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兰州大学文学院

兰州大学文学院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雷恩海教授邀请,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王元化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胡晓明教授于3月22日在腾讯会议上作了题为《重新发现中国美感》的学术讲座,为抗疫期间的兰大学子带来了一场精神的盛宴。本场讲座是兰州大学文学院“2022年度学术前沿系列名家讲座”活动之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云南大学、河北师大、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师生及社会爱好者聆听讲座,参会人数多达370人。

   讲座伊始,雷恩海教授以王元化先生“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引出胡晓明教授学术研究所具有的“思想性”“学术性”和“灵性”特点,提醒参会者用心聆听胡教授讲座,体会研究之灵性,品味中国之美感。

   胡晓明教授将讲座分为三大板块:“何谓美感”“何谓中国美感”“再发现中国美感”。在解题环节中,胡教授以梅兰竹菊、桃花源及自身著作《万川之月》一书之封面为例,就中国美感之内涵做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指出其关捩是:有中国文化蕴涵、艺术史上不断重复再生、古今传承、沉淀国人心理情感的形象。

   胡教授从“生活的受用、文化的认同、意义的深掘”三个层面对“中国美感的再发现”进行深度解读。他以富春江上讲富春山居图、游览杭州野秀陶园、讲解“春晚绿野秀”、创作古典诗歌等切身体验分析了中国美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受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又以贺麟《我和胡适的交往》一文为引子,引出对中国美感再发现中文化认同层面的解读。在此部分讲解中,胡教授既分析了钱钟书笔下外行人对乡亲叙旧、老友谈往等不甚了了这一奇特现象,又解读了夏目漱石“今天夜色真好”这一含蓄委婉的诗意表述,并结合现实情形,提出古琴不可广场、手卷不可悬挂、辞赋不可叫嚣等看法,将文化认同这一形而上的学术命题拉回社会现实,可亲可感。最后,胡教授就意义的深掘展开解读,认为行健不息、坚忍不拔、积极有为、清莹美感、忧乐圆融等均是中国美感所具有的深层意蕴。胡教授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耳熟能详的名句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此句之意义并非停留在感叹时光之易逝这一表层,而是孔子对“道”不舍追求的形象化总结,即君子进德修业应似奔腾不息之江水,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此番解释令人耳目一新,极具启迪意义。在进行一番理论解读后,胡晓明教授又结合自身研究情况,从透过文化意象探索中国美感、透过文化批评传播中国美感两个角度为研究中国美感指出向上一路,可谓金针度人。

   互动环节结束后,雷恩海教授进行总结,指出胡晓明教授该讲座的四大优点:古今融通的学养,由现象到哲理的讲述,图像与文字为一体的丰富文献,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并号召研究者们结合自身实际,向胡晓明教授学习,努力做有灵性、有诗意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学术研究中获得人生幸福感。事实上,学术研究,也可以诗意地生活,追求精神之自足。

相关知识

兰州大学
文学院举办插花培训活动欢度三八妇女节
文学院学生联合会开展宿舍文化节评比活动
江南文学院:江南实验学校的文学后花园
花开甘肃高校之兰州大学篇
文学院举办新生寝室设计大赛
育人无痕,花开有声——文学院2015级毕业生工作纪实
兰州大学:探解黄河流域生态难题
文学院举行第六届“新青年文学艺术创作奖”颁奖仪式
文学院“杨花书途”实践团开展植物拓印课程

网址: 兰州大学文学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5937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展览讲座之花中君子—重庆中国三峡
下一篇: “领一盆花回家 感受建兰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