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宁市2023年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已经持续两年多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安宁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在建成区不同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中精心设置了64个样地、12个样线,形成覆盖植物、鸟类、昆虫和两栖类等多个种群的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初步建立监测数据库,获得监测数据36558条,通过长时间积累大量监测数据,不断跟踪见证了安宁市城市生态的持续改善。
安宁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敢试先行,在提升城市园林建设的生态服务功能上不断探索,通过持续开展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记录并分析了绿地系统内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变化,综合评估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成功构建了反应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为下一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监测结果显示,安宁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安宁市通过以园林绿地为载体,成功营造了城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截至2023年底,安宁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约1503.5万㎡,城市绿地率约40.21%,绿化覆盖率约44.35%,公园绿地分布集中、面积大、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且垂直结构较完整,构筑了优质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植物方面,共监测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114科273属552种植物,其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9科16属17种;鸟类监测更是成果显著,共记录到包括多种珍稀濒危鸟类,如黑鸢、普通鵟、红嘴相思鸟等166种鸟类。这些鸟类主要集中在宁湖公园、东湖公园等各大公园和湿地中繁衍生息,种群数量逐年增长,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生动见证。
此外,昆虫监测方面共记录了隶属于15目115科的23934只昆虫,其中包括大量环境指示性昆虫,如豆娘和蝴蝶等,这些昆虫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更为城市增添了自然魅力,它们参与授粉、分解有机物等生态过程,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两栖动物监测方面,也取得了重要发现,共记录到两栖动物2目5科8属8种,其中包括中国红色名录中列出的近危(NT)物种蓝尾蝾螈和无指盘臭蛙。
这些监测成果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优化植被配置、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也为今后园林绿化发展承担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相关工作的持续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关知识
认清“一枝黄花”, 筑牢生态屏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通辽实践”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纪实
明花乡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智慧”检疫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上海海关多措并举保障花博会举行
打好造林护林攻坚战 筑牢生态瓷都安全墙
上海筑牢花博会病媒生物防制防线 提早启动、精准监测、快速处置
重庆市举办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专题培训班
泰州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江苏领先
广州规划出炉!花都这些山林、水体将开展生态修复
网址: 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筑牢城市绿地生态保护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4137.html
上一篇: 国家林草局花卉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
下一篇: 北极花APP助力百花山重点保护植 |