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学堂笔记(72)
范 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顾名思义,这个类别是按照种子里所含的子叶来划分,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里一般只有一片子叶,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里通常有两片子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是不一样的,单子叶植物的叶片通常是简单的,形态单一。叶片的主脉呈平行排列,如稻谷、玉米、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等。另外,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形态相对简单,通常呈直线状。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呈网状排列,有明显的分支和连接,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叶脉系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其次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花也是有区别的,单子叶植物的花通常有三的倍数的花瓣,如百合花、郁金香等。花瓣的数量通常为3、6或9瓣,显示出明显的对称性。双子叶植物的花则更加多样化,花瓣的数量通常是4、5或更多。它们的花瓣排列通常不具备明显的对称性,形态更为多样。图中所示就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那么问题来了?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区别?关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你知道有哪些特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单子叶一般不互生,当然特例特别多,比如某些4-5基数的重楼、网状脉的泽泻目植物、兰科植物、薯蓣科植物。而叶脉呈平行脉和弧形脉的双子叶植物就数不胜数了。还有一些二基数的舞鹤草和水蕹,5基数的百部,双子叶里的三数花也是数不胜数,没有什么讨论的意义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为单子叶模式植物,它是第一个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成苗的单子叶植物,也是第一个通过遗传转化的单子叶植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现在还有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这样的分类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分类是有的,想起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分类是人为的,而演化才是自然发生的”。但新的分类系统跟单双子叶关系不大就是了,恩格勒系统现在很多标本馆在用,被子植物还是按单双子叶分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骨顶鸡是鸡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请问这是什么?白骨顶,又叫骨顶鸡,这家伙确实是鸡,喜欢潜水,可以好好欣赏下。是秧鸡类的,和鸡不一样,就好比熊猫不是猫,龙眼鸡不是鸡,秧鸡也不是鸡。喜欢潜水是不是想说鸊鷉,白骨顶会潜水确实不太爱潜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银杏叶蝴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太逼真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会以为是真蝴蝶的,等叶子黄了,你也可以来画画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绿化带树丛里的干叶子就可以,拿水泡一会儿,叶柄都能变软。我就存了一批叶子慢慢画。普通晾干,想画的时候泡水变软后用纸巾擦干或电吹风吹干即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绿叶子可以吗?我觉得没黄色那么好看,我们用丙烯马克笔画的,可以覆盖原色,在前人探索的基础,成功率还是挺高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鸢尾科开紫花的马蔺的果实和种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缠绕植物的左旋与右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缠绕植物茎的左旋和右旋,供大家思考,缠绕植物亦称旋卷植物,简单地说是指茎在攀附物上以一定角度呈螺旋状缠绕着生长的植物,生长方向有两种:往左缠绕和往右缠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从多细胞植物出现开始,让身体变得细长扭曲似乎就是一种本能,植物重复了无数遍去演化出攀缘爬藤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种向右或向左旋转生长的性质叫做植物的手性。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词还是在刘华杰老师的文章里,关于手性的问题,刘老师探讨了很多,大家可以去找找刘华杰老师的文章看看,文章的题目叫“植物也有“左右撇子”这一说?”还有一本是达尔文的《攀援植物的运动和习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关于手性通常的定义是:伸出一只手,让大拇指指向螺旋的轴,另外四根手指握拳,于是由手掌到四个指尖形成了一个“前进”方向——如果螺旋方向正好与伸出的左手相符,则此螺旋为左手性的(螺旋是顺时针的),反之为右手性的(螺旋是逆时针的)。达尔文在《攀援植物的运动和向性》一书中描述了42种攀援植物,其中多数藤本植物茎蔓的螺旋是右手性(逆时针旋转生长)的,只有11种具有左手性,如牵牛花、打碗花、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逆时针)缠绕向上,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蛇麻草、浆果薯蓣等始终向右旋转(顺时针),何首乌则左右皆有旋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植物的战斗》有关爬藤植物中是这样说的: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种爬藤植物,并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数字。植物学家通过小范围的观察统计,推测出热带森林中有20%~25%的物种,都属于爬藤植物。在我国,已知的爬藤植物有3000多种。与多肉植物或者食虫植物类似,这些爬藤植物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它们比较均匀地分布在80多个科300多个属之中。当时汪洁在写《植物的战斗》写爬藤植物这一章时,达尔文的《攀援植物的运动和习性》是重要的参考资料。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达尔文对于攀缘植物的观点到现在还很有启发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有关手性的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讨论植物的“左旋右旋”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手性”这个概念。“手性”一词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这就如同我们的双手,左右手虽然互为镜像,但大拇指与小拇指是无法重合的。“手性”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大如银河星系,小至中微子的运动轨迹,都存在非对称的旋转性,且很多都偏爱单一手性(左旋或者右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植物的左旋右旋是指什么?“左撇子”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但说清楚与之相关的“植物的手性”,并不总是很容易。有了一定的概念后,我觉得最佳、最快速的办法是请人们看图形,而不是用文字解说。菜豆、豌豆、豇豆或眉豆等豆科植物都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豆科、桔梗科植物茎的旋转方向都一样,桔梗科植物珠子参的茎所具有的手性叫做“右手性”,如珠子参和金灯藤。与之相反的旋转方式叫做“左旋”,如薯蓣科植物黏薯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意: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手性可以不同,如黄独与参薯;同种植物同一株上的不同茎的手性也可以不同!并非所有藤本植物都有旋转的茎,如爬山虎、凌霄花、长春藤的茎是中性的,不向右转也不向左转,也可以说它无手性。那么它靠什么往上爬?靠卷须末端的吸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所谓“右旋”植物,用语言描述便是:对于藤本植物的缠绕茎,想像着伸出右手,大拇指竖起,四指握拳。让大拇指顺着轴向(指向轴的两个方向的哪一个均无所谓。这一特点非常重要,也极有用),四指从掌根到指尖把握住植物茎螺旋,如果能做到茎螺旋的前进方向(不需知道是否是植物的实际生长方向)与大拇指的指向一致,那么此植物的茎是“右旋”的。反之是“左旋”的,实际上判断起来非常简单,用眼睛一看就有结果了。对了,我突然想起来,了解“左旋”的另一个好办法是,看看藏区佛教信众如何转塔、转经轮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6.为什么称“手性”而不称别的什么性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已经知道了手性这个词来自我们的手,我们的双手是不一样的(虽然很像),左手和右手互成镜像。通过旋转、平移操作,两只手永远不可能重合起来,只有通过镜像操作,两只手才能重合起来,如拜佛时。用稍学术化的语言讲,在某种变换下具有不变性的图形或者物体,就具有此种变换下的对称性。如水鳖科植物波叶海菜花的花具有3次旋转对称性,鸢尾科和百合科的许多植物也如此。而兰科植物的花通常只具有近似的左右对称性,即镜像对称性,如硬叶兜兰,你熟悉的蝴蝶兰也如此。实际上很难找到哪种兰花不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人都明白,上述定义与这些学科中讲的左与右的含义一致。比如DNA分子为右手双螺旋结构具有右手性,电磁学中的左手定则、右手定则也与我的定义兼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黄独,的确是左旋植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脚板薯是薯预科植物,确实是右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远山近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快到山顶时,公路栏杆外的一棵乌桕让人眼前一亮:它背倚群峰,下临幽谷,寂寂地舒展在蓝天下,点点洁白,如花似蕊。我们停车,看了又看,拍了又拍。“偶看桕子梢头白,疑是江梅小着花”,“千林乌桕都离壳,便作梅花一路看”......纸上诗与眼前景,交织出跨越时空的共鸣,只觉万般妥帖与美好。此间草木,可爱者颇多。即便在忙碌中又过了两周,依然被它们催促着,在字里行间留住这草木清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最惊艳的是红枫,远远地便见它们光秃秃的枝条像蘸过红色颜料般,英气勃发,一扫冬日的萧瑟之感。这是一个静谧的山谷,周围群山环绕,两条清溪依着两座斜对的山峰,汇流到一座石板桥下,再顺着山谷流向远方。溪边地里种着苗木或蔬菜,偶有农人在劳作。每次来这里,如同置身世外桃源。</span></p> 相关知识
自然学堂笔记(79)
自然学堂
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手把手教你做好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入门教程——自然笔记,让孩子快乐地亲近大自然
保定市植物园自然学堂开课
自然学堂笔记(66)
彼岸花自然笔记手抄报 读书笔记手抄报
牡丹花自然笔记手抄报 读书笔记手抄报
认知与解读自然的有效方式——自然笔记
茉莉花的自然笔记手抄报 读书笔记手抄报
网址: 自然学堂笔记(72)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1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