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上“浙”岛看生态绿美“海上花园”

上“浙”岛看生态绿美“海上花园”

  央广网温州9月14日消息(记者 项楠 实习记者 张乐)走进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霓屿街道的洞头诸湾红树林蓝碳保护开发示范基地,一大片绿色低矮的小树苗便映入记者的眼帘,别看这些树苗高度只有70至80厘米,它们本事可不小。“根据近四年碳检测装置检测,这片红树林固碳量可达几百万吨。”洞头区海洋经济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李昌达介绍。

洞头诸湾红树林蓝碳保护开发示范基地(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乐 摄)

洞头诸湾红树林蓝碳保护开发示范基地(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乐 摄)

  据悉,自2016年起,洞头区便开始探索培育这片红树林,洞头诸湾(EOD)红树林蓝碳保护开发示范基地,更是全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EOD红树林蓝碳保护开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除了固碳,这片红树林在生态环境修复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这片原来连对虾都养不活的滩涂,如今出现了贝类、鱼、虾、蟹等多种海洋生物。”李昌达说,根据温州大学监测记录,在该滩涂出现的鸟类有50多种,其中包括“黑脸琵鹭”等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眼下,该基地还增设了一批“单身公寓”,以迎接“新客人”的到来:自今年8月起,1.2万只青蟹就陆续被投放在红树林湿地的一个个红色瓦缸中。

一缸缸青蟹即将被投放至红树林湿地(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乐 摄)

一缸缸青蟹即将被投放至红树林湿地(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乐 摄)

  “‘一缸一蟹’的养殖模式,以红树林生态系统天然浮游生物和贝类作为青蟹的饵料,以青蟹的排泄物为红树林提供肥料,可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李昌达说。

  相比于生机盎然的红树林,有着温州“小洱海”之称的洞头中屿景区,则更具浪漫气息。

  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水,浪花翻滚,游人如织。在“一箭穿心”“同心汀步”“海誓山盟”等爱情主题景观小品的海堤上,不少游人正在打卡合影。

浪漫的温州“小洱海”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乐 摄)

浪漫的温州“小洱海”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央广网实习记者 张乐 摄)

  “原来的废旧渔具房、破旧堤坝、脏乱的海面,如今都成了网红打卡地,还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前来经营露营、咖啡等项目。”元觉街道副主任朱重阳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沙角村的变化。

  此外,当地还以“520骑行漫道”串联各个绿色改造点位,使得景区旅游框架得到了显著拓展,游客的停留时间延长,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也随之增强,带动了区域发展。

“520骑行漫道”将各绿美点位串点成线(央广网实习记者 项楠 摄)

“520骑行漫道”将各绿美点位串点成线(央广网实习记者 项楠 摄)

  “依托该景区的生态景观优势带动旅游发展,持续带动渔民增收致富。沙角村也打破发展困境,去年的各项综合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朱重阳介绍。

  近年来,洞头立足“海上花园”建设定位,依靠海洋环境优势,做足“海”字文章。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带动产业转型、海岛振兴,走出一条既彰显海韵、又留得住乡愁的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相关知识

洞头:“三区”战略建设海上花园
全国首例海洋生态修复类EOD项目落地浙江温州洞头区 !海上花园建设获23亿元授信
做足海岛环境大文章 高水平建设“海上花园”
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洞头海上花园建设的决定
2024上海花展|杭州市展园《富春山居生态浙里》
寻找“浙里”蓝色海湾⑤象山:岛礁修复 美丽蝶变
生态浮岛、生态植物墙、渗水性铺装、雨水花园
花博会:助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以决定形式开展立法活动打造洞头海上花园 赋能温州共富蝶变
繁花似锦 美富共频 宁波宁海高水平推进全域大花园建设

网址: 上“浙”岛看生态绿美“海上花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1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淮北花山生态修复工程已开工!项目
下一篇: 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