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湖州竹派:以竹为表现对象 打开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湖州竹派:以竹为表现对象 打开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湖州竹派是成熟于北宋中后期的文人画代表之一,以竹为主要表现内容。

文同和苏轼在画史上被称为“湖州竹派”始祖。元代画竹成风,李衍、赵孟俯、高克恭、吴镇、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继承者,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代莲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辑录《画史》《画继》《图绘宝鉴》等书而成。

抒情寄兴 状物言志

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专科,历史悠久。在中国画中,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以墨竹为主。

文同以画墨竹闻名,开创了湖州竹派。他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大受欢迎。对同时及后代影响颇大,追随者众多,如苏轼、扬无咎、徐禹功、赵孟坚等人均受其影响而长于墨竹。

图片

文同 《墨竹图》 绢本水墨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

作为湖州竹派的开山鼻祖,文同重写生,注重对竹自然形态的描绘,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

图片

苏轼 《潇湘竹石图》(局部) 绢本 水墨 纵28厘米 横105.6厘米

苏轼画竹受文同影响颇大。

苏轼画竹,不像常人一节节地画竹竿,而是“从地一直起至顶”。针对当时只重形似轻神似的绘画倾向,苏轼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见解。他以深厚的艺术修养为中国绘画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理论观点,是湖州竹派的奠基人。

湖州竹派的追随者众多,元代赵孟頫、清晚期海派吴昌硕都是“湖州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竹派画家”的作品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形神统一,表现高洁品格,极富审美情趣,打开了中国文人画的大门,是影响中国整个绘画史的重要画派。

有继承 常出新

如果说宋代是湖州竹派的“元年”,那么元代就是中国墨竹画的顶盛期。这一时期画坛上文人墨戏成风,墨竹大家辈出。赵孟頫、管道升、柯九思、吴镇、顾安、李息斋父子都是画墨竹的高手。

图片

赵孟頫 《古木竹石图》 绢本 墨笔 纵108.2厘米 横48.8厘米

赵孟頫画墨竹,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赵孟頫是书法家,讲求笔法,以书写竹,擅于集中不同的书法用笔,以呈现物象不同部位的特征,他在注意笔墨技巧的同时,更多的追求物象之外的意趣,进一步发展了宋代文人竹石墨戏画法。

他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将文同提出的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的理论,从创作方法、表现技巧及风格上推一个新阶段,对元代及元代以后的墨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的宋克、王绂、夏昶等人,基本上是继承宋元人的画法。

图片

吴昌硕 《竹石图》 水墨绢本 纵172.5厘米 横64.5厘米

到了近代,吴昌硕的墨竹形成别开生面的新画风,以粗枝大叶、笔势纵横为特色。

吴昌硕喜欢用生宣纸和羊毫软笔,笔中含水量大,容易取得“泼墨”的效果,而枯笔飞白处又容易厚重,生墨趣味特别强烈。他还强调金石入画,他以篆书笔法写竹,功力极为深厚。他把“不似之似”“似是而非”“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美学的思想推到了顶峰。

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湖州竹派既有继承,也常出新。湖州竹派在各个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面貌和精神气质,以及不断丰富的内涵,成就了湖州竹派在中国墨竹画史上的巅峰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贾亭沂

相关知识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湖州竹派:以竹为表现对象 打开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北宋“湖州竹派”打开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美术报:文人的竹派:文同与“湖州竹派”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中国画科之花鸟
李长龙: 君子比德于竹——中国文人画竹漫谈
历代名家画竹
士夫文人画的写竹情操
首开先河还是推波助澜?苏轼与文同所创湖州竹派的强大影响力
朱墨竹被专家学者认定为是中国文人画竹近千年最重大突破!
沈周对中国绘画做出的重大贡献——水墨写意花鸟画

网址: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湖州竹派:以竹为表现对象 打开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80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明清 花中君子 竹子
下一篇: 朱墨竹被专家学者认定为是中国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