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BAI LU
露
2019.09.08
每年9月7日-9日是农历白露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清晨时,人们能在地面和叶子上看到由夜晚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露珠,“白露”之名由此而来。白露之后,天气转凉,进入典型的秋天天气。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二候玄鸟归
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之际,鸿雁南飞,燕子也回到南方避寒,群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月之养。
“白露”代表着暑热的结束,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习俗;浙江苍南和平阳等地的人们会搜集“十样白”即十种带“白”字的草药来煨乌骨白毛鸡,以滋补身体。白露气节也是太湖渔民“祭禹王”的日子。其他地区则有饮白露茶、喝白露酒、收清露等民俗。
白露花讯
白露花讯为:一候桂花,二候雁来红,三候菊花。
桂 花
桂花,又名木犀,秋季开花,其香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花色有乳白色、黄色、橙红色等。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桂树堪称点睛妙笔。旧式庭院常用对植,取“两桂当庭”或“双桂留芳”之意;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桂花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从桂花中提取的芳香油,可制成桂花浸膏,用于糕点、糖果、化妆品等;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用桂花酿酿制的酒,十分醇厚怡人,能到达“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桂花入药,具散寒破结、化痰止咳、暖胃平肝、祛风止痛等效。
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初唐诗人宋之问曾作《灵隐寺》一诗,其中有一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李白曾作《咏桂》一诗,盛赞桂花清雅高洁的品性,并以桂花自比: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南宋诗人杨万里亦曾作《咏桂》,对蒲城丹桂不吝溢美之词,可谓写尽了桂花的清姿和美态: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花自古以来便广受人们喜爱。《晋史》中有“蟾宫折桂”的典故,从此桂花便有了科举高中的美好寓意。民间亦有“吴刚伐桂”“桂花仙子”等桂花相关的故事,桂花花语为“幸福的到来”、“收获”、“崇高”、“忠贞之士”等,盖因桂花盛开于金秋,且品性高洁,不与百花争艳,默默散发出优雅怡人的芬芳。
桂花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如今,桂花已成为苏州、桂林等市的市花。1771年,桂花传入英国,逐渐开始在欧美诸多国家及东南亚各国绽放。
雁 来 红
雁来红,又名三色苋、叶鸡冠、老来少等。深秋之际,雁来红基部叶转为深紫色,顶叶则猩红如染,异常鲜艳。此时正值“北雁南飞”,“雁来红”因此得名。
雁来红深受人们喜爱,是极具观赏性的观叶植物,可作为盆栽摆在房间中;也可作为花坛的背景,与各色花草组成绚丽图案;丛植于路边亦自成风景。
雁来红可入药,秋天采收后,将其晒干,可治痢疾、吐血、目翳、鼻炎等症。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作《雁来红》一诗,将雁来红与鸡冠花、桂花、菊花相比,写尽了其花叶相映成趣之美:
开了原无雁,看来不是花。
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
未应樨菊辈,赤脚也容他。
清代的汪祚亦曾作一首《雁来红》:
雁影空阶八月天,一枝红紫赛春前。
朱颜老去犹如此,惨绿当时是少年。
此诗描绘了群雁南飞之时,红消绿减,庭前一株雁来红却远胜春前的景象,将雁来红拟人化,生动描摹出了雁来红的风姿。而诗人自己正是那一枝独放的雁来红,在黑暗的现实中依然保持清醒,傲立于人生之秋。
关于雁来红,还有一则动人的民间传说:相传,在盐河边上,有一个小伙子叫雁子,有一个姑娘叫红香,二人情投意合,遂订下婚事。不想当地一名恶霸与官府串通,将雁子打发到偏远之地做苦工,恶霸又逼迫红香与自己的儿子成婚。红香绝望之余,一头撞死在树下。后来,红香的坟头开出了花。雁子得知红香香消玉殒的消息后,因忧愁抑郁而死。其身化为一只雁,飞到红香坟前,坟前的花叶忽然变成了鲜红色。从此,人们便将此花唤作“雁来红”。
雁来红的花语为“我的心在燃烧”、“炽热的爱”。雁来红色彩艳丽,像燃烧的火焰,又似跳动的心、美好难忘的热恋。
菊 花
菊花,又名寿客、黄华等,居“中国十大名花”之三,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与康乃馨、唐菖蒲、月季共同被列入世界四大切花。菊花硕大喜人,花色丰富,有黄、白、红、粉、绿、墨、雪青等单色者,亦有复色者,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等。
赏菊,一直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习惯,远从古代的京都帝王宫廷、官宦门第和庶民百姓,近至当今中国各城市的人民群众,每年都在秋天举行菊花会、菊展和菊式等各种形式的赏菊活动。
菊花能入药治病,久服菊花或饮菊花茶能令人长寿。宋代诗人苏辙有诗《五月园夫献红菊二绝句(其二)》云:
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
叶似皤蒿茎似棘,未宜放入酒杯中。
菊花益寿之效,由此可见一斑。菊花入药,其香气可疏风、平肝,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此外,菊花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菊花肉”、“油炸菊叶”、“菊花鱼片粥”、“菊花糕”等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
自陶渊明之后,在文人墨客心中,菊花便是品格高洁和隐士的象征。明代“江南大四才子”之一唐寅曾作《菊花》一诗,在诗中,唐寅以香草美人的笔法,借菊花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性: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菊花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以清寒傲雪的品格受到世人喜爱,并留下了“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花语为“高洁”、“净纯”等,其所展现出的气节,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菊花于公元八世纪前后传入日本,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十九世纪中期引入北美。如今,菊花几乎开遍了全世界。
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菊花也展现出临霜的风姿,更有雁来红开得鲜红惊艳,成为飒飒秋风中难得的胜景。
编辑|王晶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我们尊重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联系到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做删除处理。转载请注明:首都文化智库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品花之大暑
白露到!“一夜冷一夜”丨沪语讲节气
河南药农种出二十四节气花盘 被赞“最有情怀农民”
今日白露 杭州的莫奈花园——亚洲花卉主题园你打卡了吗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花之色彩图片
开业花篮图片模板下载
二十四节气生花|立秋·葵花
白露时节养生指南:保暖、锻炼与饮食调整并重
彩铅清雅绘:二十四节气花
网址: 二十四节气品花之白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4930.html
上一篇: 桂花的象征意义与寓意(传承千年的 |
下一篇: 基于单片机原理的可定时自动浇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