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柑橘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柑橘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精彩课程回放

2月26日,《疫期说橘事》网络公开课第六节于晚8:00顺利开讲,本次主讲老师是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果实虫害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宏宇教授。张教授他主要从事昆虫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果树与城市昆虫学、植物害虫检疫学的研究。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柑橘大实蝇的性信息素,研发高效诱饵、理化一体灯等新型诱捕器,并建立了田间应用技术。本次课程重点为大家介绍了柑橘产区常见的几种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以下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一、背景

1、柑橘害虫种类多、危害重,严重威胁柑橘产业。如实蝇、柑橘木虱、柑橘红蜘蛛、黄龙病、溃疡病等,已成为柑橘产业发展的第一障碍。

2、柑橘害虫防治长期依赖化学防治,化学农药用量大,造成诸多问题。

(1)害虫抗药性显著增加与再增猖獗。

(2)农药残留引起柑橘质量安全潜在风险。

(3)杀伤天敌、益虫,污染环境。

3、绿色防控是未来害虫防控的必然趋势。

柑橘害虫绿色防控是柑橘绿色、高效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

柑橘害虫绿色防控应该是在加强植物检疫、无毒苗木应用基础,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矿物源农药等绿色、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辅以科学精准用药,保护柑橘绿色安全生产及其生态环境。

二、主要柑橘害虫及其防治

柑橘病虫害种类多,我国已记载害虫860余种。造成危害的有50-60种。按为害部位来划分,有以下几种类型。

(1)刺吸叶、枝和果:

矢尖蚧、黑点蚧:为害叶片及果实。

吹绵蚧、红蜡蚧:在枝干和果梗处群集为害。

柑桔粉虱/黑刺粉虱:幼嫩叶背活动。

柑桔全爪螨(红蜘蛛):为害嫩梢新叶。

柑桔始叶螨(黄蜘蛛):主要为害秋梢叶片。柑桔锈螨:在新梢及果实上为害。

柑桔瘤螨:为害新芽、叶柄、花苞、萼片、果柄

(2)为害果蕾:

柑桔大(小)实蝇、桃蛀螟:为害果实

吸果夜蛾(枯叶夜蛾等):吸食果汁

桔蕾瘿蚊(柑桔花蕾蛆):花蕾

(3)为害叶片:

凤蝶:为害叶片

桔潜叶甲:为害嫩芽,嫩叶

恶性叶甲:为害嫩叶

柑桔潜叶蛾:为害秋梢叶片

(4)蛀食枝干:

柑桔吉丁虫(爆皮虫):皮下为害形成虫道, 树皮干枯爆裂

褐天牛:产卵于主干距离地16cm处,幼虫先横向,再向上蛀食

星天牛:产卵于树干离地5cm范围,向下蛀食主干基部

以下重点介绍几种虫害的危害与防治。

1、红蜘蛛

红蜘蛛及其为害叶片和果实症状

(1)发生规律

1)1年中有春季 (5月中-6月中)、秋季(9-11月)2个发生高峰期;

2)凡抽梢早,管理粗放抽梢不整齐的橘园受害重;

3)冬干春旱、气温较高,树体汁液浓度高,还原糖多,有利其产卵繁殖,常引起大发生,高峰期来得早,当年春夏季为害严重;

4)日照时间长的东南方、树冠中上部和外围枝叶上虫口数量多、受害较重。

(2)防治方法

总体策略:采用加强桔园栽培管理,因地制宜地种植覆盖植物,前期喷药防治和后期保护与释放天敌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干旱季节及时灌水;秋冬季清园;种植藿香蓟等生草栽培,改善橘园小气候,保护天敌;

2)保护和释放天敌:生草栽培,人工扩繁、释放捕食螨;

3)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螨多卵少(冬季和早春;第1次生理落果后至第2次生理落果前),春梢芽长2-3cm,冬卵孵化盛期。

春季防治指标:3-4头/叶(有螨叶率65%)

夏秋季防治指标:5-7头/叶(有螨叶率85%)

开花前:20%速螨酮WP2000-4000倍液;5%尼索朗(噻螨酮)EC1500-2500倍液;95%机油乳剂200倍液;0.5-0.8波美度石硫合剂;99%绿颖乳油200-300倍液

开花后:1.8%阿维菌素EC4000倍液;5%霸螨灵悬浮剂1000-2000倍液;75%克螨特EC2000-3000倍液

2、柑橘木虱

(1)发生规律

1)木虱虫口年消长与新梢抽发同步,出现在春、夏、秋新梢抽发期的3个高峰期,其中以秋梢最多(9月底成虫数达到最高峰),9-10月以后虫口密度逐渐下降。

2)喜通风透光处,果园暴露,树冠稀疏虫害常较重,果园外围、苗圃和幼年树抽发嫩芽新梢多,木虱为害重。

3)温度是影响木虱活动的主要因素:夏季温度高,活动力强,寿命较短,秋季后温度渐降,活动力渐差。冬季低温即使有柑橘嫩芽,其也停止活动,寿命特别长。

 木虱成虫、卵及若虫形态

(2)防治方法

策略:采取“治虫防病,重点抽梢期”。

1)植物检疫:加强检疫,严禁从黄龙病病区调运苗木,防止黄龙病菌和木虱传播蔓延。

2)农业防治:①加强栽培管理,抹芽控梢,统一放秋梢,使橘园新梢抽发较整齐,减少夏秋梢虫源。②砍除病树,以减少病虫源及木虱产卵繁殖场所。③营造防护林,增加果园隐蔽度,阻隔木虱扩散。④培育无病苗圃,隔离种植,减少木虱传病机会。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促进其生存和繁殖。木虱的寄生性天敌有跳小峰;捕食性天敌有双带盘瓢虫、异色瓢虫、亚非草蛉、大草蛉等。

4)化学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菊酯类农药等(此外,4年小的幼树: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等根部土壤淋施最有效,以进行系统持续保护。)

施药时间:①冬季清园:冬季气温低,木虱活动能力弱,是防治有利时机,采果后清园喷药,消灭木虱成虫并挖除病树;②春梢萌动抽发和成虫产卵前, 喷施菊酯类农药。③每次梢期,喷药保梢。

3、柑橘实蝇

(1)为害规律

成虫:多喜在上午较凉爽天气吸取蜜露和花蜜,对甲基丁香酚(ME)趋性极强。野外成虫寿命>3-4个月。

卵:多产在瓜果表皮下1-4mm深处,表面留针尖大小产卵孔,后出现变色、流液现象。

幼虫:潜入瓜果果肉取食,常群集(每果10多头,多达百余头),果实中取食沙瓤汁液,使沙瓤干瘪收缩造成果内空虚,常常未熟先黄,早期脱落。

蛹:泥土、石块、枯枝落叶的缝隙中化蛹,但多化蛹于土壤下1-5cm深处。

橘小实蝇成虫及为害果实表观

(2)防治方法

原则:加强监测与测报,统防统治、联防联治,责任到人(统一指挥,统一测报,统一供药,统一施药)的区域防治

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尤其性诱剂和食物引诱剂应用的综合防治,达到杀虫保果的目的。

1)加强虫情监测与管理,减低虫源:①发现蛆果时要及时灭虫,不要将蛆果扔到大路旁或溪河里。②加强对柑橘交易场所的监督管理,场地要硬化,并建立废果处理池,将废果及时入池进行灭虫处理。③严格检疫。

2)农业防治:①果园清洁,虫果无害化处理:在受害果园里,落果期应及时、彻底清除落果、虫果和烂果(落果初期:3天一次,落果盛期至末期1天1次,及时摘除树上有虫青果和过熟果实)。②处理方法:深埋(>50厘米)、水浸(>8天)、塑料袋密封(熏蒸)、焚烧等处理虫果。也可以倒入沤肥水池长期浸泡或7500倍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药液浸泡2天。③冬耕灭蛹(比较费工,供参考)冬季冰冻前,清除枯枝、落叶、落果,带出园外集中烧毁。然后浅翻园土7-10 厘米,改变蛹的位置,使之不适生存而死亡。

3)诱杀成虫:饵剂诱杀。

时间:4-10月成虫活动期,重点羽化盛期(柑橘大实蝇5月上-6月上中旬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6月下旬后产卵期果园为主)。

诱杀方法:挂瓶或条施点喷。挂瓶:诱杀瓶挂在橘园行间,10个/1.5亩。每个瓶中装100-200  克毒饵药液,瓶离地面1-1.5米高。每3天检查1次诱杀效果,及时清除虫尸,对被虫尸污染严重的诱杀瓶,视情况及时更换毒饵,这是保证诱杀效果的关键。条施、点喷:隔行条施或隔几棵树点喷(脸盆大小)。

挂瓶诱杀法

药剂:商业饵剂或自制。①性诱剂:橘小实蝇(诱蝇醚,甲基丁香酚),橘大实蝇(张宏宇教授专利)②糖醋液:90%敌百虫1000倍液 3%红糖;3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加3%红糖;甜橙汁65克、酒65克、醋65克、糖130克、90%敌百虫SP5克,加水670克混合均匀后即配成1000克诱杀液。③水解蛋白:水解蛋白 马拉硫磷(4:1的比例配制)加水;用酵素蛋白0.5公斤 25%马拉硫磷可湿性粉剂1公斤,加水30-40公斤。

4)果蔬仿生形诱杀:不同颜色的果蔬仿生模型对实蝇类害虫具有较强引诱作用(张宏宇教授团队专利)。

仿生形诱杀装置

5)果实套袋防治:发生严重,经济价值高水果可采取果实套袋防治。果实套袋防虫保果是最安全的措施,橘小实蝇一般选择开始膨大变软的果实产卵。套袋必须在其产卵前,注意套袋前进行一次病虫害的全面防治。

6)田间施药防治:

①果园喷药防治:对发生严重果园,喷药防治。时间:成虫羽化产卵盛期早上9:00-10:00成虫活跃期施药,杀灭成虫。

方法:条施或点喷喷洒农药(加3%红糖水或糖蜜)于树冠浓密处,喷2次以上,根据药的种类,至果实采收前农药安全间隔期停药。

药剂: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阿维菌素、有机磷类和菊酯类:敌百虫、10%氯氰菊酯2000倍、50%杀螟松、80%的敌敌畏1000-2000倍液。

②土壤处理 (比较费工,供参考)。时间:化蛹和羽化高峰期。药剂: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45%马拉硫磷乳油500-600倍液树冠周围地面泼浇或5%辛硫磷颗粒剂0.5 公斤/亩撒施。

4、粉虱类

(1)发生规律

柑橘粉虱在广东等地1年发生5-6代,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2-3代;第1代成虫4月出现,第2、3代成虫分别在6月、8月出现,与梢期吻合。 

成虫:白天活动,有趋嫩性,喜在新梢嫩叶背面栖息和产卵;初孵若虫短距离爬行后即在附近固定取食,多在嫩叶背面吸食为害。若虫取食同时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

长江流域低龄若虫盛发期4-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9月中旬,分别于春、夏和秋梢嫩叶叶背刺吸汁液为害。

喜荫蔽湿润环境,通风透光不良、枝叶郁蔽阴湿,有利其繁殖和发生为害,橘园受害加重。

粉虱和黑刺粉虱形态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进行合理修剪,结合疏除过密春梢,剪除带虫(卵、若虫和伪蛹)枝叶,清除残枝枯叶,集中销毁。增加果园通风透光性。

2)黄板诱杀:成虫羽化后,挂黄板,诱杀成虫。

(为了降低成本,可自制黄板:用旧的橙黄色硬纸裁成1�0.2米长条,再涂上一层粘油(可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成),每亩设置35-40块,7-10天重涂一次。粘面面向树体,避免太阳直射。)

果园黄板诱杀粉虱

3)保护利用天敌与生物防治:草蛉、瓢虫、花蝽和寄生蜂、寄生菌等天敌应注意加以保护利用,尽量不用或少用药。

4)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卵孵化高峰期(初孵若虫高峰期,成虫羽化后当日即可交尾产卵,成虫期效果不佳),特别第一代。

药剂:150-200倍窄幅的的高精度机油乳剂;松脂合剂18-20倍液;0.3%绿晶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防治、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等。

粉虱易产生抗药性,轮换用药,防止抗性产生。

5、蓟马

(1)发生规律

柑橘蓟马一年发生7-8代,以卵在秋梢嫩叶组织内越冬,若虫老熟后在地面或树皮缝中化蛹,每年3-4月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在花内、嫩叶和幼果上取食汁液,每年5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此时为害幼果最重,直到10月。

蓟马为害嫩梢及果面症状

(2)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生草栽培;在柑桔蓟马发生期进行地面覆盖可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蓝板监测与诱杀。悬挂方位:南面诱捕效果最好,悬挂高度:以蓝色色板中心距地表高度为1.2米时诱集的蓟马数量最多。

篮板诱杀

3)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谢花期-幼果期,在第一、二代若虫出现时进行喷药防治效果最好。

防治指标:谢花期:5%-10%的花或幼果有虫;幼果直径达1.8cm以后有20%果实有虫或受害。

常用的药剂:5%阿维菌素 绿颖、10%吡虫啉、2.5%溴氰聚酯、10%氯氰菊酯、20%氰戊菊酯或80 %敌敌畏1000-2000倍液等。

6、蚧壳虫类

不同种类蚧壳虫

 防治方法

1)杜绝虫源:加强检疫措施(主要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和苗木管理。

2)农业防治:合理修剪(透光通气),剪除虫枝。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澳洲瓢虫、大红瓢虫。

4)化学防治:用药适期:孵化盛期(第一代整齐,防效最好)。机油乳剂100-150倍液(但花蕾期和果实转色后慎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2500-5000倍液等新烟碱类;松脂合剂18-20倍液(冬季8-10倍)。

7、天牛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冬春(4月中旬前)清除枯死树、枯枝

(2)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捉成虫:产卵前捕捉是防治关键

(3)树干涂白,减少成虫产卵。使用生石灰5kg 硫磺0.5kg 水15kg 盐0.35kg 油035kg

(4)人工防治:刮除虫卵及低龄幼虫(6-8月流胶泡沫处);钩杀幼虫。

(5)花绒寄甲是控制星天牛属等天敌利用

(6)堵洞施药:注射器注入50%马拉硫磷乳油20-40倍液、80%敌敌畏EC5-10倍液于虫孔,塞入药棉蘸2.5%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用湿泥土封堵

(7)毒杀成虫: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出洞前,先刮除树上的翘皮,涂药液;或成虫出洞高峰期喷80%敌敌畏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等菊酯类药。

8、吉丁虫类

为害: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幼虫蛀害主干或大枝。初孵幼虫:皮层浅处,外流褐色胶质。

高龄:蛀入深处,形成弯曲不规则虫道,内充满虫粪,后树皮干枯爆裂,使整株或大枝枯死。

柑桔爆皮虫为害树干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冬春(4月中旬前)结合清园处理枯死树、枯枝。

(2)阻隔成虫:春季成虫出洞前,采用包扎涂泥胶、药的方法防治。

(3)树干涂白:5月份进行树干涂白,减少产卵。 

(4)毒杀成虫:成虫羽化盛期(5-6月),成虫出洞前,先刮除树上的翘皮,涂药液;或成虫出洞高峰期喷80%敌敌畏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等菊酯类药。

(5)毒杀幼虫:初孵幼虫盛期(6-8月),被害部流胶质时,刮去流胶被害处树皮,然后涂上80%敌敌畏乳油3倍液。

9、柑橘潜叶蛾

(1)发生规律

1年发生9-10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柑橘秋、冬梢上越冬,以7-9月夏秋梢抽发期为害重,尤以秋梢最严重。

潜叶蛾幼虫及其为害症状

(2)防治方法

  1)秋冬季剪除被害梢,以减少越冬虫源。

  2)抹芽控梢,统一放秋梢,切断害虫食物链。

  3)性诱剂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

防治适期:7-9月夏秋梢抽发期,新梢芽长1-2cm,低龄幼虫、成虫高峰期,有虫卵率20%左右喷药。

农药: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等。

10、吸果夜蛾

危害以口器刺吸果实,留下针刺状取食痕,2-3天后开始腐烂,最后导致落果。被蛀果多为转色果或接近收获期的果实。

夜蛾及其为害果实症状

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

2)糖醋液、烂果汁诱杀。按糖8%、醋1%、敌百虫0.2%配成糖醋液。

3)果实套袋(条件允许,高附加值水果)。

4)树冠喷药,8月下旬开始。50%丙溴磷1000-1500倍液、2.5%氟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

11、橘蚜

嫩梢和嫩叶上吸食汁液,引起叶片皱缩卷曲、畸形。分泌蜜露可诱发煤烟病,降低光合作用,也是柑橘衰退病的传播媒介。

橘芽形态及其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天敌,如食蚜蝇。

2)黄板诱捕。

3)药剂防治:10%吡虫啉、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等。

三、绿色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与生态调控

农业防治是以农田生态系统为基础,根据农田环境、寄主植物与害虫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农事活动,建立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橘园生态系统。

(1)栽培措施

1)合理灌溉、科学施肥、精耕细作、中耕除草等,提高抗病虫性。

2)橘园周边可适当种植非芸香科植物防护林和生态隔离带。

3)合理间作或套作,驱避害虫。

4)适度稀植,宽行(3-4米)、窄株(1.5米�)栽培。≤45(平地)-60(山地)棵/亩,以增加橘园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等改善橘园小气候,不利粉虱、蚜虫、蚧壳虫等发生,也利于机械化作业。

(2)冬季清园、冬耕灭虫

清除枯枝、落叶、落果及园内、园边杂草;砍除爆皮虫、天牛等为害枝;挖除黄龙病病株,集中销毁,以减少潜叶蛾、叶螨、卷叶蛾、食心虫、实蝇、木虱、天牛和吉丁虫等虫源和基数以及病残体上越冬病菌。

(3)合理修剪

剪除瘦弱枝、木虱、蚧壳虫、粉虱、蚜虫、螨类、潜叶蛾等病虫枝,集中烧毁,既可以减少害虫数量,又增加树体通风、透光性,改善橘园生态和小气候 ,以降低这些病虫害的发生。

(4)抹芽控梢

柑橘夏梢为粉虱、蚜虫、木虱、潜叶蛾等嫩梢期害虫提供丰富不断食物,加重其危害。抹去夏梢,统一放秋梢,有利于害虫、特别嫩梢期害虫防治。

(5)生草栽培

生草栽培是在橘树行间或全园种植草本植物作为土壤覆盖的一种良好生态果园培育模式。生草栽培有重要的生理生态作用,保护天敌。

生草选择的原则:

对果树根系无不利影响,如不分泌毒素。应选择浅根系草种,如矮生或匍匐性的豆科植物;不滋生柑橘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病虫天敌。如柑橘园种花生、甘薯等会加重线虫病发生,而禾本科草则发病较少;对环境适应性强,容易栽培管理草种。

雨季生草栽培为好,以自然生草最简单,但须除去茅草等高杆、深根恶性杂草;树盘下保持少草或无草,以利施肥;适度刈割,控高50cm以下。

6)适宜橘园主要草种

豆科 (三叶草、白三叶草、紫云英、紫穗槐、光叶紫花苕子、豌豆、蚕豆、印度豇豆、白香草木樨、紫花苜蓿、毛叶苕子、圆叶决明等)和禾本科(高羊茅、黑麦草、百喜草、鼠毛草、马唐草、伏生臂形草、信号草、狼尾草、刚果臂形草、糖蜜草,天竺草等) 两大类,其它有菊科(藿香蓟、硫华菊、波斯菊)、唇形科(白苏和夏至草)、十字花科(肥田萝卜) 。

四、矿物油应用

1、机理

矿物油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封闭害虫气孔或封闭害虫感触器,使害虫窒息死亡或使其削弱甚至失去对寄主植物的辨别能力。

2、应用

矿物油药已广泛应用于柑橘害虫的防治,是绿色橘园害虫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特别是对固定和移动缓慢的木虱、蚧壳虫、潜叶蛾、蚜虫和螨类等小虫灭杀效果非常理想。

矿物油的使用符合IPDM(柑橘病虫综合治理)策略中: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农药这一要求。

五、物理防治

1、杀虫灯

杀虫灯(波长为365�50nm)对橘园多种病虫防效显著,能够诱杀害虫成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可广泛应用于柑橘园内。

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发出330-400nm的紫外光波,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具有较强诱集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柑橘园。

理化一体化诱虫灯LED灯光源,兼顾诱杀蛾类等夜出性、趋光害虫和实蝇等日出性害虫。一般安装在离地面约1.5米,间隔20米以上,已经利用灯内诱剂监测橘园实蝇发生动态和预警与防控。

应用技术:主要防治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趋光性成虫。使用时间为5月-11月,靶标害虫成虫发生期,以单灯控制范围3.3hm 2左右、开灯时段19:00-凌晨l:00时,间距控制在20-30 m米之间诱捕效果最好,切忌安装过多、过密,无靶标害虫危害橘园不必安装,否则将反而大量杀伤自然天敌,破坏生态平衡。

2、色板诱捕

黄色色板用于蚜虫、粉虱、蜡蝉、木虱、实蝇等多种柑橘害虫,蓝色色板用于蓟马等监测和防控。

色板田间应用:每亩悬挂20-30张色板,挂板高度1.2-1.5米,间距4-5米之间诱捕效果最好。

色板也杀伤非靶标昆虫,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蜡蝉,也诱杀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  

3、果蔬仿生形

不同颜色的果蔬仿生模型对实蝇类害虫具有较强引诱作用。

4、果实套袋

对经济价值高的水果进行套袋,可有效防止实蝇、吸果夜蛾、食心虫等害虫危害。

注意:(1)套袋时注意果袋口必须向下;(2)套袋时间以晴天9:00-11:00和15:00-18:00为宜;(3)务必在套袋前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进行全面病虫害防治。

5、食物饵剂诱杀

1)糖醋液:糖醋液和杀虫剂的混合使用可用于实蝇、卷叶蛾、吸果夜蛾、食心虫等成虫的监测和诱杀。 

2)蛋白诱饵:如水解蛋白、酪蛋白、明胶和啤酒酵母等诱杀实蝇成虫。

六、科学精准用药

1 、因虫施药

选择不同农药和施药方法

(1)树冠喷药:害螨等大多数害虫。

(2)毒饵条施点喷诱杀:实蝇、吸果夜蛾等蛀果害虫。 

(3)地面施药:谢花初期地面喷洒辛硫磷,氯氰菊酯等拌细土撒施,可防杀灭实蝇类、橘花蕾蛆、叶甲等在树冠下土中化蛹、越冬或越夏害虫。

(4)注射农药或药棉、涂干或包扎。防治天牛、吉丁虫类等蛀干害虫,可将敌敌畏等药剂或药棉、熏蒸剂磷化铝片放入虫孔内,再封闭虫孔或涂干或包扎。

(5)树根土壤淋施:木虱、潜叶蛾、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6)农药种类选择不得使用的高毒、高残毒农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经济、安全、简便、有效。

2、适时施药

根据害虫发生动态、发育进度、防治指标(附表A)。一般幼虫、特别卵孵化(低龄幼虫)高峰期 ,但实蝇、吸果夜蛾等钻蛀性害虫成虫期防治。

3、合理混用

增加防治谱,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作用机制不同农药混配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4、保护天敌和益虫

尽量避免在花期用药,以免杀伤蜜蜂益虫。 

5、安全用药、防止残毒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附表B)

6、交替使用

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7、避免药害

(1)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和剂量: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剂量,合理混用农药,不能任意加大浓度和药量,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合理配合使用,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2)正确的施药方法:喷洒农药要均匀、周到,特别悬浮性或乳化性不良的一些可湿性粉剂,应边施用边搅动,避免喷药前后有效成分不均而造成药害。

(3)作物不同生育期耐药力不同:一般苗期,抽捎期和花蕾期耐药差,组织幼嫩,抗逆能力弱,容易发生药害,喷药时应尽量避开这一类生育期,即使此时用药也应注意用药种类和剂量,适当降低用药浓度;另外,花蕾期和果实着色前期慎用机油乳油。

(4)气候条件影响药害:气温过高(30℃以上)或干燥(湿度低于50%)天气易产生药害,尽量避开风雨或烈日等气候条件下用药。

附表A:主要害虫化学防治

注:# 未检索到有关登记的资料,但经试验证明防效不错。

附表B:柑桔生产中常用农药及其安全间隔期

相关知识

学会这些绿色防控技术,让柑橘叶部害虫远离果园
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解决方案
广西柑橘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豇豆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农林害虫可持续绿色防控团队
关于印发《湖南省柑橘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简介
果蔬主要害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汇总

网址: 柑橘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92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应用昆虫研究室综述天敌昆虫东亚小
下一篇: 张江教授团队在质体介导RNAi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