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扰类型对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本文运用群落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全面调查鹤峰县典型的人为干扰类型以及群落特征指标的基础上,从干扰类型(居住区、农耕、矿区、景区和高速公路)和干扰强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入手,研究人为干扰对植物群落各层次的种类组成、优势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一种干扰类型下,群落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胸高断面积之和表现出较为相似的规律。重度干扰对矿区和高速公路群落影响较大,矿区群落结构变化最为显著,干扰强度对居住区、农耕和景区群落的影响较小。乔木层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小径级和小高度级,除农耕干扰群落外,其余4类干扰类型群落均在中度或轻度干扰下个体数量增多。(2)不同干扰类型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不同,干扰强度使群落物种组成在科、属和种的水平上发生了改变,在中或轻度干扰群落中达到最大值。居住区和高速公路干扰改变了群落的基本类型,农耕、矿区和景区干扰使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地位发生了变动。各干扰类型群落随干扰强度的减轻乔木层优势种如杉木、鹅掌楸、柳杉等优势度明显降低;灌木层如尖连蕊茶、高粱泡、半边月、川莓等优势度降低或消失;草本层如箬竹、蝴蝶花、红雉凤仙花等出现或优势度增加。(3)各干扰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乔木层为农耕>居住区>景区>矿区>高速公路;灌木层整体多样性差异不明显;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以居住区和农耕干扰群落最高。受不同干扰强度的影响,各干扰类型乔灌草的多样性指数除景区干扰外,在中度或轻度干扰下最大,而重度干扰对矿区群落的影响最大。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草本层最高;均匀度指数均为灌木层最高。(4)不同干扰群落的乔木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表明:杉木、栗、柳杉和盐肤木在5种干扰群落中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这几种物种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对资源利用较充分。居住区群落中缺萼枫香树、矿区干扰中鹅掌楸以及高速公路干扰中水杉在不同干扰程度下的生态位宽度值均为0,生态位空间格局没有发生本质变化。5种干扰类型群落的乔木层优势种有超过65-80%的种对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说明乔木层种间竞争激烈,随着干扰强度的减轻,群落中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度有增长的趋势。
硕士论文
相关知识
环境因子及群落动态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岳麓山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生物多样性及群落动态特征研究
边缘对安第斯云雾森林兰花多样性的影响,Forests
福建省多花黄精天然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浙江省小花花椒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亚热带森林中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对灌木存活的影响
中国不同气候类型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
浙江婺城南山落叶阔叶林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贵州省普定县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
网址: 不同干扰类型对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0073.html
上一篇: 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 |
下一篇: 生态学实验八——植物生活型谱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