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理:苍山脚下的国兰种质资源园

大理:苍山脚下的国兰种质资源园

  原标题:大理剑川人孙智勇潜心多年收集扩繁国兰品种,打造了中国唯一的国兰种质资源园——苍山脚下的荡山洲兰园

大理:苍山脚下的国兰种质资源园_fororder_5c

兰园一角

大理:苍山脚下的国兰种质资源园_fororder_00

兰花“素冠荷鼎”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东麓,大理大学和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之间有一座家族式的兰花多样性宝库。大理剑川人孙智勇潜心多年收集扩繁国兰品种,打造了中国唯一的国兰种质资源园——荡山洲兰园。

  “保护好兰花种质资源,留与子孙后代”

  中国传统兰文化中所称的国兰,是指兰科兰属中的部分地生种类。云南是国兰八大品系之一莲瓣兰的主产地,大理是全国兰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之一,明朝时期就有兰花专著《南中幽芳录》,首次提出兰花的“瓣型”概念,并影响至今。

  观赏园艺学博士、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讲师陈希介绍,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及横断山脉南端一带的兰花物种多样性程度非常高,大理苍山洱海一带分布有兰科兰属植物中的3到6个种。此外,由于坡线、山谷深度差异,莲瓣兰呈现丰富多样的花型花色,产生了许多的生态型、变种、亚种。大理是云南地区最早开始种植、开发利用兰花的地区,积累了许多优秀莲瓣兰品种。

  荡山洲兰园自1995年建立以来,每年1至3月对外开放,春节前后兰展兰事已是云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如今,兰园内有兰花活体品种逾千种,总量3万余苗,兰花珍稀种质资源逾百种。

  多年前,孙智勇在众多兰草中见到一株不起眼的兰苗,而且兰苗遭虫啃食仅剩一叶了,但凭借经验,孙智勇判断这株兰草能开出荷瓣,抱着“买过来救一下”的念头,这株兰草与荡山洲结缘。10年后,这株兰草终于吐蕊,并被命名为“素冠荷鼎”,曾在无数兰展中获奖。此后又经历10多年扩繁,“素冠荷鼎”已从最初的一苗增加至上千苗。

  “繁育兰花难度大,周期长。”数十年间,荡山洲兰园开发了荡山春晓、绿豆、繁星等几十个品种,其中,“繁星”因花葶短、花朵密集而状似绣球,并不符合传统审美,孙智勇认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兰花之美”,尝试对外推介“繁星”,果然受到大众欢迎。至今,兰园里还有许多尚未命名的兰草,如曾经的“素冠荷鼎”一样,静待花开惊四座。

  “曾经‘下山兰’‘赌草’泛滥,如今偷挖盗采被禁止,保护野生兰资源有法可依。”对于流通在民间的兰草资源,孙智勇将其比作一个闭源的基因池,“通过杂交、扩繁,开发好手头的兰花资源,留与子孙后代。”

  “兰花保护应坚持野生资源和民间资源‘两条腿走路’”

  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公布,正式将野生兰科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生态文明进步的大课题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兰花的未来指向何处?

  “兰花的保护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野生资源和民间资源保护‘两条腿走路’,这面临长期的思想转变与体系建立。”陈希博士认为,目前民间兰花保护最繁复的工作在于摸清资源。民间取名、园艺品种的命名与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命名往往大相径庭,且由于父母本原始数据的缺失,许多园艺品种难以获得国际园艺学会栽培品种登录委员会的认证,无法进行观赏植物品种的国际登录,不利于花卉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老一辈已经种养的兰花,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一代一代扩繁下去,保证种群延续,并逐步开展鉴定、普查工作,不断将民间资源同自然资源进行比对溯源。”陈希说,掌握一手资料、稳定数据,对园艺品种选育的意义也十分重大,可以弥补中国花卉产业多为外来品种、自主知识产权少的短板。例如,大理名兰大雪素和小雪素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人工驯化已形成稳定种群数量,可以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地繁育,成为走进千家万户的商品兰,成为云南兰花的一张名片,服务花卉产业经济,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对于山上的野生兰资源,随着立法保护的完善,林业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群众保护意识提高,陈希在苍山西坡进行植物标本收集调查时,发现各种兰花品种慢慢多起来了。“又能见到野生兰花种质资源了,我相信经过自然种群恢复,生物多样性会越来越丰富。”

  “围绕种质资源库和兰花方志馆,汇聚保护力量”

  任何一个种质资源、任何一条基因都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组成部分。荡山洲兰园作为滇西片区最早开始收集、养护兰花,品种最多、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的兰花保育基地,2021年被挂牌授予“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繁育(大理)中心国兰种质资源库”。

  在兰园原来的基础上,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建设云南省方志馆兰花分馆,预计在2022年内完成一期馆的布展工作,并有望达到国家标准,成为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兰花主题馆。一期展馆规划布置室外园林国兰自然生长展示区、兰文化与方志文化综合展厅、兰花知识展厅、兰花稀有种质资源保育展示厅、兰文化活动纪念品展厅、国兰文创体验区、商业洽谈休闲区等。此外,从2021年3月展开《中国兰花图志》的编撰工作,已征集到的兰花图片近万张,文字超过10万字,将在兰花方志馆开馆时同步展出。通过身边的科普教育基地,创新发展符合时代的兰文化,倡导养兰爱兰新风尚,发动全民参与兰花保护。

  陈希表示:“未来,围绕种质资源库和方志馆开展工作,科研与宣传齐头并进,不断引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使兰花保护繁育成为长久有序的工作。”兰花稀有种源分散在兰花爱好者、企业、种植户手里,且每一代都会变异出现新的亚种、变种,需要通过定期的大规模调查,列出重点保护对象,并扩大繁殖。省农科院花卉所、大理州兰花协会等单位很早就开始了针对兰花的千家万户走访调查工作,并编纂了《云南名兰》等图鉴。未来,随着调查、记录工具越来越先进,通过遗传基因和细胞学、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鉴定,更大范围内的精准普查将推动兰花保护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云南日报记者 秦蒙琳 段苏航)

相关知识

大理:苍山脚下的国兰种质资源园
大理剑川人孙智勇潜心多年收集扩繁国兰品种,打造了中国唯一的国兰种质资源园——苍山脚下的荡山洲兰园
大理苍山植物园,满园精彩等你来
论云南的山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两个人的大理,来一场风花雪月的婚礼
大理特色花卉
海南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国家杜鹃花种质资源库:让云南杜鹃花资源真正走出大山 |“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专题
大理上关花考
新物种!大理发现苍山鸢尾,云南生物多样性再添新篇

网址: 大理:苍山脚下的国兰种质资源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90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乡村行·看振兴】旧县镇:打造兰
下一篇: “羊耳蒜”似羊耳又似蒜瓣 这种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