非遗、玩非遗、学非遗、购非遗,全方位感受到嘉善非遗产品的非凡魅力。此次“非遗购物节”的开展,引领了文化消费新风尚,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除了这些大型非遗集市外,各个镇(街道)也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别具一格的非遗集市。
西塘镇的“汉服集市”是西塘镇为进一步激发西塘古镇文旅融合,在四贤祠片区设立的夜游项目,游客可以在集市中穿汉服、执折扇、逛市集、赏美景,来一段穿越之旅。
姚庄镇的“江南非遗集市”是姚庄北鹤村结合特色活动、节假日等,为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的江南集市基地,在非遗集市上,有许多带有鲜明嘉善标签的非遗项目,如蒲鞋豆、百货糕和红白方糕等传统美食。
大云镇“文化年货节”是近年来大云镇岁末的一项年味活动和一道靓丽的乡村旅游风景线,也是大云非遗技艺、传统文化的展示展演,内容精彩纷呈。除了节目表演、年货摆摊外,还有中国结手工制作、剪窗花、木雕拓画、虎头鞋虎头帽制作等精彩活动,从多个维度融入新年民俗文化氛围,在文化饕餮中迎接新年。
天凝镇“老街派对”农创非遗集市在天凝镇古镇路举办,古镇路是天凝镇改造提升的新江南风格的特色街区,这是一条充满了市井滋味和烟火气息的慢生活休闲老街,集市上,浙粮油米、东麟湖雪菜、桐香猪肉脯、鑫雨“美人红”、“锦上花”花卉、爱林“跑道鱼”等天凝特色的农产品亮相,泥人、糖画、古风首饰等非遗摊位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天天凝凝”文创的首次亮相让人耳目一新。
魏塘街道“共富魏来”后备箱市集除经营常规项目,还展示和售卖极具地方人文特色的物品,如非遗传承人钟杏珠的剪纸、文化名人屠善良画的工笔花鸟素色折扇、现场制作的漂漆扇子、凉来西糕点、老丁头米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件都镌刻着地方文化印记 ,在昏黄的灯光下历史感十足,别有一番韵味。
大云镇缪家村“幸福市集”为传统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集市上,有跳动在舌尖的传统小吃,如鸡蛋糕甫、糖画,有与现代审美、日常生活结合的非遗技艺,如泥塑、漂扇、押花、盘扣……“幸福市集”是迈向高水平共同富裕的生动缩影。
非遗集市的打造是非遗资源创新性转化的尝试,通过这种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的方式,让非遗焕发新的生机。非遗与夜经济的深度融合,让非遗成为夜经济的亮点,激活城市夜间活力。同时,夜间经济也能为非遗的推广助力,让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有更广阔的平台。
相关知识
打造文旅名片 乐享中秋佳节——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举激发节日文旅
非遗“焕新破圈” 西安众多非遗项目积极融入文旅发展大格局
翠湖公园第十一届荷花展之“非遗+传统文化主题集市”活动等你来
“穿针引线”非遗活 织就古今“双面绣”
非遗创新、新国潮、新“花”样……多地“亮绝活”引领旅游消费新风尚
贵州台江:依托传统文化资源 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路
非遗展示、水上花道、怀旧花市……广州迎春花市回归
绒花、云锦、兔子灯……非遗手工艺品红红火火“出圈”
非遗
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 旅游发展规划
网址: 嘉善打造多形式“农旅+”非遗集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1397.html
上一篇: 花生根腐病是啥?如何防治花生根腐 |
下一篇: 2024北京活动最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