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长了3 厘米,有2 米高了!”11 月15 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一师林业技术员王英慧为一株红柳量完株高后,兴奋地喊道。在她身后,大片甘草、红柳、杨柴在风中摇曳。
一年多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10 余种林草药植被已覆盖30 平方公里区域,沙漠染绿,生机盎然。
“有效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曾被称为科学狂想、世纪难题。一师荒漠化治理获如此成效,标志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治理取得重大突破。”近日,结束一师荒漠化治理考察之行的中国林业科学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丛日春说。
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占新疆南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两个河南省的面积。历史证明,荒漠化严重地区,多为生态环境恶化、贫困人口集中和不稳定区域。据悉,今年南疆贫困人口有159 万人,约80%分布在沙漠周边。
丛日春说:“让沙漠现生机,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新疆长治久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14 年4 月3 日,新疆发生10 年不遇的特大沙尘暴。就在这一天,一师与全球治沙领导者——亿利资源集团签署南疆“治沙、民生、生态经济”一揽子战略合作协议,借鉴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启动100 平方公里沙漠生态治理示范工程。
治理沙漠,须破解苗木成活率及水资源难题。一师采用“水汽种树法”,苗木深栽1 米多,使根系水分得以最大限度留存,加上先进的生物固沙与植被管护技术,苗木成活率达83%。
据测算,治理100 平方公里沙漠,每年需用400 万立方米水。一师将沙漠周边团场排出的大量洗盐碱废水进行处理,今年废水利用率达70%。
目前,一师已完成沙漠林草药种植示范区及种质资源圃建设等项目,明年将对1.6 万亩红柳嫁接苁蓉,扩种3 万亩药材。
生态、经济共赢,沙漠治理才能可持续。一师荒漠化治理工程已带动职工年均劳务增收800 余万元,3 年后,药材产业可带动大批职工增收。
专家称,库布其沙漠27 年前和今天的南疆沙漠一样,风沙肆虐,贫困人口集中,治理后已变成沙漠绿洲。面积33 万余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三分之一为次生态沙漠,条件比库布其沙漠好,推广此项治理工程,这部分沙漠完全可以变成绿洲。
相关知识
管花肉苁蓉将朝着经济发展、沙漠治理、资源保护一体化发展
荒漠化治理的中国“药方”:顺应自然,低覆盖度治沙
新疆10年森林覆盖率增一倍 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变
“质”地有“生” ——乌鲁木齐中心南疆盐渍化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规模初具释放生态“红利”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三北”工程攻坚战 春天的交响曲
兰思仁: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向世界分享什么?
瞭望丨做好新时代新疆“水篇章”
库布其沙漠治理:让沙漠都变绿洲,那是违背自然规律
迎着春风阔步向前、实干前行 人民美好生活“愿景”正在变成“实景”——中国青年网
实现低碳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绿化工作综述
网址: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184.html
上一篇: 湖南省新宁县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
下一篇: 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专业交流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