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注非遗】隆回:花瑶浓酒情重 年画艳美如花

【关注非遗】隆回:花瑶浓酒情重 年画艳美如花

  花瑶"讨僚皈"节

  几十道工序,纯手工打造,滩头年画,中国民间艺术珍品。

  【地里名片】

  隆回县境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脉西南端,东西窄,南北长,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居住着汉族、回族、瑶族、苗族、蒙古族等24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16万,少数民族2.06万。

  民艺浓似酒,滩头年画艳如花

  隆回县是梅山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起,人类文明的火种就在这块土地上代代相传。如今,隆回县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绘画之乡",是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确定的县城文化建设基地。境内有文化厅命名的"年画之乡"、"诗歌之乡"、"桃花之乡"等艺术特色之乡。

  隆回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蕴藏着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以滩头年画、花瑶挑花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二是以花瑶民俗、花瑶呜哇山歌以及隆中山歌为主体的民间民俗和口传文化;三是以舞龙、舞炭花的民间娱乐文化;四是以望星楼通书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滩头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美术分布在县南滩头一带;花瑶挑花、花瑶民俗、花瑶山歌主要分布在虎形山瑶族乡、小沙江镇等瑶族居住一带;隆中山歌、炭花舞分布在隆回北面一带;望星楼通书分布在周旺一带;舞龙舞狮则分布全县各地。

  目前,已有3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滩头木版年画、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的项目2项(花瑶"讨僚皈"、七江炭花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的项目11项(八角楼皮纸、宝庆猪血丸子、高平三合汤、花瑶山歌、隆回农民画、梅山木偶戏、梅山纸马、滩头手工抄纸、望星楼通书、花瑶婚俗、隆中山歌),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的项目3项(八都凿花、八音锣鼓、隆回对联)。

  隆回县是全国拥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最多的县之一。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考察完隆回的民间文化后,欣笔题词:"隆回民艺浓似酒,滩头年画艳如花"。

  艺人带徒传艺 政府专项财政支持

  为保护丰富的民间文化资产,隆回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聘请了省内7 名专家,组成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小组,成立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做到有领导管、有单位抓、有专家参与,有工作人员落实。

  同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局面,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隆回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评定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各项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财政投入机制,普查经费、科研经费、传承人传承补贴,以及其他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支出,全部列入财政预算。政府按照国家级项目传承人每人每月1000元,省级项目每人每月800元,市县级项目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发放传承补贴。2002年至2011年,县财政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已超过500万元,真正实现了"政府保护为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隆回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了三条果断措施。

  评选传承人,发放传承补贴,鼓励民间艺人带徒传艺。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公布的《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评定奖励办法》的规定,在2007年3月启动了首批传承人的评定工作,当年7月,全县11名传承人向县政府公开承诺:配合政府做好所在项目的保护工作,做好带徒传艺的工作。

  2010年4月,聘请专家对12个县级项目的23名传承人进行了评审。县政府将按照国家级项目传承人每人每月1000元,省级项目每人每月800元,市县级项目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发放传承津贴。

  奖励有功人员,调动文化工作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啊工作的积极性。在2007年7月召开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3名国家工作人员,分别给予记功和嘉奖,同时对4个项目工作组进行了经济奖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样板。

  培育传统文化扎根乡土扬名全国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概念,在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心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模糊不清,保护意识比较淡薄。针对这种情况,隆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解决思想问题和观念问题。

  县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晗、县文联副主席邹清华成为县委党校的特聘教师,专门为在县委党校举办的中青班、科干班等干部培训班上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县委党校干部培训内容。

  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中小学校的乡土教育内容。隆回一中选送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花瑶文化》,经省教育科学院专家组的严格评审,省教育厅批准同意编入2008年湖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课本。

  自2002年开始,隆回文化、民族宗教、旅游等部门每年都要在花瑶传统节日"讨僚皈"期间举办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花瑶服饰佳丽风采赛、花瑶山歌挑战赛、花瑶挑花大奖赛、花瑶头饰编织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2008年,由花瑶挑花传承人奉血妹,在虎形山举办花瑶挑花培训班三期。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隆回在室外都举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活动。将传统文化活动举办植根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乡镇,提高群众参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自觉性。

  2008年应河南开封市委宣传部的邀请,隆回滩头年画参加中国(开封)木版年画联展活动,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2009年,隆回农民画在重庆綦江第三届版画艺术节上,获得了2个优秀奖;同年,由隆回开发的滩头年画精微版,在湖南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奖;2010年,滩头年画参加了在山东潍坊举办的中国木版年画联展活动,《老鼠娶亲》获得金奖。

  此外,隆回县还在当地网络媒体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县文化局与隆回电视台联合举办专题电视栏目,县委县政府专门邀请央视、湖南卫视、新华社、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隆回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做好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

  2010年隆回对现申报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定了五年保护规划,对项目保护的具体措施、财政投入经费预算都做了详细规划,十二五期间隆回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非遗工作:一、抓机制建设,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责任。二、抓全面详查,建立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三、抓技艺传承,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四、抓项目管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五、抓宣传教育,促进保护意识和保护风气的形成。六、抓开发利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作用。

  现在,隆回县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县域文化建设基地,滩头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年画艺术之乡,虎形山瑶族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挑花艺术之乡。隆回花瑶、魏源故居等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文化品牌。

【华声在线记者孔倩 整理报道】

相关知识

湖南大学“花瑶花”文化创意产业精准扶贫项目
湖南隆回:瑶山幸福家庭打造靓丽花瑶文化品牌
湖南花瑶挑花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
湘西南,地标性【花瑶梯田】雪峰山花瑶民俗饮食文化品牌诞生记。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版年画
非遗「奇袭」品牌营销,越古老越新潮
守护中国非遗文化,传递国货品牌匠心 花皙蔻非遗牡丹青花瓷礼盒上市
传承文化.回报社会 国家级非遗黄梅 挑花传承人石九梅
一年四季美如花【春】
非遗:沂蒙挑花

网址: 【关注非遗】隆回:花瑶浓酒情重 年画艳美如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2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理清企业文化层次,抓住文化管理核
下一篇: 「深圳市紫荆花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