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化影响植物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低温会促进植物的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植物激素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信号转导途径。然而,低温信号如何协调SA信号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近日,云南大学姜艳娟课题组联合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在The 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题为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 1 promotes cold-enhanced immunity by directly activating salicylic acid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低温增强植物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
该研究证实,低温信号级联反应的核心转录因子ICE1(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 1)对拟南芥在低温(4℃)条件下对丁香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DC3000) 的免疫应答必不可少。机理研究发现,ICE1与SA受体NPR1和关键转录因子TGA3互作,形成蛋白复合体并正调控SA介导免疫反应。ICE1直接结合SA下游响应基因PR1的启动子并激活其转录,且NPR1和TGA3可以增强ICE1对PR1的转录激活。进一步表型分析表明,ICE1是低温和水杨酸信号的关键调控节点,整合了低温与SA信号,增强拟南芥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综合上述,该研究揭示了ICE1调控植物免疫应答的新功能,阐明NPR1–TGA3/ICE1模块对植物在低温条件下抵抗病原菌侵染的关键作用。深入解析ICE1协调与免疫应答相关环境信号的关键作用可以拓宽我们对植物–病原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
ICE1调控拟南芥对病原体免疫应答的工作模型
中科院版纳植物园与云南大学联合培养的在读博士生李绍琴为该文第一作者,姜艳娟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e096
相关知识
版纳植物园揭示低温增强植物免疫应答分子机理
朱旺升团队Molecular Cell:揭示植物新型钙离子通道ACD6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
Plant Cell | 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专家点评 Nature | 王二涛/张余/何祖华合作发现调控植物免疫和共生的关键分子开关
生命科学学院孟祥宗课题组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Cell重磅综述!植物免疫研究50年(植物免疫系统的发现、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
华南植物园研究揭示植物抗病响应的新机制
版纳植物园2名博士生荣获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研究揭示环境湿度调控稻瘟病菌致病力和水稻基础抗性的分子机制
生物院:植物营养高效利用的分子基础
网址: Plant Cell | 云南大学姜艳娟课题组揭示低温增强植物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2093.html
上一篇: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 科技论文 植 |
下一篇: 低温增强植物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