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24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2024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2024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3月5~7日,省植保总站组织植保、气象等相关行业专家、17个市州植保站,共同会商、分析我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计2024年度粮油作物病虫整体呈偏重及以上发生态势。“两夏”作物上条锈病大部中等发生,赤霉病南部麦区偏重发生,油菜主产区菌核病大发生,整体发生程度重于近两年;秋粮上一代二化螟、主害代“两迁”害虫偏重及以上发生;柑橘病虫整体中等发生,炭疽病、潜叶蛾局部偏重发生;茶树上茶小绿叶蝉偏重发生,其它病虫中等发生;蔬菜上霜霉病、软腐病、灰霉病、斜纹夜蛾、小菜蛾等病虫害大发生,其它病虫偏重发生。一、二类病虫发生总面积约1.45亿亩次,具有上半年春作病害重、下半年秋作虫害重的特点。

一、小麦

(一)发生趋势。

1. 条锈病。

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大部3级,长江、汉江沿岸麦区4级,其它区域2级。发生面积600万亩,病害流行盛期3月中旬~4月中旬。

2. 赤霉病。

江汉平原、鄂东4级,局部5级,鄂西北3级。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

3. 纹枯病。

全省大部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700万亩。

4. 白粉病。

全省大部2级,局部3级。发生面积约150万亩。

5. 蚜虫。

全省大部2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350万亩次。

6. 麦蜘蛛。

全省大部2级。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鄂北、鄂东。

7. 粘虫。

鄂西北局部3级。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8. 其他病虫。

茎基腐病、叶锈病、麦秆潜蝇、地下害虫等病虫在局部地区有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1. 病虫基数。

3月上旬全省小麦病虫发生面积为371.7万亩次,同比减少39.8%。条锈病:发生面积4.3万亩,十堰、宜昌、荆州、襄阳、荆门、潜江、黄冈7个地市共20个县区有发生。发病县区调查1734块麦田,查见病田39块,发病中心55个,发病中心平均病叶率5.1%,严重度7.5%;我省条锈病发生区域虽然较广,但与往年比孤立发病中心多,严重度较低,菌源基数较小。赤霉病:江汉平原及鄂东等麦区稻桩、玉米秆等病残体存量大,带菌率高,田间菌源满足偏重以上发生条件。纹枯病:发生面积148.5万亩,同比增加9.0%,平均病株率2.8%,同比高0.9个百分点。茎基腐病:发生面积7.8万亩,主要集中在钟祥、枣阳,平均病株率2.5%,最高11%(钟祥)。蚜虫:发生面积48.2万亩,同比减少71%,平均百株蚜量34.4头,同比低26头。麦蜘蛛:发生面积154.9万亩,同比减少47.7%,行尺螨量16头,同比低35头。受前期雨雪冰冻天气影响,蚜虫、麦蜘蛛田间基数低于历年同期。

2. 天气因素。

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24年春播期(3~4月),湖北省降水鄂西北100~150毫米、鄂东南350~500毫米、其他大部150~3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3成;平均气温大部14~15.5℃,较常年同期偏高0.1~0.5℃。主要麦区春季雨水偏多,加之江汉平原、鄂东沿江麦区地下水位高、湿度大,有利于条锈病和赤霉病等病害流行危害。

3. 作物因素。

我省主栽的郑麦系列、西农系列、鄂麦系列、扶麦系列等品种抗病性不强,高感赤霉病品种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受前期冻害渍害影响,小麦抗病性、抗逆性下降,易受病菌侵染。各品种生育期不一致,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概率偏高,赤霉病局部重发风险大。

二、油菜

(一)发生趋势。

1. 菌核病。

江汉平原、鄂东大部5级,其它地区3~4级。盛发期3月中旬~4月下旬,发生面积约1100万亩。

2. 蚜虫。

大部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

3. 霜霉病。

大部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300万亩。

4. 病毒病。

1~2级。发生面积约2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 病虫基数。

菌核病:发生面积76.6万亩,叶病株率平均1.4%、同比减少0.7个百分点,最高100%(咸丰),茎秆见病时间较常年偏早。霜霉病:发生面积160.2万亩,同比增加7.8%,病株率平均4.8%,同比减少2.5个百分点,最高90%(松滋)。蚜虫:发生面积106.3万亩,同比减少65.2%,百株蚜量平均48.1头,同比减少324头,最高1200头(京山)。

2. 天气因素。

2024年春季气候状况(同小麦),有利于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发生流行。

3. 作物因素。

前期冻害严重,油菜茎秆伤口多、长势偏弱,抗逆性抗病性降低;主栽品种对菌核病的抗病性不强,油菜花期与子囊盘萌发期吻合度高,有利于菌核病菌的侵染和病害流行。

三、马铃薯

(一)发生趋势。

1. 晚疫病。

鄂西低山产区4级、二高山及高山产区5级,其它平原、丘陵产区2级。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2. 早疫病。

2级。发生面积约20万亩。

3. 蚜虫。

2级。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4. 二十八星瓢虫。

3级。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5. 病毒病。

2级。发生面积约20万亩。

6. 地下害虫。

3级。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 菌源及品种抗性。

我省马铃薯产区晚疫病常年发生较普遍,田间菌源充足。主栽品种费乌瑞它、克新、中薯5号、早大白等都是易感病品种;老品种米拉、鄂薯系列品种抗性退化,有利晚疫病发生和流行。

2. 天气因素。

2024年春季气候状况(同小麦),春播期马铃薯主产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利于晚疫病、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年5、6月份鄂西南主产区进入雨季,二高山及高山小气候有利于春播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四、水稻

(一)发生趋势。

1. 二化螟。

一代5级;二、三代4级,局部5级。发生面积约 2800 万亩次。

2. “两迁”害虫。

主害代4级,局部5级。稻飞虱发生面积约22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约1800万亩次。

3. 稻瘟病。

常发区3级,感病品种4级。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

4. 水稻纹枯病。

早稻5级;中、晚稻4级,局部5级。发生面积约2300万亩次。

5. 稻曲病。

迟熟中稻、晚稻3级。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

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鄂东南、江汉平原局部1~2级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7. 稻蓟马。

直播稻田4级。发生面积约300万亩。

8. 水稻其它病虫害。

稻秆潜蝇在鄂西南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大螟、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等在局部地区有一定危害。

(二)主要依据。

1. 病虫基数。

冬前二化螟加权平均亩活虫数3495头,比近三年平均(3893.5头)减少10.2%;虫源面积2000万亩,比近三年平均(1827.8万亩)增加9.4%。二化螟越冬基数仍满足局部大发生条件。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在我省常年有不同程度发生,田间菌源充足,如遇合适天气,易流行危害。

2. 作物因素。

我省水稻播期长、生育期不整齐,早(晚)稻与中稻混栽区域大,食源条件好,有利“两迁”害虫转移危害。水稻免耕和高茬机收面积大,造成田间螟虫基数高。优质稻面积扩大、主栽品种抗病性不强;再生稻、糯稻等常规稻多为感病品种,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

3. 气象因素。

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汛期(5~9月)总雨量鄂西北偏少1成左右,其他大部偏多1~2成;温度鄂西北偏高0.5~1.0℃,其他大部偏高0.1~0.5℃。主汛期(6~8月)总雨量鄂西北偏少1~3成,其他大部地区偏多1~3成;温度鄂西北偏高0.5~1℃,其他大部偏高0.1~0.5℃。

主汛期江汉平原、鄂东等产区高温多雨,对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生危害有利;晚熟中稻、晚稻、再生稻种植区抽穗扬花期遇到秋雨天气概率较大,稻曲病在局部地区有流行风险;鄂西、鄂东南等山地丘陵产区受当地小气候影响,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

4. 其它因素。

据监测,褐飞虱对吡虫啉(RR>2000)、噻虫嗪(RR>700)、噻嗪酮(RR>1000)处于高抗水平,对毒死蜱(89>RR>21)和吡蚜酮(RR>50)处于中抗水平;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108>RR>24)、阿维菌素处于中抗至高抗水平。害虫对常用药剂的抗性上升,一定程度上影响防治效果。

五、玉米

(一)发生趋势。

1. 草地贪夜蛾。

春玉米2级,夏玉米3级,秋玉米5级。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

2. 玉米螟。

一代2级,二代3级,三代4级。发生面积约650万亩次。

3. 高粱条螟、桃蛀螟、棉铃虫。

3级。发生面积各约80万亩次。

4. 蚜虫。

局部2级。发生面积约50万亩次。

5. 纹枯病。

大部4级、鄂西北山地2级。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6. 大斑病。

大部3级,鄂西北春玉米感病品种4级。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7. 小斑病。

鄂西局部3级。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8. 玉米南方锈病。

鄂北、江汉平原局部3级。发生面积约80万亩。

(二)主要依据。

1. 病虫基数。

玉米螟:全省11月中下旬调查48个乡镇,剥查8190杆,一般百杆活虫数在2头(潜江)~25头(南漳)、平均10.3头,比去年低3.9头,玉米螟越冬虫量满足中等发生条件。

2. 品种抗性。

我省部分品种抗病性较弱,特别是近年引进的北方品种,在鄂西山区及丘陵产区病害发生较重。

3. 气候因素。

整体气候条件(同水稻)有利于玉米病害的发生流行,对玉米害虫的繁殖为害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六、棉花

(一)预测趋势。

1. 棉铃虫。

主害代3级。发生面积约65万亩次。

2. 棉盲蝽。

主害代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80万亩次。

3. 棉蚜。

苗蚜2~3级,伏蚜3级。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

4. 棉叶螨。

大部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80万亩次。

5. 烟粉虱。

菜棉混栽区3级。发生面积约20万亩。

6. 枯萎病。

老病区3级。发生面积约20万亩。

7. 黄萎病。

老病区3级。发生面积约15万亩。

8. 苗病。

全省大部3级。发生面积约2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 病虫基数。

棉铃虫:11月中旬各监测点挖蛹调查,棉田亩越冬蛹量0.8头(新洲)~9.6头(枣阳),平均4.8头。枯萎病和黄萎病:2023年棉田后期调查,枯萎病一般病株率0.3%,黄萎病一般病株率0.4%,病区菌源满足发生条件。

2. 作物布局及品种抗性。

棉区棉田面积缩减,玉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棉花与瓜、菜套种(插花)面积增加。插花田、桥梁田的增多易造成棉铃虫、棉盲蝽等害虫集中和转移危害。我省部分棉区老病窝多,枯萎病、黄萎病菌源充足,我省种植的棉花95%以上是抗虫棉,不抗黄萎病,有利于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

3. 田管因素。

抗虫棉的广泛种植,棉田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和用量减少,减弱了对棉盲蝽、棉蚜等害虫的兼控作用。棉盲蝽为害时间长,发生期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防治困难;棉蚜、棉叶螨具有繁殖速度快,遇合适天气极易暴发为害。这些因素利于棉花害虫的发生危害。

4. 天气因素。

整体气候条件(同水稻)对枯黄萎病、苗病、棉蚜、棉盲蝽等病虫害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

七、经济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一)柑橘、茶树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宜昌市、十堰市、恩施州、黄冈市等柑橘、茶叶产区历年系统调查的病虫资料及病虫越冬情况,结合气象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柑橘病虫整体中等发生,炭疽病、潜叶蛾局部偏重发生,病虫发生总面积约1110万亩次;茶树上茶小绿叶蝉偏重发生,其它病虫中等发生,病虫发生总面积约1110万亩次。

表1 柑橘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病虫基数

病虫名称

发生程度

发生面积

(万亩次)

为害高峰期

病虫基数(加权平均)

调查指标

调查数值

柑橘红黄蜘蛛

3级

300

4~6,9~10月

百叶螨量

46.5

柑橘大实蝇

3级

110

成虫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下旬

蛹量

/平方米

0.5

柑橘潜叶蛾

3级,

局部4级

170

6~8月

头/百叶

4.0

柑橘蚧类

2级

40

5~7月

枝虫量

5.4

柑橘粉虱类

2

130

4~5月

百叶虫量

4.3

柑橘锈壁虱

2级

65

7~8月

螨量

11.4

柑橘炭疽病

4

100

7~9月

病叶率(%)

2.2

柑橘煤烟病

局部3级

15

6~8月

病叶率(%)

0.9

柑橘树脂病

3级

50

7~9月

病株率(%)

10.4

柑橘疮痂病

3级

100

5~6月

病叶率(%)

2.7

柑橘花蕾蛆

局部2级

30

3~4月

亩蛹量(头)

30

茶小绿叶蝉

4级

300

6~10月

头/百叶

/

茶尺蠖

局部3

80

6~10月

头/亩

/

茶炭疽病

3级

100

4~6月,9月

病叶率

/

茶黑刺粉虱

2级

50

4~9月

头/片

/

茶饼病

3级,

局部5级

50

5~7月,9~11月

病叶率

/

茶橙瘿螨

局部3级

30

5~6月,8~10月

头/叶

/

(二)蔬菜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武汉市、嘉鱼县、当阳市等地历年系统调查的病虫资料及越冬情况,结合气象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我省蔬菜上霜霉病、软腐病、斜纹夜蛾、小菜蛾大发生,其他病虫多为偏重发生,发生期较往年稍推迟,上半年以病害为主,下半年以虫害为主。蔬菜病虫害具体详情见表2。

表2 蔬菜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病虫名称

发生趋势

主要为害作物

发生时期(月/旬)

霜霉病

5级

瓜类、白菜类、莴苣、菠菜

3/上~6/下、9/中~11/下

灰霉病

5级

在园大部分蔬菜

3/上~6/中

软腐病

5级

白菜类

6/上~7/上、9/上~11/下

枯萎病

4级

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6/下~8/下

根腐病

4级

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4/中~6/下

黑腐病

4级

白菜类

9/中~11/下

细菌性角斑病

4级

瓜类蔬菜

3/下~7/下

疫病

4级

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

4/下~6/下

菌核病

4级

茄果类、瓜类、豆类、

白菜类、莴苣、藜蒿

1/中~5/中

煤霉病

4级

豇豆

6/下~9/中

锈病

4级

豇豆

6/下~9/中

病毒病

3级

茄果类、瓜类、豆类、

白菜类

4/上~6/上、9/上~10/中

斜纹夜蛾

5级

豆类、茄果类、白菜类、

水生蔬菜、竹叶菜等

7/上~11/上

小菜蛾

5级

白菜类

5/上~11/中

豆野螟

4级

豆类蔬菜

6/下~9/下

甜菜夜蛾

4级

豆类、茄果类、白菜类等

6/下~10/中

烟粉虱

4级

在园大部分蔬菜

4/上~11/中

黄曲条跳甲

4级

白菜类

5/下~9/下

瓜野螟

4级

瓜类蔬菜

7/上~9/下

蓟马

4级

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5/中~7/中

蜗牛

4级

白菜类、绿叶蔬菜

3/中~10/下

瓜实蝇

4级

瓜类蔬菜

7/上~9/下

美洲斑潜蝇

3级,

局部4级

在园大部分蔬菜

4/上~11/中

菜青虫

3级

白菜类

5/上~9/下

相关知识

202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20年第八师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2021年一四二团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2024年新疆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2024年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及农药使用需求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植物病虫情报: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年新疆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2021年博州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长期预报

网址: 2024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69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主
下一篇: 2024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