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通常在短时间内出现频繁剧烈的波动,称为波动光强。当光强突然增加时,植物叶片吸收的过剩光能容易造成光系统I活性损伤并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以,波动光强是植物频繁遭受的自然光照胁迫之一。揭示植物叶片在波动光强下的光合调控策略对于理解植物适应自然光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农作物增产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传统理论认为,环式电子传递这一替代电子传递途径是被子植物在波动光强下保护光系统I活性的主要调控机制。根据光合电子传递模型,水-水循环的上调和光系统II活性的下调可以减少光系统II到光系统I的电子传递,进而避免光系统I活性受到波动光强的损伤。但是,鲜有研究关注这两个调控策略在被子植物适应波动光强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特色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示范团队张石宝研究组近期针对波动光强下的光合调控策略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发现山茶属植物均通过水-水循环途径避免光系统I在波动光强下受损,且水-水循环是一种比环式电子传递更为高效的策略。
2、发现七叶一枝花通过下调光系统II活性来避免光系统I在波动光强下受损,这是首次在野生被子植物中发现光系统II活性的下调是适应波动光强的重要调控策略。
3、发现高温会加剧烟草未成熟叶片在波动光强下的光系统I损伤程度,但成熟叶片的光系统I活性对此不敏感。
4、发现波动光强下的光系统I活性受损程度主要取决于波动光强的弱光背景,环式电子传递在波动光强下的激发程度主要受光系统I氧化还原态的调控。
上述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BBA-Bioenergetics(生物物理一区)、Photosynthesis Research(国际光合作用协会会刊)、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 Science等期刊。这些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等资助。
文章链接1
文章链接2
文章链接3
文章链接4
文章链接5
相关知识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光合调控机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昆明植物所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光合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所在光周期调控开花的表观遗传机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成都生物所在植物调节剂调控浮萍高淀粉积累机制研究上获得突破性进展
一朵花能开放多久?——昆明植物所在花寿命生物地理格局及进化适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所在牡丹花器官数量变异遗传调控网络方面取得进展
植物所在植物生殖细胞演化研究方面获进展
花寿命生物地理格局及进化适应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重楼属新成员啟良重楼
遗传发育所在染色质高级结构调控花分生组织活性的分子机制解析中获进展
网址: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光合调控机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1719.html
上一篇: 《蔬菜栽培学(下)》复习思考题与 |
下一篇: 光受体介导信号转导调控植物开花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