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艺兰家马性远的40年兰花恋

艺兰家马性远的40年兰花恋

■ 记者 吴可蒙 文/摄

人物名片:

马性远,男,1947年生,浙江绍兴人,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长期从事文、教、体相关工作,中国著名兰文化学者,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艺兰”的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入选绍兴市十大兰家,有《春兰谱》《中国兰文化》《艺拉满集》等著作。

今年是兰花被命名为绍兴市花40周年,作为绍兴艺兰非遗传承人的马性远尤为忙碌,近日来他已连着参加了好几场兰文化推广宣传活动。昨天上午,他抽空在位于越州公寓的家里接受了记者采访。马性远今年77岁,一头浓密的灰发,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芝兰气,温文尔雅。

记者一进门,看到客厅里摆放的杜鹃花开得正盛。兰花是君子,杜鹃是佳人。除了兰花,马性远还养了很多杜鹃。客厅之外的露台里,搭建了一个兰棚,摆放着上百盆兰花。“当初我就是冲着这个露台买的房子,方便养兰。”马性远笑说,尽管现在花期已过,他还是每天来露台看,仿佛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几天正在给兰花换土翻盆。

把兰花当作自己的孩子

在兰棚里,一个黄色花盆种植的兰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是2001年马性远花600元从兰农那里购买的刚下山的素心蕙花。悉心养护3年后,2004年终于素心初放,花葶嫩绿,花蕾似婴儿的小拳头。盛放时花朵达6厘米,平肩合捧,花色清白,马性远把它命名为“君子”。

2004年4月,“君子”在浙江省第二届蕙兰展上荣获特别金奖,有新昌兰友出资25万元向他求购,这笔钱足够在城区买到一百平方米的房子,但被马性远婉拒了。“兰花就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只会买进,舍不得卖出。”马性远说,养兰多年,兰花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对他的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马性远生于越城书香世家,养兰最初是受爷爷、父亲的影响。他小时候居住在人民西路的一个台门里,院子很大,父亲养了很多兰花和其他花草。每到周日下午,特别是春日里,父亲常带他去市区养花人家看花,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童年生活,也培养了他爱花的天性。

成家立业之后,马性远真正开始了养兰之路。上世纪80年代,他花260元买了两盆兰花,分别为宋梅和十圆,这用掉了他半年的工资。为了养好兰,每周休息日,他都要骑上一小时的自行车去漓渚跟兰农学习养兰的专业知识,雷打不动。

后来这两盆兰花越养越好,给了马性远很大的信心。一有闲钱他便购入更多的兰花,把它们养在父亲的院子里。随着兰花品种不断丰富,他淘汰了一些差的品种,把好的品种集聚起来。兰展上、深山里、全国各地都有过马性远淘兰的身影。其中有一盆名为“天一荷”的兰花,是马性远的“心头宝”。1988年,他从绍兴乘火车到宁波,再从宁波坐汽车后转轮渡到舟山沈家门,之后又转到定海,花了大半月的工资才求购到的。马性远说,“天一荷”是改革开放后选育的第一只春兰荷瓣花。购得后的第二年,他的“天一荷”已经从一苗发到了五苗,长势非常好,花型也很好看。

到1991年,马性远的兰花已经积累到五六十盆。春兰展前后,不少兰友都去欣赏他的兰花。不过,马性远的养兰生涯也遭受过重创。当年4月下旬的一天早上,他照例在上班途中去父亲家的后院看兰花。结果发现,所有的兰花都被盗走了。他当即报了警,但失窃的兰花一直杳无音信。“兰花被盗,我十余年的心血和希望化为乌有,我用了三四年时间才缓过来。”马性远说。

致力于艺兰文化推广

与父辈单纯的赏玩不同,马性远养兰之外,更加注重兰文化的研究。学数学的他,因为研究兰文化,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广泛的涉猎。家传的文献、拍卖来的古籍等都是他研究兰文化的重要资料。他近40年的潜心研究,凝结成了《绍兴兰文化》《春兰谱》《中国兰文化》《绍兴艺兰集》《艺兰集》五本兰文化专著。

其中2000年出版的《春兰谱》,马性远举全家之力才得以出版。除了艺兰,马性远还有摄影的特长,养兰10多年来,他拍摄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达350多种。有兰友建议他结集出版,让更多人学习,他的老丈人也动员家里人支持,而出版这本书需要18万元的经费。不过那时家里刚换了新房,差不多花光了积蓄。于是,亲戚朋友都帮忙凑钱,最后还差10万元,妻子帮忙贷了款,才让《春兰谱》顺利出版5000本。

《春兰谱》的第一张照片,是拍摄于1992年的极品兰花绿云。“这是我打飞的才拍到的,兰花盛放时,要在两三天内才能拍到该有的细节。”马性远介绍,当年遇到这盆兰花时,它将要开放,兰花主人又急着去深圳参加兰展,根据花期预判,等兰友回来后肯定拍不到花朵最好的状态,于是马性远买了机票赶去深圳兰展现场拍摄。

让马性远没想到的是,《春兰谱》出版之后,定价120元每本,竟然一下子卖掉了2000多本,不仅马上回了本,还赚了三四万元。“那时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生活条件好起来,养兰忽然成为一股风潮,特别是日本、韩国的很多兰友都来中国挑选品种。”马性远说,他出版的《春兰谱》每种兰花都拍摄得特别清晰,色泽非常接近实物,成为识兰的工具书。

为进一步推广兰花文化,马性远用赚来的钱创办了“东方兰花网”网站,结交更多全国各地的兰友,给他们提供学习兰文化、交易兰花的平台。现在,马性远还每天维持着网站的更新,分享自己创作的兰花相关的文章。

《春兰谱》之后,马性远在儿子的协助下,历时6年编写了《中国兰文化》,全书58万字,获得了第六届蔡元培社会科学奖。去年出版的非遗读本《艺兰集》则是其研究艺兰文化40余年的集大成之作,在前人的基础上有继承又有发展。

著书之外,作为越城区兰花协会的副会长和艺兰文化非遗传承人,马性远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以及培训讲学来吸引更多人学习艺兰文化,他尤其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他说,古越文明滥觞于剑胆兰风,艺兰文化是越地的一大标签,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传承好,发展好,让艺兰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

去年,马性远从亚洲兰花协会得知相关部门正在筹建“东亚文化研究院”,拟将中、日、韩的兰文化专家、科学家组织起来,研究兰文化与旅游、兰花产业问题等。“绍兴是东亚文化之都,兰花又是市花,研究院落户越城,可以助力本地的兰文化发展。”马性远说,他们正在积极争取对接其落户绍兴越城。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相关知识

湖州三远兰花艺术:灵气秀美 清香自远
兰花花艺鉴赏
兰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兰花
兰花的艺术:多艺品与赏兰的演变
兰花病虫害的防治
健康的牛至植物。干燥野生马郁兰花的背景。俯视图。草药。
武汉植物园热带兰展8000株兰花绽放
处处高颜值 步步皆美景 荔浦“花开富桂”铺就乡村振兴产业路
一枝鲜花飘香世界的时代印记 ——斗南花卉产业发展40年综述

网址: 艺兰家马性远的40年兰花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6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嵩县第八届盆景展暨旧县镇伏牛山兰
下一篇: 无锡“摆兰会”:有马湘兰郑板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