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花神的女儿:英国植物学文化中的科学与性别(1760-1860)》《实验室女孩》《万物的签名》《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探赜索隐:博物学史》《自然神学十二讲》等9本书。
MeToo运动席卷全球以来,不仅当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与诉求得到了充分的关注、讨论,来自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地区、行业领域的女性及其实践活动也重新得到“发现”,并通过公开出版的报刊、图书,在公众面前被讲述。
女性主义图书已成为各家出版社书目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平等、感性、前卫,甚至先锋,这是公众视野中与它们有关的流行概念。人们对这些书津津乐道,我则感到不安。
全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度提升是一件事,女性群体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中享有与男性同等份额的话语权与定义权则是另一回事。将女性主义设立为一门研究方向、一种图书品类,将其特殊化、例外化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女性群体生存现状的一种言说。
本期推荐9本关于博物学家及其开展博物研究活动的著作,其中前3本是有关女性科学家的研究专著或非虚构作品,口碑较好,推荐大家阅读。
《花神的女儿:英国植物学文化中的科学与性别(1760-1860)》
【加】安·希黛儿 著
姜虹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0664
本书是书写1760—1860年英国博物学文化中的科学与女性的经典著作,出版后影响了大批相关领域的学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详实的史料聚焦了博物学史、科学史上重要却被忽略的边缘人群,再现了女性植物学家在性别意识形态严重束缚个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兼顾学术理想并平衡家庭生活。本书的引进出版,对中国读者认识植物学文化以及女性植物学家的生活与学术深有裨益。
《实验室女孩》
【美】霍普·洁伦 著
蒋青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35891
本书是地球生物学家霍普·洁伦的个人自传。在书中,她用文学之笔记录下学术路上因性别而别,也不因性别而别的焦虑、挫败、有所失和有所得。她把“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家”的秘籍刻录在启发她心智的叶片、土壤和种子之中,教会你习得“既会动手又能用心”地在科研领域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爱中——试错、收获,再继续前行。
《万物的签名》
【美】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著
何佩桦 译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0050
本书是美国小说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第一本虚构类作品,书名“万物的签名”源自一位16世纪的德国神秘主义者所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上帝在每种植物的形状和形态上都刻入了其用途信息的印记。书中的女主角阿尔玛·惠特克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植物探险家的女儿。含着金汤勺出生的阿尔玛成为父亲的助手。她抓着放大镜跑到外面,发现了整个苔藓的世界,意识到那是从来没有人研究过的植物种类。她开始研究苔藓,并藉此逐渐揭开物种进化的核心奥秘。天赋异禀的她,借由对植物的探索与认识,一步步解开推动生命发展的机制。
《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
【美】范发迪 著
袁剑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39296
清朝建立之初,曾和世界各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而后又被强行打开,这期间,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队、探险家、科学考察队蜂拥而来,东方古国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惊奇。基于种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记录下在华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数量浩瀚,积存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成为了解清代近三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西方人士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记载比较具体、广泛,比较注重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因而补充了中国史料记载的不足。
《植物与帝国:大西洋世界的殖民地生物勘探》
【美】隆达•施宾格 著
姜虹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72542
18世纪,欧洲皇室资助了一批科学航海家,让他们去探索新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挖掘土著居民与植物之间的秘密。这些生物勘探家从新大陆为他们的君主和国家带回了药物、奢侈品和当地的主要物产。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勘探异国的植物,与他们的君主一起创造了植物学的全球文化。本书解释了植物学与奴隶制、好奇心与资本主义之间的隐秘关系,讲述了混杂着残酷和勇气的殖民历史,展现了植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为自然书籍制图:16世纪人体解剖和医用植物书籍中的图像、文本和论证》
【日】楠川幸子 著
王彦之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06945
本书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关于16世纪自然知识中的图像维度的扎实研究。在16世纪上半叶,学者们开始在自己的研究和著作中使用图像,作者首先探究了文艺复兴时期主导书籍印刷的技术、经济、艺术、政治条件。但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些图像应该如何被使用,应该被赋以何种程度上的权威性,它们能够证成哪类真实,等等。作者以富克斯的《植物史论》和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等为例,仔细追踪科学家们对图像的处理方式,并对当时印刷书籍中的图像、文本与自然知识的论证和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展示出科学技术史中的一个独特侧面。
《探赜索隐:博物学史》
【美】约翰·G.T.安德森 著
冯倩丽 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247766
本书作者约翰・G. T. 安德森是博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他通过讲述一群了不起的博物学家的经历和贡献,勾勒出博物学兴起、繁荣、衰落和复兴的历史。从约翰·雷、缪尔、达尔文到卡森,一代代博物学家突破艰难困顿,只为增进人对世界的了解。安德森汇集大量罕为人知的史料,用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书写从史前到当代的博物学历程。在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今世界,本书旨在唤醒人们心中的博物精神,重建人和大自然的紧密联结。
《自然神学十二讲》
【美】P.A.查德伯恩 著
熊姣 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138088
本书是19世纪美国教育家、博物学家P.A.查德伯恩于洛威尔学院发表的系列演讲汇编,也是他在“博物学纵览”主题的研究基础上深层的思考。查德伯恩从“人的起源和命运”等命题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类自身及外部世界中形形色色的“适应性特征”,并作出不同于当时盛行的“发育论”阐述的另一种解释。
※图书信息、书影来自豆瓣平台各图书详情页。
相关知识
书单|花卉篇
天人共美:博物学视野下的花园与近代西方生态文化
书单│赏花时节,如何分清樱花、桃花、梨花
每周博物丨寓意丰富的四季花卉纹饰
书单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出版:博物学真的火了?
七夕限定书单 | 9本绝美图书,为你讲述关于浪漫的一切
商务印书馆推出博物学新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植物保护学通论
当女性艺术家遇到浪漫花卉,都有何奇妙灵感?
网址: 博物学书单丨女性科学家的诞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329.html
上一篇: 科学网—一本学兼东西的中国植物学 |
下一篇: 美国植物学家史蒂文·哈默:《肉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