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香榧高产?这些栽培技术是关键!
张伯森
香榧是我国原产树种,常绿乔木,生长在南方较湿润地区,适生海拔为 200~800 m,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浙、安徽、福建、贵州等地区。香榧果实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干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树势优美,是理想的庭园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近年来,在环保理念及政策的引导下,安徽各地大力发展林业建设,不断对香榧的生长习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香榧造林面积不断增加,干果产出量逐年提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1 苗木培育技术
1.1 选择品种
香榧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圆榧”“米榧”“长榧”“木榧”“羊角榧”“转筋榧”“细榧”等。品种不同,特点也不同,如菜榧加上调料可直接食用;糯米榧淀粉比例高;“牛吊子”口感好有甜味、脱衣容易;“花生榧”可生食;“转筋榧”香脆可口。每个香榧产区都有当地的乡土品种,选择品种时,要以“适地适树、适品种”为原则,新品种引种地和引进地的生态环境要接近或相同,才能获得成功。我国的浙江诸暨是香榧的主要产地,栽培历史悠久,安徽南部与诸暨相邻,自然环境相似,适宜引种诸暨香榧优良品种。其中“细榧”是原产地香榧种植户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外壳细体秀气、壳薄仁满、种仁酥松细腻、质脆味香、营养丰富等品质,为榧中珍品。
1.2 种子选择
每年 9 月中旬,香榧果实假种皮由青绿转成黄绿时便可以进行采集,采后先将假种皮去除,然后将种子进行层积沙藏,沙藏时注意保持沙中水分,保持一定干湿度,避免干燥缺水,也不能水分过大。沙藏种子基本 11 月下旬便会陆续发芽,第 2 年 3 月底发芽率可达 90% 以上,胚根长度达 0·5 cm 以上便可以播种。
1.3 苗地选择
香榧育苗选择苗圃地,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性好的地块为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电力供应。地块选好后进行整地,清理地块的垃圾杂物,翻耕 20~30 cm,施农家肥 2000~3000 kg/667 m2,均匀混合至土壤中。然后作床,床宽 150 cm、高 15 cm,长度根据地形而定。播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用 50% 可湿性粉剂 1·5 g/m2喷施,或按 1∶20 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用以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病害。
1.4 适时播种
可以春播和秋播,春播在 2~4 月,秋播在9~10 月,春播可用沙藏的种子,秋季采种沙藏催芽后,种芽达 0·5 cm 以上便可播种。秋播前先将采集的种子用冷水浸泡 24 h,然后取出晾干,泡后的种子吸足水分后,外皮变软,出芽更快。播种前用 0·2%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10 min 进行种子消毒,然后取出再用清水洗净。播种时在苗床划出 3 cm 深浅沟,株行距 15 cm×30 cm,将种子横放胚根向下放入沟中,再覆盖一层薄土,不宜过深,然后用稻草覆盖,轻洒水,保持床面湿润。
1.5 苗期管理
1.5.1 及时遮阴 4~5 月苗木出土后,要及时搭棚遮阴,棚高 1·8 m,采用透光 50%~60% 的棚膜,保证光照,同时也避免强光灼伤幼苗。
1.5.2 水肥管理 苗期要保证充足水分,干旱时每隔 10~15 d 浇 1 次透水,采用喷灌方式,避免漫灌,雨季注意清沟排水。香榧幼苗根系肉质,施肥宜少量多次,薄肥勤施,忌浓肥重施,可采用 20% 人尿加 2% 复合肥浇施每隔 3 周施 1 次,连施 4~5 次,保证根系发育所需养分。当幼苗长到 10 cm 以后,每月可施有机肥,雨前撒施复合肥 5 kg/667 m2,肥料要施入播种行内根系的外围,避免肥料直接触根系和沾在叶上引起烧根、烧苗。
1.5.3 立杆扶苗 香榧苗枝条较软,易下垂,可采用立木杆的办法将苗木绑缚扶正,同时也要做好保护,在圃地周围架网,避免野兔、老鼠咬食树苗。
1.5.4 除草松土 及时除去杂草,保证苗地的通风透光,及时松土促进土壤透气保墒,促进根系发育。
1.5.5 病虫害防治 4 月后高温多雨,可在圃地浇灌 70% 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 2% 的石灰水防治紫色根腐病,8~9 月高温干旱季节,在灌溉、遮荫的基础上用 800~1000 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喷苗防治立枯病效果良好。苗期常见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和蜘蛛等,出现严重虫情时用 1000 倍敌百虫浇地杀灭。
2 嫁接苗培育
香榧的培育目标不同,苗木繁殖的方式也不同。培育用材林可以实生繁殖,如果用作果树林栽培,通常要用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
2.1 接穗采集
从母树上采穗,要选择盛果期、长势好、结果质量优质的壮龄母树树条,如果从雄树采穗,要在盛花期与最适授粉期相吻合,也就是在香榧雄花开始出现受粉滴 5~7 d 内进入盛花期的壮龄雄榧树上采穗。采穗部位要在树冠中上部外围采集 1 年生健壮段顶侧枝,最好随采随接,长途引种要做好保湿工作,避免接穗水分散失影响成活。
2.2 嫁接技术
嫁接时间一般在每年以惊蛰至 3 月底最为适宜,高山区可能相对晚 7 d 左右,嫁接不宜过晚,否则影响成活。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切接。用劈接刀从砧木截断面中部垂直向下劈开,劈口长度为 4~5 cm;香榧嫁接不同于其他树种,香榧一个侧树只能做一个接穗用,每个接穗保留上部8~10 对小叶,将其他叶削除,将穗条下部削成楔形状。将穗条下部插入砧木的劈口中,然后用薄膜将砧木断面和嫁接部位严密包扎,接穗顶端仅露 3 cm 便可。
2.3 接后管理
嫁接后在培土前要先施入优质复合肥,施肥量 30~50 kg/667 m2,在施肥的同时施用长效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病虫害,同时也要做好遮光,搭建遮阳棚,透光度在 20%~30%。其他管理工作如追肥、除草、培土等与播种培育实生苗的管理相同,嫁接后的幼苗再培育 2~5 年,当苗高达 50 cm 以上时便可用于建园造林。
3 香榧造林
3.1 林地选择
香榧适种区要求气候温湿,夏季凉爽,海拔 200~800 m 的 低 山 地 带, 冬 季 气 温 不 能 低于 -15℃。林地要选择地势平缓的向阳坡,通风良好, 土壤以深厚、 肥沃疏松的沉积的砂壤土、壤土为佳,土层厚度大于 50 cm,pH 值5·0~7·5。排水要良好,避免在低洼积水及山脊、岗顶地块造林。香榧除基地连片种植外也适宜零星栽种,山村四周、田头地角也适宜栽植香榧。
3.2 整地挖穴
造林地选定后,地势较平坦的地块进行全面整地,坡度较小的中缓坡地,可采用带状整地,陡坡的林地要进行块状或鱼鳞坑整地,并定 点 进 行 挖 穴, 挖 穴 按 60~80 cm 见 方、 深50 cm 的规格操作,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施在两边。挖穴同时施足底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
3.3 苗木选择
香榧造林最好选择 2~5 年生的大苗,虽然资金投入多些,但大苗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而且可以提前进入结果期,见效快。选苗时尽可能选择生长旺盛、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健壮优质苗木。
3.4 适时造林
移栽时间在每年的秋季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进行。也是最佳的造林时间。也可在春季,即 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进行,造林密度为 20~30 株 /667 m2,可按株行距 4 m×5 m 或 5 m×5 m栽植。香榧栽植宜浅不宜深,先在穴中施入一半基肥,再覆盖表土,将香榧苗竖直放于穴中间,然后再回填心土,采用“一提二踩三埋”的栽植方法,在埋土的过程中,轻提苗,使根系舒展,再填土踩实,最后再埋土,做到下紧上松。嫁接苗要去膜,栽后用立杆支撑,盖土不要超过嫁接口,根部培土成馒头状。香榧为风媒雌雄异株树种,造林地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雄树,一般为雌榧株数的 3%~5%,栽植在林中的上风口,便于借风传粉。
3.5 幼林管理
3.5.1 及时遮阴 造林后 1~3 年仍要做到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导致枝叶发黄,影响幼苗生长,减少水分消耗。可采用竹竿支架,上盖遮阳纱的方式,遮挡阳光,又保证侧方足够光照,带状整地时保留两侧植被,也能形成一定的侧方遮阴。
3.5.2 松土除草 栽植后前几年,每年要除草2~3 次。一般在春季 3~5 月,进行第 1 次除草松土,同时施用速效肥,追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株施 20~30 g 促进幼苗生长。追肥要离树苗30 cm 以上,避免伤苗。秋肥和第 2 次除草松土在 8~9 月进行,施肥采用开沟深施的方法,以有机肥为主,随着树龄逐年加大,增加施肥量,同时增施磷钾肥。在冬季进行深翻和施冬肥。在12~1 月, 将香榧周围深翻 1 次, 深度在 20~25 cm,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同时施入有机肥。
3.5.3 树体管理 适宜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树冠。前期通过施肥配比、扶枝等技术,促进顶端优势,快速扩大树冠;进入初果期后,通过拉枝、打顶降低顶端优势,促进结果母枝的诱导与形成。控制施肥配比,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实。
4 病虫害防治
4.1 立枯病
此病由立枯丝核菌引发,主要为害苗木的根和茎基部,导致种芽腐烂、幼苗猝倒、根腐。防治上要做好园地清理、及时清除病株,发病时可采用 50% 多菌灵 500 倍液加 3% 多氧清 500 倍液灌根,或用 3% 多氧清 2 号 500 倍液灌根。
4.2 褐腐病
此病主要为害果实(幼蒲),产生褐腐病症状,引起落果,影响产量。可采用 5% 菌毒清 500 倍液、20% 甲克菌清 2500 倍液、402 抗生素 1000倍液、72% 农用链霉素 5000 倍液喷施。4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每隔 10 d 左右喷 1 次,注意轮换用药。
4.3 白蚁
白蚁对香榧的根、皮、树干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导致生长不正常,挂果少、产量低,有的不到成熟就会脱落。可用 0·25% 天王星颗粒剂2~3 kg/667 m2、10% 毒死蟑颗粒剂 1 kg/667 m2、5% 紫丹 1·5 kg/667 m2撤施于香榧树周围。也可以 采 用 5% 抑 太 保、5% 杀 铃 脉、25% 阿 克 泰、5% 氧铃脉防治。这 4 种药剂毒性较低,可在蚁群中传播,是防治白蚁比较理想的杀虫剂。
4.4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取食叶肉,3 龄幼虫后造成叶片残缺甚至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可用 1·8% 阿维菌素或(阿维苏云即森得保)100 g/667 m2兑水 100~150 kg,抑太保粉剂 100 g,兑水 80 kg 喷施,也可用 50% 敌敌畏乳油 100 mL 兑水 100 kg 喷施。
相关知识
想让香榧高产?这些栽培技术是关键!
浅谈香榧的高产栽培技术
乡约科普 | 花生高产学问大!栽培技术是关键!
香榧栽培技术要点
香榧栽培技术
哈密瓜种植想高产优产,苗期管理操作是关键!
皖南山区香榧丰产生态栽培技术
黄瓜种植技巧:黄瓜想高产,技术是关键
香榧栽培关键技术
芒果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掌握关键技巧)
网址: 想让香榧高产?这些栽培技术是关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8282.html
上一篇: 香榧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 浅谈香榧的高产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