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讲述“仙山”下的非遗技艺,第十一期:邓氏绒花

讲述“仙山”下的非遗技艺,第十一期:邓氏绒花

(来源:石景山公共文化)

绒花,又名 “喜花”、“宫花”,是一种以蚕丝为主要制作原料的手工饰品。自魏晋时期出现以来,绒花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绒花依据制作地的不同,分为北派绒花和南派绒花。北派绒花的制作地主要有北京、天津等地,其中以北京绒花为代表,造型夸张粗犷,色彩艳丽夺目;南派绒花的制作地包括南京、扬州等地,以南京绒花为代表,造型生动细腻,色彩淡雅清新。

制作工序

搓制

绒花制作主要工序涵盖煮丝、着色、砰丝、披丝、熏活、拴拍、剪撮、刀绒、刹形、熨烫、组装等多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工序当属剪撮,即将蚕丝搓成粗细各异的绒条,再根据作品需求,将绒条进行剪裁、缠扎、粘接,制成不同形状的绒制品。

传承人作品

邓氏绒花以绒花制作技艺为核心,融合柳编、草编等编织工艺,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用途也更为广泛。传统绒花主要用作鬓头花,通常点缀在盘好的头发或头冠之上,也有部分装饰在胸前,贴附于人体,衬托出女性的端庄秀气之美,发挥着装饰作用。工匠们为使绒花制品更加生动,采用立体化手段制作出绒猫、绒虎、绒鹤和绒猴等形象,充满浓厚的生活趣味,深受大众喜爱。

传承人作品

花开富贵

邓氏绒花融合了北京绒花和南京绒花的制作特色,刚柔相济。为改善传统技艺耗时长的问题,邓氏绒花加快并拓宽了绒花技艺的传播与普及。传统的绒花制作技艺有十多道工序,仅绒条的制作便需花费很长时间,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绒花制作,无法及时、准确地向学生及老年人群体展现绒花的魅力。针对这一问题,邓氏绒花更换了绒花材料,唾手可得的扭扭棒、粗绒条等加快了绒花制作效率,深受学生喜爱,方便学生及老年人群体快速了解绒花相关历史和制作技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展示效果。

相关知识

浅析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南京非遗文化项目绒花为例
知荐非遗技艺 | 缠花、绒花永不凋谢!
短剧《花开烂漫时》开机,聚焦非遗文化“绒花工艺”
果兆静 用绒花技艺展现传统文化之大美
非遗U科普 | 绒花
绒花:一张靓丽的中国非遗名片
非遗绒花:永不凋谢的文化之美
新深度丨非遗绒花传至“90后”
南京绒花走进国际舞台 非遗文化融合当代生活
文化中国行:非遗绒花 指尖绕出中式浪漫

网址: 讲述“仙山”下的非遗技艺,第十一期:邓氏绒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967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清新唯美桃花素材素材下载
下一篇: 传统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绒花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