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6月16日讯 在传统社区生活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的今天,居民更加追求智能方便、高效便捷、温馨舒适的现代智慧生活,社区“治”理亟待向“智”理的提档升级。花照壁社区以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为撬点,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之路,让“花”式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智慧社区建设在现代科技的“照”亮下熠熠生辉,实现“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
花照壁社区是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下辖社区,位于“茶花新经济圈”核心位置,辖区总面积0.5平方公里,社区现有户数8898户,常住人口19476人,辖区公共空间及商业载体资源丰富。
但长期以来,由于社区体量大、住居户情况复杂、社区事务繁多等问题,社区治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痛点、堵点和难点,突出地表现在:一是社区信息渠道“单一化”。社区传统信息渠道以书面通知、口头传达、隔空喊话、纸质备忘录为主,随着居民诉求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加,传统信息渠道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信息快捷传达的需要,居民急需社区信息在第一时间实现全覆盖传达,以实现“人社”短时间交流互动;二是沟通互动反馈“无序化”。由于社区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信息负荷大、矛盾纠纷较为具体,社区事务处理结果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反馈时间差等问题,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好结果”没有带来“好效果”,甚至徒增“新矛盾”,社区治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降低不明显;三是社区各类资源“分散化”。由于社区“组织端”资源、“居民端”资源、“社会端”资源、“阵地端”资源等各自为战、较为松散,且分布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突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社区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想帮帮不上、能帮帮不了、一帮帮倒忙”,使得社区治理工作显得“忙不见效果、忙不得好评”,精准服务和高效服务难以实现。
针对以上情况,花照壁社区以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为抓手,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党建引领作用,以“花”式科技赋能社区治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智慧社区建设之路在创新试点中越走越宽。
记者从花照壁社区智慧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了解到:“花”式科技,不仅仅在于“花照壁”的名称,更在于通过智慧门磁、智能门禁、视频直播、“悦营门”智慧政务系统等“花”样创新举措形成的独特品牌效应,花照壁社区的“花”式科技已经成为居民和群众心中的独特印象,并由此带来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党建引领助推智慧设备集成,“小资源”汇成“大合力”
花照壁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找准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切入点,注重居民多元化诉求,改进社区服务理念,积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撬动资金、打通数据接口,推动双线融合,引入金牛电信、天府市民云等同“悦营门”进行深度合作,对社区党建、网格、设备(摄像头、井盖、消防栓)等进行全流程再造,深入推动一体化建设,实现数据全面可视化及监控调度,建立了花照壁社区双线融合智慧治理平台。
双线融合,助推智慧服务体系建设
智慧平台助力社区居民互动,“小平台”托起“大服务”
花照壁社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搭建了“悦营门”智慧平台,设置了政务服务(反馈、办事)、生活服务(活动/课程、场地预约、健康等)功能板块,以平台作为抓手,强化针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并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便捷性和积极性。政务服务板块方面,让原有问题的投诉和反馈,实现由下至上的转变,原有问题反馈主要是通过拨打96110或者市长热心从上至下进行处理,技术平台搭建后,进一步畅通了居民和社区沟通的渠道。生活服务板块,让居民活动参与、生活缴费等更加方便快捷,居民参与活动或课程后还可获得积分,积分可以用于奖品的兑换。平台的建设极大方便了群众了解社区动态,让居民的反馈有回音,让居民的生活更便捷,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互动,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
“悦营门”智慧服务平台
智慧系统助战疫情防控工作,“小科技”支撑“大力量”
2021年11月2日,营门口街道顶峰水岸小区因突发疫情,被划定为中风险区。该小区所有居民均须实行居家隔离管理。当时,封控区内的单元楼栋及隔离人员的管控完全通过“人盯人”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极大的消耗着社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随后,在花照壁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下,项目方迅速组织货源并进行系统开发和设备调试。经测试检验合格后,于11月6日,为顶峰水岸封控区内所有的单元门及5-1单元97户住户均安装了隔离门磁。隔离系统上线后,每次开、关门,系统就会自动上传记录并弹出报警提示并同步通过手机短信和机器人将信息发送到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的手机上。智慧门磁的安装使用,有效降低上门排查的次数,极大的防止了管控漏洞的出现,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度。
成都第四城技术开发团队为志愿者智能门磁安装使用进行培训
志愿者为封控区单元楼栋安装智能门磁
智慧管理助守社区安全防线,“小环节”彰显“大安全”
采用人脸识别、手机开锁等科技管理,既为物业提供更快捷高效管理,更为社区安全构建了一道屏障。花照壁社区西顺街96号院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后,一改往日三轮车、电瓶车、外卖人员、共享单车及外来人员进出随意的问题,居民通过刷脸、手机开锁等无接触方式即可开门,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小区疫情防控和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的能力。顶峰水岸疫情发生后,智慧门禁系统对于加强院落管理、保障居民安全、减轻社区防控压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花照壁社区西顺街96号院智能门禁系统使用
社区信息渠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通过“花”式科技打造,开通了“营门邻居”视频号,花照壁智慧社区在信息渠道上实现了升级转变。“抗疫立冬音乐会”,以视频会议、微信群等方式在云端完成,发布了《非必要物质转运的倡议》,最终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2万余人,获赞20余万。为了引导周边企业、商户诚信经营并积极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当中,花照壁社区指导项目方主动出击,一对一上门走访商户200余户,并根据商户情况组建了3个不同类别的商圈联盟微信群。“网络生活节直播”和“花照壁社区党员大会暨优秀居民小组表彰大会网络会议分会场及直播”活动,活动得到了辖区广大居民和网友的强烈支持和关注,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度,维护了党委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良好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2021年11月2日顶峰水岸小区“抗疫立冬音乐会”直播
花照壁商圈“网络生活节”直播
社区信息反馈由“无序”向“有序”转变
透过科技赋能社区治理,花照壁社区建立了“1+3+7”(1小时受理、3日或7日办结)社区信息反馈处理机制。使传统的“信息量大、类型繁多、处理无序、效果不好”信息反馈机制得到转型升级,实现了科技赋能信息反馈,新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居民的投诉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更好地畅通了社区和居民的沟通渠道,确保了居民的反馈信息处理能落到实处。
悦营门智慧服务平台反馈处理机制流程
社区各类资源由“分散”到“汇聚”
为了更好的宣传智慧服务平台,促进辖区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花照壁社区建立了社会组织定期沟通联席机制和小区事务决策机制。新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了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协作,在技术平台上线后,项目方对各社会组织进行了技术培训,各社会组织的活动均通过平台发布,让社区的资源真正实现汇聚,帮助居民更好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实现社区资源整合的“最大化”。
悦享花照智慧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
科技赋能社区“智”理,让新时代社区治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智慧社区创建之路在花照壁社区试点试行中卓有成效、未来可期。
相关知识
首都女教授协会科技文化赋能助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到怡海花园社区调研
绿色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参与式阶梯赋能策略研究——以“绿益计划” 深圳市可持续园艺师培育项目为例
科技赋能,让乡村有“智”更有“质”
禹城市政企协作共建绿色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示范区
新技术赋能生态治理
斜塘街道:“共享花圃”聚势赋能 撬动社区治理“大融合”
花伍科技创新交易模式赋能花卉产业链
科技风采丨花伍科技创新交易模式赋能花卉产业链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赋能 擦亮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文化+”持续赋能 新业态异军突起
网址: “花”式科技赋能 “照”亮现代社区治理 政企频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192.html
上一篇: 华北地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测算研究 |
下一篇: 巍山:微景观大作用绿美城市更宜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