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国光微讲堂】花卉高发病害——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国光微讲堂】花卉高发病害——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前言/PREFACE

近期部分区域遭遇雨季,在连续阴雨天气及高湿环境下,温室大棚及露地花卉极易遭受灰霉病,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防控难度较大,花卉受害后直接影响生长以及销售品相,对于花卉生产及养护者来讲,需要了解灰霉病及科学防控方法以减少损失。

你了解灰霉病吗?

病原: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

寄主植物:该病危害多种花卉植物,如月季、百合、非洲菊、一品红、红关公等,在天气相对凉爽区域的雨季,发生最为普遍,如7-8月云南雨季的切花月季的灰霉病,发生尤为严重。

发病症状: 侵染花卉植物花、茎、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病斑,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花朵感病先在花瓣上形成斑点,严重的花朵腐烂,高湿环境下在受害部位出明显的现色霉层。

月季灰霉病

百合灰霉病

金帝王灰霉病

非洲菊灰霉病

郁金香灰霉病

发病条件:低温高湿环境下发病最为严重,光照弱也是诱因。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或植物叶片有水膜时为病害高发期,花期最易感病。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分生孢子在土中或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冬;该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从作物的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也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通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如何做好灰霉病的科学防控

灰葡萄孢是气传性病害, 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因此提前预防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灰霉病的预防:(1)控制病原物:大棚内盆花出清后,用“静白特”对大棚,风机进行全面消杀工作;花卉培育期间及时清除枯枝病叶,集中销毁;(2)加强大棚通风透气,避免临近晚上时浇水,尽量保证越夜时叶片干燥;(3)培养健壮植株,合理施肥,增加微量元素等抗性元素的补充。发病前用“绿青”600-800倍液或异菌脲等药剂进行预防,预防时喷雾处理,除了感病植株外,尽量连同地面,墙壁等一起喷雾。

灰霉病发病初期治疗:若遇植物感病,控制湿度,再用对症药剂“绿青”600-800倍液+“康圃”1000倍混合液进行喷雾。根据防控情况,连用2-3次,间隔7-10天。尽量在晴天或上午喷药,避免下午用药过晚。

注意:园林植物病害预防,应遵循“早防,早治,对症治疗,综合防控”的原则,以降低用药成本,提高防效!

点击完在看再走吧~_~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光微讲堂】春季“绣球”主要病害——灰霉病、白粉病的防治
【国光微讲堂】长寿花生虫了,怎么识别,怎么防?
【国光微讲堂】花卉疫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坪夏季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国光微讲堂】百日草细菌性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国光微讲堂】疫情之下,给花卉生产者的几点建议
花卉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
园艺植物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几类花卉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网址: 【国光微讲堂】花卉高发病害——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77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广州市六种花卉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
下一篇: 常见花卉病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