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保所在天敌昆虫与杀虫剂协同防控柑橘木虱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植保所在天敌昆虫与杀虫剂协同防控柑橘木虱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近日,植保所在国际知名期刊Ecotoxicology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影响因子IF=6.8,毒理学1区)上发表研究论文“Toxicity riskassessment of flupyradifuronefor the predatory pirate bug, Orius strigicollis(Poppius)(Heteroptera: Anthocoridae), 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of Diaphorina citriKuwayama (Hemiptera: Liviidae)”。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本土优良生防天敌南方小花蝽防治柑橘木虱,研究揭示了新型杀虫剂氟吡呋喃酮暴露对南方小花蝽种群增长的潜在风险,为南方小花蝽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控柑橘木虱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柑橘木虱作为柑橘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害虫防控策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联合杀虫剂和天敌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控(IPM)的重要手段。研究中我们首先发现常规剂量的氟吡呋喃酮喷施对果树上的南方小花蝽具有显著的急性毒性风险,但对果树周边的半自然生境风险可接受。然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氟吡呋喃酮亚致死剂量(0.254 g a.i. ha-1)暴露不仅显著延长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至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而且导致4龄若虫全部死亡。氟吡呋喃酮(0.127 ga.i. ha-1)的暴露显著延长了南方小花蝽的平均世代时间,但却降低南方小花蝽成虫的繁殖率和种群参数。经过100天的模拟氟吡呋喃酮暴露研究后表明,0.064 g a.i. ha-1处理的南方小花蝽种群数量显著高于0.127 g a.i. ha-1处理,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0.05)。基于此,我们认为氟吡呋喃酮常规喷施不仅威胁果树上的南方小花蝽,对栖息在果树周边生境的南方小花蝽也具有显著的风险,但风险会随与喷施区域距离增加而降低,并且当距离达到90.5米时风险可接受。因此,在柑橘园释放南方小花蝽天敌产品防控柑橘木虱,不仅需要考虑氟吡呋喃酮的短期风险,其低剂量暴露导致的长期潜在风险可能是导致果园环境南方小花蝽种群无法成功定殖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减少氟吡呋喃酮的用量可能有利于其与南方小花蝽联合防控柑橘木虱。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林涛助理研究员为本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范国成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项目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2021YFD140080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1004-3、CXTD2021027)和“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1, XTCXGC2021017)的支持。

相关知识

黄龙病媒介昆虫柑橘木虱生物防治新进展
科学网—天敌昆虫,防优于治
“十四·五”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实施展望
天敌昆虫,防优于治—新闻—科学网
北京“以虫治虫”防控害虫 可年产天敌昆虫3000亿头
柑橘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解决方案
应用昆虫研究室综述天敌昆虫东亚小花蝽研究进展与展望
天敌昆虫与微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展望
农田天敌昆虫防控害虫适用技术

网址: 植保所在天敌昆虫与杀虫剂协同防控柑橘木虱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92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作物蓟马的生物防控|刘玉升:昆
下一篇: “让天敌昆虫遍田野” ——来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